一种全彩色经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738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彩色经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提花织物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彩色经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彩色提花梭织物包含经显色(多色经)提花织物和纬显色提花织物两大类,纬显色提花织物可以将风景、人像等图片等作为纹样,以高密低旦的桑蚕丝为原料,由一色经线和多色纬线交织成一种颜色层次丰富的丝织工艺品,但大多数纬显色提花织物经纬密度较高,品种结构相对简单,在表现一些风格粗犷的画面时便会显得粗犷不足而细腻有余。多色经提花织物由多色经线和较粗的多色纬线交织而成,具有风格粗犷、耐磨耐洗、装饰实用性强等优点,但其颜色表现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提花和织造技术的发展,多色经提花产品的设计效率大幅提高。但针对结构变化形式多样,色彩变化单一的多色经提花织物设计而言,人们往往需要通过增加色纱数量,复杂组织结构来进行设计生产,使得设计难度加大,工艺更加复杂化,并使得该类织物的色彩创新空间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彩色经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彩色经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纬颜色确定:确定经显色提花织物6组经线的颜色为:红、黄、绿、蓝、黑、白,在织机上以1∶1∶1∶1∶1∶1排列,选取其中的1组或2组配在织物的表层用于确定织物色彩的色相,彩色经线设计不同的浮长用于表现织物色彩的纯度,纬线以黑白分别置于织物的表里层来调节织物色彩的明度,选用4组纬线1∶1∶1∶1投纬,颜色分别为粗黑、细黑、粗白、细白,其中粗黑、粗白用于确定织物色彩的明度,而细黑、细白则用于明度的微调和织物组织的固结;

(2)表组织设计:采用循环为4的基础组织,6色经4色纬织物的最小组织循环为24×16;通过规范化的经纬组合和组织结构设计,可明确表达8色相、5明度、6彩度共240种颜色变化:

表组织采用经线色彩的组合搭配来体现织物的8种色相,表达红、黄、绿、蓝4种纯色系时,从4种彩色经线中选取对应颜色的经线配置在织物表层,其他颜色经线配置在织物里层不显色;表达橙、黄绿、青、紫4种混合色系时,选用红+黄、黄+绿、绿+蓝、蓝+红4种组合的经线1∶1配置在织物表层,其他颜色经线配置在织物里层不显色;

表组织采用4种黑白纬线的组合搭配来表达织物的5种明度变化,织物的表纬为:粗黑+细黑、粗黑+细白、粗黑+粗白、粗白+细黑、粗白+细白;

黑白经线用于明度的微调和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

表组织采用彩色经线的浮长变化来控制织物的6种彩度变化,分别为4×4基础循环内,彩色经线零浮长、细纬上全压、粗纬上1/4压、粗纬上半压、粗纬上全压、粗纬上全压加细纬上半压;

黑白经线不会改变织物的色系,可用于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

(3)背衬组织设计:根据织物柔软度需要,选用1/3破斜纹、2/2斜纹、3/1破斜纹、或平纹作为6色经4色纬的背衬组织;其中1/3破斜纹背衬由于背面浮长最长,交织最少,织物最柔软,平纹背衬由于交织最多,浮长最短,织物最硬挺。

(4)接结组织设计:采用表纬下接里纬的接结组织,采用在表层的黑或白经线下接结里层的细纬,并采用3/1破斜纹为接结组织;

(5)组织图的绘制:根据表组织、背衬组织和接结组织设计绘制30种单组纬显色和30种双组纬显色组织示意图,再通过计算机程序调换显色经线,最后转换为全展开的组织图,规范化命名后存储于组织库;

