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横机密度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脑横机的密度调整主要由人工来完成,人工调整密度容易因人为因素产生误差造成次品,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造成大量纱线浪费,并且工作繁琐,每隔2到3小时要检查一次密度是否正常,增加操作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电脑横机密度自动调整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降低纱线损耗,提高机器稳定性,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解决成本高,操作繁琐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密度自动调整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电腔控制系统,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边纱架,边纱架侧面上设置有数控测纱装置;所述工作台上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弧形支架,两弧形支架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杆,传动轴杆上设置有山板,传动轴杆上一侧端设置有纱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针板,针板上设置有织针;所述边纱架上设置有电子挑线架;所述山板的板面表面上部两侧对应设置有密度步进电机,山板的板面背面上部中间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密度三角,密度步进电机驱动密度三角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密度自动调整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降低纱线损耗,提高机器稳定性,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解决成本高,操作繁琐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山板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山板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腔控制系统;2、电子挑线架;3、数控测纱装置;4、边纱架;5、纱嘴;6、针板;7、织针;8、山板;9、密度三角;10、密度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密度自动调整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电腔控制系统1,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边纱架4,边纱架4侧面上设置有数控测纱装置3;所述工作台上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弧形支架,两弧形支架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杆,传动轴杆上设置有山板8,传动轴杆上一侧端设置有纱嘴5;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针板6,针板6上设置有织针7;所述边纱架4上设置有电子挑线架2;所述山板8的板面表面上部两侧对应设置有密度步进电机10,山板8的板面背面上部中间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密度三角9,密度步进电机10驱动密度三角9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脑横机在编织时,纱线经过电子挑线架2依次到数控测纱装置3、边纱架4、纱嘴5、织针7、针板6编织成衣片,数控测纱装置3记录纱线用量,将用纱线量数据传输给电腔控制系统1,电控控制系统1将数据与保存的数据对比,对比结果如用纱量大于标准量,电腔控制系统1将控制密度步进电机10带动密度三角向上移动减少用纱量,对比结如果用纱量小于标准量,电脑控制系统1将控制密度步进电机10带动密度三角9向下移动增回用纱量。从面达到自动调节密度的功能。
本设计里的电腔控制系统1、数控测纱装置3所涉及的程序控制,均是本行业的人员能够轻松实现的,故不作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密度自动调整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降低纱线损耗,提高机器稳定性,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解决成本高,操作繁琐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