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83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羊毛的表面鳞片改性方法,以羊毛散纤维、羊毛毛条、羊毛纱线或羊毛成衣作为羊毛待处理品,其特征在于: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a.配制处理液;取氰酸钠、焦磷酸钠,30%浓度的双氧水及余量的水,配制后的处理液中液氰酸钠浓度为1-20g/L,焦磷酸钠浓度为0-20g/L,双氧水浓度为10-70g/L;

b.以待处理羊毛与处理液的质量之比1:15-1:25,将羊毛待处理品浸泡在上述处理液中,处理液保持温度30-70℃,在超声振荡仪器中振荡10-60分钟;

c.清洗处理;将上述经处理液处理的羊毛用20-30℃的清水浸泡洗涤2-4次,每次20-60分钟;将清洗处理过的羊毛除去多余的处理液,除去多余的处理液后的羊毛带液量为90-150%,然后保持温度30-70℃温度下堆置10-60分钟;

d.将经步骤1-3处理后的羊毛在30-120℃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的表面鳞片改性方法,其特征是:将清洗处理过的羊毛除去多余的处理液的方式包括如下:离心脱水除去多余的处理液或将浸泡过上述溶液的羊毛待处理品用轧车挤去多余的处理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的表面鳞片改性方法,其特征是:经步骤c)处理过的羊毛采用蛋白酶工艺处理,蛋白酶工艺处理包括如下步骤;配制蛋白酶处理液,蛋白酶处理液包括1-3%owf的蛋白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owf的蛋白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采用Na2CO3调节蛋白酶处理液pH值至7.5-8,配制后的蛋白酶处理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为1g/L,羊毛与蛋白酶处理液的浴比1:25,在40—50℃的蛋白酶处理液中处理50分钟;后续将羊毛用pH为4.2-5的甲酸溶液处理,在70-80℃条件下处理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的表面鳞片改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羊毛包括羊毛散纤维、羊毛毛条、羊毛纱线或羊毛成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