(6)纹样的分色:根据织物品种规格要求,将240种组织在织机上以小色块的形式进行织造,使用测色仪器获取240个织物色块的真实颜色值,并将240种颜色存储为分色色板。任意纹样均使用240色色板进行选定色分色。在分色时,可通过选择不同分色算法及扩散程度来使分色稿与原稿保持尽可能一致。采用真实颜色色板分色得到的分色稿与最后织造得到的织物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度,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7)纹版的制作: 采用固定色板分色得到的纹样仅有240个颜色,240个颜色一一对应组织库里的240个组织,在纹织软件中通过链库或者在PHOTOSHOP软件通过填充等方式得到正身纹版,再添加边组织、选纬组织等辅助针组织后即可得到相应的纹版文件。

作为优选,该方法步骤(5)采用的组织图的绘制方法为:以四枚组织为基础组织,经线纬线不展开整体绘制,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将组织展开,得到展开的组织图。

作为优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经线:涤纶网络丝,经线的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红、黄、绿、蓝、黑、白,并且按照1∶1∶1∶1∶1∶1排列;

确定纬线:棉纱和涤纶网络丝,纬线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黑色棉纱,白色棉纱,黑色涤纶网络丝,白色涤纶网络丝,按1∶1∶1∶1排列;

总纹针:6144针

选纬针:第1针到第8针,共8针;

左边针:第11针到第25针,共16针;

主纹针:第26针到第5065针,共5040针;

右边针:第5066到第5080针,共16针;

(2)纹样编排:纹样原稿的色彩不受任何限制,根据纹针数和织物品种要求,纹样最低应具有5040/6=840像素宽,为保证织物纹样具有较好的清晰度,意匠稿需要进行6针4梭勾边处理;

(3)工艺设计:在纹织系统或PHOTOSHOP中,采用240真实色色板将彩色纹样进行索引分色,系统自动对应组织库中的240种组织。完成组织铺设后,再配置相应的辅助针组织和边组织,即可得到电子提花龙头能够读取的EP或JC5等纹版文件;

(4)织造:在设定的经纬工艺条件下,将EP或JC5纹版文件输入到提花机上进织造。

作为优选,上机经密为71根/cm,上机纬密为30根/cm。

作为优选,织物纹样的色彩设计采用单经色显色、双经色显色、三经色显色3种显色方法。

作为优选,步骤(3)中选用1/3破斜纹,将1/3破斜纹作为6色经4色纬的背衬组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减少了色纱的选用,仅选用红、黄、蓝、绿、黑、白6种经纱颜色,再配合代表这几种颜色相应组织,根据空间色彩混合原理,通过经纬交织混色来实现多色经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开发,即可以用很少的纱线颜色来实现丰富多彩的织物色彩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方案提出6色经4色纬,大大提升了颜色层次过渡的均匀性。

本方法能够用很少的纱线颜色交织出丰富多彩的织物颜色效果,减少了由于所选纱线原色和对应组织过多造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譬如颜色匹配错误,分色设计,意匠设计麻烦等的问题,开辟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设计多色经提花织物,仅用6种彩色经线和4种粗细不同的黑白纬线,省略意匠设计和修图过程,直接在分色图像上铺对应的色板组织,通过交织使得织物颜色层次丰富,图案效果逼真,实现了多色经提花织物产品的创新开发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5040样卡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1组和2组经线显色的色卡;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组经线显色的色卡;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组经线显色的色卡;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组织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选纬组织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边组织图;

图8-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织造完毕的纹样;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纹样原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调整后的纹样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分色后的纹样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子纹版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织造后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全彩色经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纬颜色确定:确定经显色提花织物6组经线的颜色为:红、黄、绿、蓝、黑、白,在织机上以1∶1∶1∶1∶1∶1排列,选取其中的1组或2组配在织物的表层用于确定织物色彩的色相,彩色经线设计不同的浮长用于表现织物色彩的纯度,纬线以黑白分别置于织物的表里层来调节织物色彩的明度,选用4组纬线1∶1∶1∶1投纬,颜色分别为粗黑、细黑、粗白、细白,其中粗黑、粗白用于确定织物色彩的明度,而细黑、细白则用于明度的微调和织物组织的固结,

