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内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067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内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洗衣机,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内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201520266693.9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壳体;桶体,所述桶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桶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凹槽;桶底,所述桶底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本本实用新型将导水槽设在桶底,内桶与桶底相互配合,对桶体的加工工艺要求高。

申请号:201520105496.9公开了一种波轮洗衣机用内桶底结构,包括圆盘状基体,基体中部设有中心孔,基体上表面外缘处均匀分布有三个用于与洗衣机内桶水道相连通的桶底水道,所述基体上表面均匀设有三组引流道,每组引流道对应一个桶底水道;每组引流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引流道,各引流道均为开设在基体上表面的凹槽,各引流道的径向外端与一桶底水道相连通,各引流道的径向内端与中心孔相临;每组引流道中的两个引流道间隔设置,所述间隔处的基体形成分隔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引流道占了很大的内桶空间,减少了衣物的洗涤空间。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内桶,更利于脱水。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洗衣机内桶,包括

桶底;

桶体,所述桶体连接在所述桶底的外周沿且沿所述桶底的周向向所述桶底的一侧延伸,所述桶体具有上周缘、下周缘以及由上周缘和下周缘组成的中间区域;

中间区域包括引流区域和安装区域;

所述引流区域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由引流区域的外壁朝其内壁凸出狭长槽;

狭长槽由侧面和顶面围成的;

所述顶面为凸起的圆弧面。

所述中间区域包括有引流区域和安装区域,两者交错设置。

在所述桶体的上周缘上设有多个脱水孔。

所述狭长槽在所述桶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相邻列的狭长槽之间构成引流槽;

所述桶体的下周缘的直径小于所述上周缘的直径。

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回水盖板或过滤盖板。

所述回水盖板或过滤盖板在所述桶体内壁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对称。

所述桶体为不锈钢桶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内桶引流槽的设置更利于脱水,进一步提高甩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洗衣机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区域C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区域D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为进一步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给出了以下附图标记,并加以说明。

1、上周缘;2、下周缘;3、狭长槽;1.1、脱水孔;17、内桶;1701、桶底;1702、桶体;1703、平衡环;17.5、支撑部件结合部;17.6、支撑部件底座;17.7、加强结构;17.4.1、安装区域;17.4.2、引流区域; 17.4.4、引流槽;17.4.5、安装孔。

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内桶,所述洗衣机内桶为不锈钢内桶,所述不锈钢内桶具有上周缘、下周缘、以及在上周缘与下周缘之间的中间部分,在所述中间部分具有引流区域,在所述不锈钢内桶的上周缘上具有若干脱水孔,所述引流区域上具有若干狭长槽;所述狭长槽自内桶的外壁朝内桶的内壁凸出,更利于脱水。

实施例2

一种洗衣机内桶17,包括桶底1701、桶体1702、平衡环1703。

如图1所示,所述桶体1702连接在所述桶底1701的外周沿且沿所述桶底1701的周向向所述桶底1701的一侧延伸,所述桶体1702具有上周缘1、下周缘2以及由上周缘1和下周缘2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桶体1702自下周缘2到上周缘1的内桶直径呈逐渐扩大,并且在所述桶体1702的上周缘1上设有多个脱水孔1.1。所述平衡环1703位于桶体1702的上端,所述桶体1702的上周缘1以包覆在所述平衡环1703外周壁的方式与所述平衡环1703组装在一起。当洗衣机工作时,洗衣机的桶体1702高速旋转,可以使得内桶17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桶壁上升,进而从桶体上周缘1的脱水孔1.1排出洗衣机内桶17,从而实现脱水功能,本实用新型内桶的设置使洗衣机的脱水效果较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4所示,所述脱水孔1.1的内端孔径大于外端孔径,内端是指洗衣机桶体内壁的一端,外端指洗衣机桶体外壁的一端,脱水孔1.1呈漏斗型形状。一方面,提高了排水速度,另一方面,在高水位漂洗时,泡沫位于水上层利于泡沫流出,脱水时由于高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衣物甩出的水也沿桶壁往上走,通过脱水孔1.1流出,避免了泡沫的堆积。

如图2所示,所述桶体1702的中间区域包括引流区域17.4.2和安装区域17.4.1,两者交错设置。所述引流区域17.4.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自内桶的桶体1702的外壁朝其内壁凸出狭长槽3。

参照图3,从桶体1702的内壁看,狭长槽3由侧面3.1和顶面3.2围成的。

顶面3.2为凸起的圆弧面。优选的,多个狭长槽3在桶壁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相应的,在引流区域17.4.2的外壁形成与所述凸起的狭长槽3相匹配的凹槽。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狭长槽3在所述桶体170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相邻列的狭长槽3之间构成引流槽17.4.4,具体的,在洗衣机桶体的内壁上形成了纵向流道。所述桶体1702的下周缘的直径小于所述上周缘的直径。

洗衣机在甩干过程中,内桶中的水沿着引流槽17.4.4至脱水孔1.1处将水排至桶外,从而达到较好的脱水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脱水孔1.1与引流槽17.4.4为相互交错设置,甩干时引流槽17.4.4可以对甩干水起到一个引流的作用,使得甩干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引流槽17.4.4从下向上上升直至到脱水孔1.1处,进而通过脱水孔排出桶外,进一步提高甩干效率。

所述安装区域17.4.1用于安装过滤盖板或回水盖板,所述回水盖板或者过滤盖板在所述桶体内壁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对称。除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之外还可防止洗衣内桶重心偏移,避免造成在洗衣内桶工作时产生偏心力,使得洗衣机在工作时产生抖动、剧烈碰撞等现象,减少洗衣机在工作时对机体的损耗,从而延长洗衣机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区域17.4.1上预留设置有安装孔17.4.5,且所述安装孔17.4.5的数量大于等于1,如果需要设置多个安装孔17.4.5时,则设置位置应相互对称,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在所述安装区域17.4.1除安装孔17.4.5外,无额外脱水孔17.3设置,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水集中到内桶的上周缘排出。

如图1所示,具体的,所述的桶底1701包括:支撑部件结合部17.5、支撑部件底座17.6和加强结构17.7。其中所述支撑部件结合部17.5先与洗衣机内桶桶体1702下端进行套接,预安装固定之后二者通过螺纹进行进一步固定工作。

所述的支撑部件底座17.6呈圆环形,且外径小于桶体1702的外径,在所述支撑部件底座17.6上设置有加强结构17.7,所述加强结构17.7垂直桶底方向均匀设置在支撑部件底座17.6上,所述加强结构17.7可选用与支撑部件底座17.6材料相同的加强筋,加强结构17.7与支撑部件底座17.6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加强结构17.7由靠近支撑部件结合部7一侧至支撑部件底座17.6斜面过渡,宽度由宽至窄线性变化。目的在于加强桶底1703的整体强度,且降低在生产时的生产成本,减少生产时的生产环节。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