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组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29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组织,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针织产品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不再拘泥于产品的款式新颖、舒适保暖,必须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化、个性化、并与自然接轨的心理追求。所以羊绒产品在组织花样设计上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冲破传统观念的呆板和束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感较强的针织组织。

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针织组织,包括正针组织和反针组织,在正针组织上分布有反针组织和集圈组织,在反针组织的起始列和终止列的两侧、正针位置处分别设有至少一针集圈,靠近起始列处正针上的集圈与靠近终止列处正针上的集圈错行设置,形成一个基”单元组织。

所述反针组织列数为1-5列,行数为1-14行。

所述正针组织上可由多个基本单元组织组成分散的凹凸状针织组织。

本实用新型在正针组织的织片中织造有反针组织及集圈组织,使该反针组织在正针组织的织片中形成为无规则的突起与凹陷,形成针织组织。该针织组织,立体感较强,使人仿佛置身于海边,给人以崇尚自然、追求和谐、休闲度假、放松心情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编织结构意匠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用纱线成份为羊绒纱线或混纺纱线原料。本发明原料由纯羊绒纱线组成,通过岛精机122-S,12G车电脑横机织造完成的针织组织。

本实用新型在正针组织①上分布有反针组织②和集圈组织③,在反针组织的起始列和终止列的两侧、正针位置处分别设有二组集圈,集圈为一针集圈,靠近起始列处正针上的集圈与靠近终止列处正针上的集圈相错一行分布,形成一个基本单元组织。

本实施例中:在正针组织①的基础上,进行反针组织②局部编织,反针组织为5列14行,在反针组织一侧,并与反针组织相邻的第4行和第10行相邻的正针列上分别设有一针集圈组织③;在反针组织另一侧的第5行和第11行相邻的正针列上分别设有一针集圈组织③,形成一个基本单元组织。

一个基本单元组织的构造由:在前板正常编织正针组织,在正针组织的基础上,编织反针组织,在反针组织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针的集圈组织。由A、B-C、D三个区域共同形成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其中B-C这个区域均由5列14行反针线圈组成; B-C区域的编织为,将前板的正针线圈翻到反板上后,仅进行反板线圈的局部编织(如1-14行所示)。A和D这两个区域为一个单独的区域,仅进行集圈组织编织。在第4行、第5行处和第10行、第11行,根据机头行进方向进行集圈组织编织,纱线向左时进行右面集圈组织编织,纱线向右时进行左面集圈组织编织,这样将两侧的正针线圈拉长后,用集圈组织可以使多织出的部分反针线圈与正针线圈能够紧密连接,达到无缝隙的效果,而突起的反针组织线圈更能够圆滑顺畅,上下连贯,达到突起与凹陷的反差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用新型编织车型不限。

本实用新型中的组织的行数及列数,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行数及列数,可根据不同需求形状进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