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与单向导湿棉尿裤、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80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与单向导湿棉尿裤、卫生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与单向导湿棉尿裤、卫生巾。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向导湿织物,采用一侧完全疏水一侧完全亲水的复合结构,使得液体只能通过受到自身重力或者与织物之间的摩擦,穿过织物表面的空隙,被亲水面吸收,这样的单向导湿效果相对较弱。且该结构的设计导致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纯棉织物的单向导湿功能更是难以实现,效果不够明显,耐久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与单向导湿棉尿裤、卫生巾,旨在解决现有单向导湿织物导湿效果差,易过敏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包括

叠合,亲水性棉网与拒水性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相互叠合形成复合棉网;

水刺复合,复合棉网通过水刺装置进行水刺加固,通过高压水针的作用使亲水性棉网纤维与网眼水刺无纺布相互缠结抱合,两者结合为一体;

烘干成卷,将水刺复合的全棉无纺布进行烘干并成卷。

所述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其中,所述亲水性棉网采用脱脂漂白棉制备。

所述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其中,所述亲水性棉网采用亲水性的脱脂漂白棉与拒水性的原棉混合制备;所述脱脂漂白棉与原棉配比为4:1或7:3。

所述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其中,所述亲水性棉网采用原棉纤维制备,并经水刺加固。

所述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其中,所述叠合前还包括:

采用原棉纤维制备原棉纤维网;

水刺,将原棉纤维网经水刺装置加固;

脱脂漂白,将水刺加固后的原棉纤维网经过脱脂漂白处理,得到经水刺加固的亲水性棉网。

所述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其中,所述拒水性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网眼数为6~22目,克重为30~40g/m3

所述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其中,所述叠合前还包括制备亲水性棉网,所述制备亲水性棉网包括:

抓棉,用抓棉机抓取棉纤维

清花,对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混合;

喂棉,棉纤维通过喂棉机,经喂棉机加工形成筵棉,并经过网板输出;

梳理,将筵棉经梳理机分梳成为不超过20g/m3的单纤维棉网;

铺网,单纤维棉网经铺叠形成20~50g/m3的棉网;

牵伸,铺网后的棉网经过多辊牵伸机,形成机械杂乱纤网。

一种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其中,所述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采用以上所述的方法制备。

一种单向导湿棉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尿裤采用上述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

一种单向导湿卫生巾,其中,所述卫生巾采用上述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

本申请所给出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与单向导湿棉尿裤、卫生巾,将亲水性棉网与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通过水刺复合,单向导湿纯棉水刺无纺布的上表面是一种网眼骨架结构,干爽拒水,但规则排列的网孔中间存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水针从下层带上来的部分亲水棉纤维,加速了液体被吸收—传导—散发的过程,使得单向导湿效果更好。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高效节能。仅通过水刺复合即可实现,避免了后整理和纱线改性等工艺过程中的化学试剂的添加对皮肤产生过敏隐患。网眼结构,舒适透气,柔软亲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中,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s10、制备亲水性棉网

制备亲水性棉网具体包括:

抓棉:用往复式抓棉机抓取脱脂棉纤维,输送到后道加工。本实施例中,抓棉机抓取的是亲水性的脱脂漂白棉纤维。

清花:对棉花进行开松除杂混合。

喂棉:脱脂棉纤维通过气压式喂棉机在气流作用下进入棉箱储料槽,储料槽底部装有锯齿喂入罗拉及给棉板,原料在喂入罗拉及给棉板的握持下,由开松罗拉开松成细小均匀的纤维簇进入喂槽;与此同时,由压缩风机吹出的压缩空气也进入喂槽,使纤维原料形成密实而均匀的筵棉,经导网板输出。

梳理:筵棉经过罗拉式梳理机或盖板式梳理机被梳理成由单纤维组成的薄纤网,供铺叠成网。梳理使开松混合的纤维原料彻底被分梳成为单纤维状态,也进一步清除了原料中的杂质。

铺网:梳理机成产出的纤网很薄(不超过20g/m3),需要经过铺网机来增加其厚度。铺网将一层层薄纤网进行铺叠以增加其面密度和厚度,制成20~50g/m3的棉网,以便后道水刺。

