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242阅读:1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编针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



背景技术:

常见的圆编针织机的针筒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针筒本体,在针筒本体上设有多数布满的针支槽,于该针筒本体的上方设有一针筒上体,该针筒上体上设有复数生克片槽,该生克片槽一一对应该针筒本体的针支槽,介于该针筒本体及针筒上体间为一凹入的颈部,该颈部与针筒本体、针筒上体为一体。圆编针织机在针织时,由于织针钩取纱线在连续进行针织作业下,钩织纱线的过程中亦同时伴随产生棉屑,棉屑容易在针织作业时布满针支槽,造成针支槽堵塞而影响产量,且棉屑又易于混织入布匹中,造成夹杂棉屑的不合格布匹,因此上述颈部设有复数等距分布的孔形成棉屑的过风口。但是这种针筒结构中的过风口空间过小,不利于棉屑的排出和清理,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该组合式针筒的结构有利于棉屑的排出和清理,有效防止棉屑聚积造成针支槽的堵塞。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包括针筒本体,所述针筒本体为一环形筒状体,所述针筒本体上设有多道紧密分布的针支槽,所述针筒本体的上方设有一针筒上体,所述针筒上体上设有多道生克片槽,所述生克片槽一一对应所述针筒本体的针支槽,所述针筒本体和所述针筒上体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螺丝贯穿固定在所述针筒本体和所述针筒上体之间,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有供棉絮排出的过风口。

所述支撑柱为支撑圆柱或者支撑方柱,所述支撑柱等间距固定在所述针筒本体和所述针筒上体之间。

所述针筒本体的上端面设有一定位浅槽,所述针筒上体的下端面设有一斜面和与所述斜面的下缘处衔接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和所述定位浅槽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定位面相抵,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浅槽的槽底相抵。

所述针筒上体内对应各个所述支撑柱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螺丝穿过的螺孔,所述针筒本体对应各个所述螺孔的位置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柱上下端面的通孔。

所述针筒上体的螺孔、所述支撑柱的通孔和所述针筒本体的内螺纹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将针筒本体与针筒上体之间借由多个支撑柱分隔开再用螺丝锁固为一体,使得针筒本体与针筒上体之间形成多个空间充足的过风口,棉絮可从过风口排出,快速方便,可有效防止棉絮聚积造成针支槽的堵塞,即便棉絮稍有堆积,当利用风机或者气枪清理棉絮时,由于该过风口大而贯通,不存在清理死角,能将聚积的棉絮轻易地清除干净。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该组合式针筒的结构有利于棉屑的排出和清理,有效防止棉屑聚积造成针支槽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圆编针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针筒本体 1 针支槽 11

定位浅槽 12 内螺纹孔 13

针筒上体 2 生克片槽 21

斜面 22 定位面 23

螺孔 24 支撑柱 3

通孔 31 过风口 4

间隙 5 螺丝 6

针筒插片 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如图2-图3所示,包括针筒本体1,针筒本体1为一环形筒状体(图1只给出此环形的一段),针筒本体1上设有多道紧密分布的针支槽11,每道针织槽11内插设有针筒插片10,针筒本体1的上方设有一针筒上体2,针筒上体2上设有多道作为生克片导座的生克片槽21,生克片槽21一一对应针筒本体1的针支槽11。

针筒本体1和针筒上体2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柱3,支撑柱3为支撑圆柱或者支撑方柱,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为支撑圆柱,支撑柱3等间距固定在针筒本体1和针筒上体2之间,支撑柱3之间形成有供棉絮排出的过风口4。

针筒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一定位浅槽12,针筒上体2的下端面设有一斜面22和与斜面22的下缘处衔接的定位面23,定位面23和定位浅槽12对应设置,支撑柱3的上端与定位面23相抵,支撑柱3的下端与定位浅槽12的槽底相抵。在斜面22与针筒插片10面向该斜面22的侧面之间形成一向下倾斜的间隙5,编织所产生的棉絮由该间隙5向过风口4排出。

各个支撑柱3通过螺丝6贯穿固定在针筒本体1和针筒上体2之间,针筒上体2内对应各个支撑柱3的位置开设有供螺丝6穿过的螺孔24,针筒本体1对应各个螺孔24的位置设置有内螺纹孔13。这样设置,使得支撑柱3夹设在针筒本体1的定位浅槽12和针筒上体2的定位面23之间,而且恰好位于螺孔24和内螺纹孔13处,支撑柱3内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31,用螺丝6由上而下依次穿过相对应的螺孔24、支撑柱3的通孔32和内螺纹孔13,并与内螺纹孔13锁紧,从而将针筒本体1和针筒上体2锁固为一体。优选地,各个相对应的针筒上体2的螺孔24、支撑柱3的通孔31和针筒本体1的内螺纹孔13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将针筒本体1和针筒上体2更好地锁固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将针筒本体1与针筒上体2之间借由多个支撑柱3分隔开再用螺丝6锁固为一体,使得针筒本体1与针筒上体2之间形成多个空间充足的过风口4,棉絮可从过风口4排出,快速方便,可有效防止棉絮聚积造成针支槽11的堵塞,即便棉絮稍有堆积,当利用风机或者气枪清理棉絮时,由于该过风口4大而贯通,不存在清理死角,能将聚积的棉絮轻易地清除干净。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面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该组合式针筒的结构有利于棉屑的排出和清理,有效防止棉屑聚积造成针支槽的堵塞。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