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9553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



背景技术:

现今三明治网布在鞋上的应用已很普遍的,虽说它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回弹性、质地轻、易洗涤,但是,市面上的网布大同小异,单蜂巢网布就占据了市场的80~90%,网布密实,有中间的夹层,基本没有大的创新。现有市面上,没有一种花纹绚丽、透气凉爽的面料,满足现在运动休闲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用于解决市面上没有花纹绚丽、透气凉爽的面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包括织物底层以及织物面层,

所述织物底层由不同粗细的纱线相互穿插配合编织而成,在织物底层表面上形成平行的竖条花纹,织物底层上设有提花结构形成镂空;

所述织物面层为菱形网格布,织物面层与织物底层之间通过连接纱相互连接,各连接纱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连接纱为贾卡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提花结构包括第一提花结构、第二提花结构以及第三提花结构,所述第一提花结构的面积小于第二提花结构的面积,所述第二提花机构的面积小于第三提花机构的面积,所述第一提花结构、第二提花结构与第三提花结构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织物底层由150D涤纶半光/45F和300D涤纶半光/96F相互穿插配合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各连接纱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2mm。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不同粗细的纱线相互穿插配合,使织物底层构成了平行的竖条花纹,增加了空气流动的空间,避免了织物紧贴皮肤。由于底层多处提花形成镂空,表底层的连接纱不再如普通三明治织物那样处处连接,而是通过精确设计,使其只在某些点上相连,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分成两层,从而最大化提高了空气的流通性,使织物具有透气凉爽的性能特点。根据鞋型的曲面特性,设计独立的色彩清新的菱形网格布,并将其浮在底布上,使得网布从近看可以看见一个个菱形相互交接并且浮于底层布上,就像是两块完全分离的面料;而远看则是凹凸感极强的立体网眼布,角度不同,颜色不同,鞋面材料变幻多色,美观、新颖。采用合适的纱线使用贾卡当连接纱,使其能够在某些个别点上将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表面织物链接起来,并保持一定间距,使其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在织物的底层进行提花设计,设计的图案形状符合鞋面的要求,并且美观透气,又要与表层的网格布相融合。其不仅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网布,并且具有天然、优美的立体线条及图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的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织物底层;

11、第一提花结构;

12、第二提花结构;

13、第三提花结构;

20、织物面层;

30、贾卡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透气性双层经编面料,包括织物底层10以及织物面层20,所述织物底层由不同粗细的纱线相互穿插配合编织而成,在织物底层表面上形成平行的竖条花纹,织物底层上设有提花结构形成镂空;所述织物面层为菱形网格布,织物面层与织物底层之间通过连接纱相互连接,各连接纱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连接纱为贾卡纱线30。

本实施例中,不同于一般网孔结构,本实施例将不同粗细的纱线相互穿插配合,使织物底层构成了平行的竖条花纹,增加了空气流动的空间,避免了织物紧贴皮肤。除了使用不同粗细的纱线外,在织物面层增加网格层,由于底层多处提花形成镂空,表底层的连接纱不再如普通三明治织物那样处处连接,而是通过精确设计,使其只在某些点上相连,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分成两层,从而最大化提高了空气的流通性,使织物具有透气凉爽的性能特点。

本实施例中,根据鞋型的曲面特性,设计独立的色彩清新的菱形网格布,并将其浮在底布上,使得网布从近看可以看见一个个菱形相互交接并且浮于底层布上,就像是两块完全分离的面料;而远看则是凹凸感极强的立体网眼布,角度不同,颜色不同,鞋面材料变幻多色,美观、新颖。采用合适的纱线使用贾卡当连接纱,使其能够在某些个别点上将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表面织物链接起来,并保持一定间距,使其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在织物的底层进行提花设计,设计的图案形状符合鞋面的要求,并且美观透气,又要与表层的网格布相融合。其不仅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网布,并且具有天然、优美的立体线条及图案。

本实施例中,因使用多种纱线且织物结构复杂,各部分弹性要求不同,容易导致某些在送经过程中纱线过紧或者送经量过大,导致纱线张力过松造成漏针,需对不同纱线施加不同张力,并避免张力波动过大。且因选用贾卡作为连接纱,需多次反复的上机小样织造,选取最优工艺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提花结构包括第一提花结构11、第二提花结构12以及第三提花结构13,所述第一提花结构的面积小于第二提花结构的面积,所述第二提花机构的面积小于第三提花机构的面积,所述第一提花结构、第二提花结构与第三提花结构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底层由150D涤纶半光/45F和300D涤纶半光/96F相互穿插配合编织而成。各连接纱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2mm。连接纱采用140D锦纶半光/48F纱线。

本实施例首次将网格布与提花经编织物相联结,并分别置于鞋材表层与底层,赋予织物可一分为二的奇妙特色、透气凉爽的性能及色彩清新的效果,增加了鞋材的新颖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