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护便捷的新型多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11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护便捷的新型多针机。



背景技术:

多针机作为缝纫机的一种,其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408586.5公开一种多针杆缝纫机,包括机头壳体和缝纫控制系统,具有固定在所述机头壳体上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水平滑动安装有至少两根针杆构成的多针杆模块;具有随多针杆模块水平滑动的定位支架,该定位支架制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面线的夹线部,并在定位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能独立配合对应夹线部夹线的驱动器;具有固定在所述机头壳体上的至少一个气缸构成的切换气缸组,该切换气缸组驱动多针杆模块和定位支架一起水平滑动,使多针杆模块中的任意一根针杆及对应的夹线部和驱动器运动到工作位置;具有设于机头壳体上的拉线气缸,该拉线气缸连接有能运动到工作位置处钩线的拉线钩;所述的拉线气缸钩线后,工作位置处的驱动器能将线头固定在对应的夹线部上。所述的缝纫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切换气缸组工作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的缝纫控制系统具有在缝纫开始前控制工作位置处的驱动器与夹线部松线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的缝纫控制系统具有在缝纫起始1至9针时控制工作位置处的驱动器与夹线部保持夹线,并在缝纫起始1至9针后控制驱动器与夹线部松线的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的缝纫控制系统具有缝纫结束时控制拉线气缸进行拉线动作并控制处于工作位置的驱动器进行夹线的第四控制模块。所述驱动器的驱动杆连接有能配合夹线部夹线的压线块。所述的驱动器为气缸。所述的驱动器为电磁铁。所述的压线块具有框形部,所述的夹线部位于框形部内,并与框形部的内壁配合夹线;所述的拉线钩能穿过所述的框形部进行钩线。该实用新型与市场上其他多针机的构造类似,均通过杠杆对多针工作部进行上下驱动,而杠杆通过轴套和多个密封圈结构枢接在机架上进行转动承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较多且配合复杂,轴套和多个密封圈结构很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配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精密操作,更换非常繁琐,给工作人员的维护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传动效率低,工作稳定性差,实用性仍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动平稳高效且维护便捷程度显著提高等有益效果,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的维护便捷的新型多针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维护便捷的新型多针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多针动作装置,对多针动作装置进行传动的传动装置,和对传动装置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枢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轴具有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动力输入端和与所述多针动作装置连接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设有曲柄传动机构,所述曲柄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传动轴同轴连接的同心轴孔和与传动轴平行的偏心轴孔;所述多针动作装置包括处于下方的多针工作部,对多针工作部进行上下传动的竖向传动杆,和对竖向传动杆进行上下传动的摆动杆;所述多针工作部与所述竖向传动杆的下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竖向传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摆动杆的下端枢接在一起,所述摆动杆的上端与所述偏心轴孔通过转轴枢接在一起。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配设有动力输出齿轮;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同轴固定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动力输入齿轮,以及匹配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和动力输入齿轮之间进行传动的同步传动带。

还包括打线机构,所述传动轴的两端之间形成有对所述打线机构进行驱动的曲轴部;所述轴承包括设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和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部之间的第一轴承,设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和所述曲轴部之间的第二轴承,以及设于所述曲轴部和所述曲柄传动机构之间的第三轴承。

所述第三轴承包括较靠近所述曲轴部的第一轴承单体和较靠近所述曲柄传动机构的第二轴承单体,所述第一轴承单体和第二轴承单体紧贴在一起。

所述竖向传动杆配设有滑动导向装置。

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匹配滑动套设于所述竖向传动杆外且上下排列的滑套,各所述滑套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部伸出所述机架外,所述动力输入端的端部设有同轴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手动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便捷的新型多针机,突破传统多针机的构造形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轴带动曲柄传动机构转动,曲柄传动机构通过转轴带动摆杆上下左右摆动,使摆杆的下端带动竖向传动杆上下运动,进而竖向传动杆的下端传动多针工作部上下运动进行多针缝纫动作。而且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传动轴的转动和传动更加平稳、高效,同时轴承的更换等操作简单,长久使用后的维护操作便捷程度大大提高,克服传统多针机通过轴套、多个密封圈结构进行转动承载所带来的易损坏且不易进行更换等维护操作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便捷的新型多针机,其具有传动平稳高效且维护便捷程度显著提高等有益效果,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多针动作装置 11-多针工作部 12-竖向传动杆 13-摆动杆 14-转轴

