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网机上钩吊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28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网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网机上钩吊杆机构。



背景技术:

上钩总成是织网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织网机的织网运动过程中,上钩总成负责接受孔板的挂线,按照预先设定的圈数带动挂线旋转绕圈,并将绕好的线圈传递给下钩,下钩拉出线圈后穿过梭钩中的纬线,最终完成渔网编织的工作;上钩总成直接影响了渔网编织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织网机上钩吊杆机构,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中墙板,所述中墙板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支座,调节支座的前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支座,旋转支座上通过上钩角铁固定连接有上钩。其不足之处在于:该上钩总成由于自身重力较大,上钩组件容易产生绕性弯曲,导致上钩总成饶线时偏离原先轨迹,影响渔网编织的质量,降低了织网机的生产效率,甚至可能引发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网机上钩吊杆机构,使上钩总成的结构更加稳定,避免上钩总成发生饶性弯曲,织网机能够安全高效地编织出渔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织网机上钩吊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中墙板,所述中墙板上经紧固件固定连接有调节支座,调节支座的前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支座,旋转支座上通过上钩角铁固定连接有上钩,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上墙板,上墙板上经关节轴承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另一端经关节轴承与调节支座相连,所述调节杆两端分别设有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提供给调节支座向上的拉力,调节杆的拉力可以调节,调整时先松开连接调节支座和中墙板的紧固件,再将调节杆两端的锁紧螺母松开,转动调节杆,由于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为左旋和右旋的螺纹,按不同方向转动调节杆可以增大或减小两关节轴承之间的间距,达到调整对调节支座的拉力的目的;调节好两关节轴承之间的间距后,拧紧两锁紧螺母以及紧固件,最终完成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调节杆对调节支座施加拉力,避免了上钩总成由于自身重力太大而产生饶性弯曲,上钩总成的结构更加稳定,保证了织网机能够安全高效地编织出渔网,保证了织网机的生产效率和编制出的渔网的质量,延长了织网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支座经紧固螺栓与中墙板固定连接。紧固螺栓便于调节支座与中墙板分离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支座的中部相连。调节杆与调节支座相连的中部的饶性最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墙板,2调节支座,3旋转支座,4上钩角铁,5上钩,6上墙板,7关节轴承,8调节杆,9锁紧螺母,10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织网机上钩吊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中墙板1,中墙板1上经紧固件固定连接有调节支座2,调节支座2的前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支座3,旋转支座3上通过上钩角铁4固定连接有上钩5,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上墙板6,上墙板6上经关节轴承7连接有调节杆8,调节杆8的另一端经关节轴承7与调节支座2相连,调节杆8两端分别设有锁紧螺母9。调节支座2经紧固螺栓10与中墙板1固定连接。调节杆8与调节支座2的中部相连。

本装置的调节杆8提供给调节支座2向上的拉力,调节杆8的拉力可以调节,调整时先松开连接调节支座2和中墙板1的紧固螺栓10,再将调节杆8两端的锁紧螺母9松开,转动调节杆8,由于调节杆8的两端分别为左旋和右旋的螺纹,按不同方向转动调节杆可以增大或减小两关节轴承7之间的间距,达到调整对调节支座2的拉力的目的;调节好两关节轴承7之间的间距后,拧紧两锁紧螺母9以及紧固螺栓10,最终完成调节。本装置的调节杆8对调节支座2施加拉力,避免了上钩总成由于自身重力太大而产生饶性弯曲,上钩总成的结构更加稳定,保证了织网机能够安全高效地编织出渔网,保证了织网机的生产效率和编制出的渔网的质量,延长了织网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