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针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12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针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线盒,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针线盒。



背景技术:

生活中的针线盒种类很多,结构也各种各样。但大多数的针线盒的体积都较大,不便于携带,及时是有小巧的针线盒,但常常只能用于储放针和少量的线。虽然这种针线盒便于携带,但是功能非常少,尤其是在使用完后需要寻找剪刀将先剪断,所以在人们携带这种小型的针线盒时则需要再携带剪刀等其他工具。

同时,现有的针线盒不仅具有体积大的缺点,还有功能少的缺点。不仅需要在内部放置各种工具,还常常会出现工具丢失的情况。同时,对于老年人来说,穿线是件倍感痛苦的事情,常常会因为穿一次线而花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方便穿线和拆线以及剪断线条的多功能针线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针线盒,包括筒体和筒盖,筒体两端均与外部相通,筒盖包括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两侧并部分嵌入到筒体内,第一筒盖的一端设有穿线器,穿线器包括第一针柄和第一针头,第一针柄的一端与第一针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筒盖固定连接,第二筒盖上设有挑线器,挑线器包括第二针柄和第二针头,第二针柄的一端与第二针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筒盖固定连接;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均为扁平结构,第一针头包括第一牵引枝和第一固定枝,第一牵引枝和第一固定枝的一端均与第一针柄的一端固定连接, 另一端远离第一针柄设置,第一牵引枝第一固定枝之间形成卡住线的V形夹角;挑线器包括第二牵引枝和第二固定枝,第二牵引枝和第二固定枝的一端固均与第二针柄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离第二针柄设置;第一牵引枝和第一固定枝之间形成U形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牵引枝长度大于第一固定枝的长度,第二牵引枝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枝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的侧面上均套设有第一抓取环,第一抓取环外直径大于筒体的内直径,第一筒盖设有穿线器的一端和第二筒盖设有挑线器的一端均嵌入到筒体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的侧面上均套设有第一抓取环,第一抓取环外直径大于或等于筒体的内直径,第一筒盖背向穿线器的端和第二筒盖背向挑线器的一端均嵌入到筒体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筒体的筒壁上套设有两个第二抓取环,两个第二抓取环分别靠近筒体两端设置,当第一筒盖或第二筒盖的一端嵌入到筒体内,第一抓取环的一端与第二抓取环的一端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筒体内设有用于插针的海绵块,海绵块与筒体内部固定连接,海绵块上设有通孔,通孔与挑线器和穿线器相对设置,当挑线器和穿线器插入到筒体内,挑线器和穿线器插入到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U形夹角靠近第二牵引枝的一侧设有刀片,刀片的刀刃朝向第二固定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第二抓取环之间的筒体壁上套设有若干个相间隔设置的分隔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筒盖背向第一针柄的一端设有第一凹 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用于插针的泡沫块,泡沫块与第一凹槽的槽底和槽壁固定连接;第二筒盖背向第二针柄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用于插针的泡沫块,泡沫块与第一凹槽的槽底和槽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抓取环和第二抓取环的外环壁上均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筒体的设置使得外部的针能够放置在筒体内,使得针具有储存的空间以及不易丢失,第一筒盖上的穿线器的设置能够帮助老人或者视力不好的人穿线,将线的一端卡入到第一牵引枝和第一固定枝之间,使得线不会发生脱离。由于第一牵引枝和第一固定枝的一端均与第一针柄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开,使得第一牵引枝和第一固定枝在穿入到外部针孔内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滑落,使得第一针头带动线顺利的穿过针孔,实现穿线。挑线器的设置能够帮助人们快速的拆线,人们在拆线时常常是直接用剪刀或针,剪刀的体积的,使用起来不方便,针太细容易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弯折,而第二牵引枝的存在避免了前两者的弊端,使人们能够快速的拆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针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穿线器和第一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挑线器和第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海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海绵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针线盒,包括筒体3和筒盖,筒体 3两端均与外部相通,筒盖包括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2,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2分别设置在筒体3的两侧并部分嵌入到筒体3内,第一筒盖1的一端设有穿线器11,穿线器11包括第一针柄12和第一针头13,第一针柄12的一端与第一针头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筒盖1固定连接,第二筒盖2上设有挑线器21,挑线器21包括第二针柄22和第二针头23,第二针柄22的一端与第二针头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筒盖2固定连接;第一针头13和第二针头23均为扁平结构,第一针头13包括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的一端均与第一针柄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离第一针柄12设置,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之间形成卡住线的V形夹角,当线卡在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之间,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穿过外部针孔,将线穿过针孔;挑线器21包括第二牵引枝231和第二固定枝232,第二牵引枝231和第二固定枝232的一端固均与第二针柄2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离第二针柄22设置;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之间形成U形夹角。