(2)表组织设计:采用循环为4的基础组织,6色经4色纬织物的最小组织循环为24×16;通过规范化的经纬组合和组织结构设计,可明确表达8色相、5明度、6彩度共240种颜色变化:

表组织采用经线色彩的组合搭配来体现织物的8种色相,表达红、黄、绿、蓝4种纯色系时,从4种彩色经线中选取对应颜色的经线配置在织物表层,其他颜色经线配置在织物里层不显色;表达橙、黄绿、青、紫4种混合色系时,选用红+黄、黄+绿、绿+蓝、蓝+红4种组合的经线1∶1配置在织物表层,其他颜色经线配置在织物里层不显色;

表组织采用4种黑白纬线的组合搭配来表达织物的5种明度变化,织物的表纬为:粗黑+细黑、粗黑+细白、粗黑+粗白、粗白+细黑、粗白+细白;黑白经线用于明度的微调和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

表组织采用彩色经线的浮长变化来控制织物的6种彩度变化,分别为4×4基础循环内,彩色经线零浮长、细纬上全压、粗纬上1/4压、粗纬上半压、粗纬上全压、粗纬上全压加细纬上半压;黑白经线不会改变织物的色系,可用于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

(3)背衬组织设计:根据织物柔软度需要,选用1/3破斜纹、2/2斜纹、3/1破斜纹、平纹、作为6色经4色纬的背衬组织,其中1/3破斜纹背衬由于背面浮长最长,交织最少,织物最柔软,平纹背衬由于交织最多,浮长最短,织物最硬挺。故选用1/3破斜纹,将1/3破斜纹作为6色经4色纬的背衬组织;

(4)接结组织设计:采用表纬下接里纬的接结组织,采用在表层的黑或白经线下接结里层的细纬,并采用3/1破斜纹为接结组织;

(5)组织图的绘制:根据表组织、背衬组织和接结组织设计绘制30种单组纬显色和30种双组纬显色组织示意图,再通过计算机程序调换显色经线,最后转换为全展开的组织图,规范化命名后存储于组织库;

(6)纹样的分色:根据织物品种规格要求,将240种组织在织机上以小色块的形式进行织造,使用测色仪器获取240个织物色块的真实颜色值,并将240种颜色存储为分色色板。任意纹样均使用240色色板进行选定色分色。在分色时,可通过选择不同分色算法及扩散程度来使分色稿与原稿保持尽可能一致。采用真实颜色色板分色得到的分色稿与最后织造得到的织物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度,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7)纹版的制作: 采用固定色板分色得到的纹样仅有240个颜色,240个颜色一一对应组织库里的240个组织,在纹织软件中通过链库或者在PHOTOSHOP软件通过填充等方式得到正身纹版,在添加边组织、选纬组织等辅助针组织后即可得到相应的纹版文件。

关于该方法,所采用的组织图的绘制方法为:以四枚组织为基础组织,经线纬线不展开整体绘制,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将组织展开,得到展开的组织图。

如下以实际生产为例,具体的步骤如下:

(1)确定经线:16.7tex涤纶网络丝,经线的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红、黄、绿、蓝、黑、白,并且按照1比1排列;

确定纬线:60tex棉纱和16.7tex涤纶网络丝,棉纱和涤纶网络丝,纬线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黑色棉纱,白色棉纱,黑色涤纶网络丝,白色涤纶网络丝;

总纹针:6144针

选纬针:第1针到第8针,共8针;

左边针:第11针到第25针,共16针;

主纹针:第26针到第5065针,共5040针;

右边针:第5066到第5080针,共16针;

织造设备:奇汇 5040针电子提花龙头,国产剑杆织机,

具体如图1所示, 5040样卡。

(2)纹样编排:纹样原稿的色彩不受任何限制,根据纹针数和织物品种要求,纹样最低应具有5040/6=840像素宽,为保证织物纹样具有较好的清晰度,意匠稿需要进行6针4梭勾边处理;