2-传动装置 21-传动轴 211-曲轴部 22-曲柄传动机构 23-动力输入齿轮 24-同步传动带

3-驱动装置 31-动力输出齿轮

4-轴承 41-第一轴承 42-第二轴承 43-第三轴承 431-第一轴承单体 432-第二轴承单体

5-滑动导向装置 51-滑套

6-手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维护便捷的新型多针机及背扣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设于机架上的多针动作装置1,对多针动作装置1进行传动的传动装置2,和对传动装置2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3。

传动装置2包括水平设置的传动轴21,传动轴21通过轴承4与机架枢接在一起;传动轴21具有与驱动装置3连接的动力输入端和与多针动作装置1连接的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出端设有曲柄传动机构22,曲柄传动机构22包括与传动轴21同轴连接的同心轴孔和与传动轴21平行的偏心轴孔;多针动作装置1包括处于下方的多针工作部11,对多针工作部11进行上下传动的竖向传动杆12,和对竖向传动杆12进行上下传动的摆动杆13;多针工作部11与竖向传动杆12的下端连接在一起,竖向传动杆12的上端与摆动杆13的下端枢接在一起,摆动杆13的上端与偏心轴孔通过转轴14枢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装置3驱动传动轴21带动曲柄传动机构22转动,曲柄传动机构22通过转轴14带动摆杆13上下左右摆动,使摆杆13的下端带动竖向传动杆12上下运动,进而竖向传动杆12的下端传动多针工作部11上下运动进行多针缝纫动作。而且传动轴21通过轴承4与机架连接,传动轴21的转动和传动更加平稳、高效,同时轴承4的更换等操作简单,长久使用后的维护操作便捷程度大大提高,克服传统多针机通过轴套、多个密封圈结构进行转动承载所带来的易损坏且不易进行更换等维护操作的缺陷。

为了实现传动装置2的具体结构及驱动装置3对传动装置2的具体传动结构,优选地,驱动装置3为电机,电机形式的驱动装置3配设有动力输出齿轮31;传动装置2还包括同轴固定设于传动轴21上的动力输入齿轮23,以及匹配连接于动力输出齿轮31和动力输入齿轮23之间进行传动的同步传动带24。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机形式的驱动装置3驱动动力输出齿轮31转动,动力输出齿轮31通过同步传动带传动动力输入齿轮23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21转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打线机构(图中未示出),传动轴21的两端之间形成有对打线机构进行驱动的曲轴部211,打线机构可在缝纫过程中进行打线动作,提高缝纫质量;轴承4包括设于动力输入齿轮23和动力输入端的端部之间的第一轴承41,设于动力输入齿轮23和曲轴部211之间的第二轴承42,以及设于曲轴部211和曲柄传动机构22之间的第三轴承4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轴承41、第二轴承42和第三轴承43可对传动轴21进行均匀力的承载,实现传动轴21力的平衡,确保传动平稳。

优选地,第三轴承43包括较靠近曲轴部211的第一轴承单体431和较靠近曲柄传动机构22的第二轴承单体432,第一轴承单体431和第二轴承单体432紧贴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轴承单体431和第二轴承单体432可分别对两侧的受力进行承载,尤其是第二轴承单体432可对多针动作装置1的动力进行承载,使整个机构更加稳固,动作更加平稳。

优选地,竖向传动杆12配设有滑动导向装置5。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滑动导向装置5可对竖向传动杆12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使竖向传动杆12只具有上下滑动的单纯且平稳的动作,提高多针工作部11的动作规则程度,缝纫质量更高。

为了实现滑动导向装置5的具体结构,优选地,滑动导向装置5包括至少两个匹配滑动套设于竖向传动杆12外且上下排列的滑套51,各滑套51与机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滑套51数量设置两个以上可确保竖向传动杆12上下滑动的直线性,动作更加精确平稳。

优选地,动力输入端的端部伸出机架外,动力输入端的端部设有同轴驱动传动轴21转动的手动轮6。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在不启动电机形式的驱动装置3的情况下,手动操作手动轮6对传动轴21进行转动驱动,便于对多针机的针头进行位置调节,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