筒体3的设置使得外部的针能够放置在筒体3内,使得针具有储存的空间以及不易丢失,第一筒盖1上的穿线器11的设置能够帮助老人或者视力不好的人穿线,将线的一端卡入到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之间,使得线不会发生脱离。由于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的一端均与第一针柄12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开,使得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在穿入到外部针孔内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滑落,使得第一针头13带动线顺利的穿过针孔,实现穿线。挑线器21的设置能够帮助人们快速的拆线,人们在拆线时常常是直接用剪刀或针,剪刀的体积的,使用起来不方便,针太细容易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弯折,而第二牵引枝231的存在避免了前两者的弊端,使人们能够快速的拆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牵引枝131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枝132 的长度,第二牵引枝231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枝232的长度。一长一短的设置使得线能够快速的卡到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之间,避免在放置线的时候由于两者一样长,人们需要费力去寻找第一牵引枝131和第一固定枝132之间的缝隙。第二牵引枝231比第二固定枝232长,方便了挑线以及线进入到两者之间将其剪断。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2的侧面上均套设有第一抓取环41,第一抓取环41外直径大于筒体3的内直径,第一筒盖1设有穿线器11的一端和第二筒盖2设有挑线器21的一端均嵌入到筒体3的两端。在不需要使用穿线器11和挑线器21的时候,第一筒盖1设有穿线器11的一端和第二筒盖2设有挑线器21的一端均嵌入到筒体3的两端,便能使穿线器11和挑线器21均进入到筒体1内,不仅减小了整个针线盒的体积,还能防止挑线器21和穿线器11在不需要使用或携带时不小心划伤人或物。第一抓取环41的存在不仅使拔出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2更加方便,还能防止第一筒盖1或第二筒盖2过度进入到筒体3内。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2的侧面上均套设有第一抓取环41,第一抓取环41外直径大于筒体3的内直径,第一筒盖1背向穿线器11的一端和第二筒盖2背向挑线器21的一端均嵌入到筒体3的两端。在使用穿线器和挑线器的时候,为了方便抓取和使用两者,将第一筒盖1背向穿线器11的一端和第二筒盖2背向挑线器21的一端均嵌入到筒体3的两端,使人抓取的长度变长,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快速。第一抓取环41的存在不仅使拔出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2更加方便,还能防止第一筒盖1或第二筒盖2过度进入到筒体3内。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筒体3的筒壁上套设有两个第二抓取环32,两个第二抓取环32分别靠近筒体3两端设置,当第一筒盖1或第二筒盖2的一端嵌 入到筒体3内,第一抓取环41的一端与第二抓取环32的一端相贴合。第二抓取环32的设置不仅能够方便人们抓取筒体1,同时,人们可在两个第二抓取环32之间绕线,当需要进行缝补的时候便可使用两个第二抓取环32之间的线。这样的设置不仅使人们在外出时无需携带绕线圈和单独的线,只需将要用到的线绕到筒体3上便可,具有方便携带、不易丢失和体积小的优点。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筒体3内设有用于插针的海绵块33,海绵块33与筒体3内部固定连接。海绵块33上插放针,能够防止针直接放置在筒体3内无法被固定,导致打开第一筒盖1或第二筒盖2的时候会发生针散落或丢失,不仅浪费,还有遗失的针可能会扎到人的危险。海绵块33上设有通孔331,当挑线器21和穿线器11插入到筒体3内,挑线器21和穿线器11插入到通孔331内。通孔331的存在不仅能够避免针插在挑线器21或穿线器11的下方,导致针和两者相抵触最后使得第一筒盖1和第二筒盖2无法合上。海绵块的设置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每次正好处于筒体3内部的正中间,使得穿线器11或挑线器21可能会与海绵块33相抵触,通孔331的设置使得两者能够穿到通孔331内,防止穿线器11或挑线器21与海绵块33相抵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U形夹角靠近第二牵引枝231的一侧设有刀片233,刀片233的刀刃朝向第二固定枝232。人们在使用好针线后常常需要将线剪断,这样便需要剪刀,在外出时携带剪刀不仅不方便还很危险,但第二牵引枝231上的刀片233便能起到很好的剪断线条的作用,使得人们无需携带剪刀。同时,由于第二固定枝232与刀片233的刀刃相对设置,使得人们在使用挑线器21时不易被刀片233划伤,非常的安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第二抓取环32之间的筒体3壁上套设有若干个相间隔设置的分隔环31。分隔环31的设置将两个第二抓取环32之间的空 间分割成若干个分割区,人们不仅能够在不同的分割区内绕设各种线,还能因为分隔环31的设置防止在绕线时,线会散开。分隔环31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分割空间以及隔离和固定线的作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筒盖1背向第一针柄12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内设有用于插针泡沫块,泡沫块与第一凹槽14的槽底和槽壁固定连接;第二筒盖2背向第二针柄22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内设有用于插针的泡沫块,泡沫块与第一凹槽14的槽底和槽壁固定连接。泡沫块设置在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内,且分别与两者的槽底与槽壁固定,防止泡沫块丢失。泡沫块的存在,使得人们在使用针线是突然有事需要暂时离开一下时,无需将线剪断,再将针放置到筒体3内部。只需要将针插入到泡沫块上,暂时离开便可。泡沫块能够使针稳定的插在其上,有效的防止针丢失,还免去了人们剪断线在重新穿线的麻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抓取环41和第二抓取环32的外环壁上均设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使得在抓取第一抓取环41和第二抓取环32的时候更加方便快速,难以出现手滑的现象。

综上,第一筒盖1上的穿线器11方便了人们穿线,尤其是老年人和施力不好的人,第二筒盖2上的挑线器21方便人们挑线,以及不需使用剪刀便可剪线,自外出携带时,不仅体积小,功能还很齐全。筒体3内的海绵块33能够用于插放针,不仅使针有了防止的位置,还使针能够被固定,不会丢失。两个第二抓取环32的设置使得人们可以在两者之间绕线,使人们无需再携带绕线圈,方便携带。分隔环31的设置将两个第二抓取环32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使得人们可在不同的分割区绕设不同的线,使得携带线的种类多多。人们在使用针线中需要离开一会时,为了不剪断线,可将针插入到第一凹槽14或第二凹槽15内的泡沫 块上,防止针丢失。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