以上组织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共有12+360+720+720=1812个组织。将所有的组织作出,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将组织展开。将所有的组织编排在一起生成电子纹版格式,所用的电子龙头的纹针数为5040,按照组织的命名顺序,每行排列35个组织,每个组织的大小为144×144像素,大约2cm×5cm的小方块,织造出组织色卡,所有的组织排列在一起有利于以后的测色。其电子纹版图如图2、3、4:以上3图只是BMP格式的图像文件,要想上机织造,必须将BMP文件转换成提花机能够读取的EP或JC5等格式。

(3)工艺设计:在纹织系统或PHOTOSHOP中,采用240真实色色板将彩色纹样进行索引分色,系统自动对应组织库中的240种组织。完成组织铺设后,再配置相应的辅助针组织和边组织,即可得到电子提花龙头能够读取的EP或JC5等纹版文件;

先将BMP的图像文件导入到纹织CAD系统中,将其分色,共分成2色,其中白色代表纬组织点,红色代表经组织点。然后进行工艺操作,先投梭,保存投梭,再填组织表,其组织表如图5;其中12号是选纬针,xw1234是选纬组织,如图6,10号针是边针,b8-8是边组织,如图7。完成之后,点击纹版处理即可将BMP图像文件转换成电子提花龙头能够读取的EP或JC5等格式。将EP或JC5文件储存到软盘中,再输入到提花机上进织造。

(4)织造:在设定的经纬工艺条件下,将EP或JC5纹版文件输入到提花机上进织造,上机经密为71根/cm,上机纬密为30根/cm。

织造完毕的纹样共3块,如图8、9、10;

实施例2:

纹样设计

要使六色经三色纬织物的图形获得最佳清晰度,数字纹样上的每个色彩像素点需对应一个6针3梭的组织。 [31]同理,六色经四色纬的数字纹样上的每个色彩像素点需对应一个6针4梭的组织。故纹样宽度的像素值一般设为一花总纹针数的六分之一,纹样高度的像素值则根据打纬密度和成品尺寸计算,并且是组织纬向循环数的倍数。

为了尽量体现所有256色色卡中的颜色,挑选一块含有红、橙、黄、黄绿、绿、青、蓝、紫8个色调的数码图像作为纹样,如图11;

原始图像的规格为1024×768,要对纹样的规格进行调整,成品的经密为71/cm,纬密为35/cm,由于每个像素点对应6针4梭,故纹样宽度为5040/6=840,为了使成品图像不变形,纹样高度调整为5040×768×35/71/1024/4=464,取460。调整后如图12:

工艺设计

纹样规格调整好后可对纹样进行分色,分色时采用256色色卡,将纹样分成256个颜色。具体步骤为用Photoshop打开纹样,用“索引颜色”将纹样分成可感知的256色,然后将色卡导入,即可用色卡上的颜色对纹样进行分色,分色后得到如图13所示的图像,分色后的纹样要比分色前的明度要低,但总体上层次比较清晰,颜色也比较丰富,能够表达出原图的信息。分色后,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对应的组织,如图像上Hsb值为5,35,41的颜色所对应的组织结构是W-D4-S5,每一种颜色铺上所对应的组织再进行工艺处理就可以得到电子纹版。

将电子文版输入到电子提花机后,把第一至第四道纬纱分别设置为粗黑、粗白、细黑、细白,便可开始试织实验。电子文版如图14;

经过上机试织,得到如下的实物产品,如图15。

通过比较数码图像与试织的产品,试织产品风格粗犷,颜色较丰富,层次清晰,能够较好的表达数码图像所展示的内容。但是试织产品的整体明度较原稿稍暗,个别颜色与原稿也有少许出入,日后有待改进。但是从总体效果来说,本论用颜色自动对应组织的纹织设计方法取得了初步成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