牵伸:铺叠后的纤网经过多辊牵伸机,使厚纤网形成机械杂乱纤网,提高棉网外观效果及机械性能。

s11、叠合

将制备的亲水性棉网与拒水性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在托网帘上以平行叠合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在线复合,形成复合棉网,并同步向前输送。其中,拒水性网眼水刺全棉无纺布眼目数为6~22目,克重为30~40g/m3。在托网帘上两种材料的复合情况为,拒水性网眼无纺布在上层,亲水性棉网在下层;或者,亲水性棉网在上层,拒水性网眼无纺布在下层。

s12、水刺复合

复合棉网被送入水刺区时,首先进入预湿装置,预湿使两者蓬松纤网压实,排除纤网中的空气使其有效吸收水针能量,加强水刺过程中纤维的缠结效果。然后经过转鼓式水刺装置或平网式水刺装置或两者相结合的水刺装置对纤网进行水刺加固,此过程是通过水刺装置上的喷射的高压水对纤网穿刺的结果,在水针直接冲击力和反射水流作用力的双重作用下,纤网中的纤维发生位移、穿插,使两者各自棉网间的纤维相互缠结抱合,同时也使亲水性棉网中的纤维与拒水性网眼无纺布进行缠结抱合,两者形成机械结合,从而使复合棉网得到加固,成为一体。此水刺复合过程不是简单的双层材料复合,其结构上也不是简单的双层复合结构,而是两者水刺加固成为一体,亲水性棉网中的亲水棉纤维通过水刺作用并结合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的网眼结构,会有部分亲水棉纤维穿过网眼,同时也存在缠结网眼骨架的现象,使拒水面局部含有亲水性棉网中的亲水纤维,且亲水纤维在拒水面上分布均匀,诱发对液体吸收和传导;另外,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的拒水纤维也会部分带入亲水性棉网中,形成空隙,加速液体传导,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单向导湿性能。而此水刺作用不会损失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的拒水性能。

s13、烘干成卷

将水刺复合的全棉无纺布通过转辊和热风穿透烘箱进行烘干并成卷。

本实施例所给出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将亲水性棉网与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通过水刺复合,使得两者纤维相互纠结饱和,增加了拒水面亲水纤维对液体的吸湿作用和亲水面拒水纤维对液体的导湿作用,加速了液体被吸收—传导—散发的过程,使得单向导湿效果更好。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高效节能。仅通过水刺复合即可实现,避免了后整理和纱线改性等工艺过程中的化学试剂的添加对皮肤产生过敏隐患。网眼结构,舒适透气,柔软亲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亲水性棉网的制备步骤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抓棉机抓取的是亲水性的脱脂漂白棉与拒水性的原棉组成的混合棉纤维,其中,脱脂漂白棉与原棉配比为4:1或7:3。

由于本实施例中,亲水性棉网是采用亲水性的脱脂漂白棉与拒水性的原棉制备,在水刺复合工艺中,经过水刺加固的混合纤维层含有拒水性的原棉纤维,拒水性的原棉纤维在亲水性的脱脂棉纤维间可以制造空隙,增加了更多液体的传输通道,与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的拒水层形成了更好的连接,提高了全棉无纺布在使用过程中的干爽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给出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包括步骤:

s30、制备棉网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步骤中,采用原棉纤维制备原棉纤维网。

s31、水刺

将原棉纤维网通过水刺装置加固(即形成平纹全棉水刺无纺布)。

s32、脱脂漂白

对经水刺加固的原棉纤维网经过脱脂漂白处理,得到经水刺加固的亲水性棉网(即亲水性平纹水刺无纺布)。经过该步骤处理后,亲水性棉网吸水性好,工艺简单,避免了前漂工艺带来的前道加工的问题。

s33、叠合

将制备的亲水性平纹全棉水刺无纺布与拒水性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在托网帘上以平行叠合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在线复合,形成复合棉网,并同步向前输送。其中,拒水性网眼水刺全棉无纺布眼目数为6~22目,克重为20~40g/m3。在托网帘上两种材料的复合情况为,拒水性网眼无纺布在上层,亲水性平纹全棉水刺无纺布在下层;或者,亲水平纹全棉水刺无纺布在上层,拒水性网眼无纺布在下层。

s34、水刺复合

将复合棉网经水刺装置水刺加固。

s35、烘干成卷

将水刺复合的全棉无纺布进行烘干并成卷。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还给出了一种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该单向导湿无纺布采用上述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法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如图3所示,亲水性棉网层1及拒水性网眼全棉水刺无纺布层2,亲水性棉网层1与拒水性棉网水刺无纺布层2通过水刺复合工艺缠结抱合为一体。其中,亲水性棉网层1为亲水性形脱脂漂白棉网。通过水刺装置上的喷射的高压水对亲水性形脱脂漂白棉网进行冲刺,在水针直接冲击力和反射水流作用力的双重作用下,棉网中的纤维发生位移、穿插,使棉网间的纤维相互缠结抱合,同时也使棉网中的纤维与网眼无纺布进行缠结抱合,两者形成无数的机械结合,从而使复合棉网得到加固,成为一体。此水刺复合过程不是简单的双层材料复合,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简单的双层复合结构,而是两者水刺加固成为一体,棉网中的亲水棉纤维21通过水刺作用并结合拒水无纺布的网眼结构,会部分带到拒水面,同时也存在缠结网眼骨架的现象,使拒水面局部含有棉网中的亲水棉纤维21,且亲水纤维在拒水面上分布均匀,诱发对液体吸收和传导;另外,拒水层的纤维也会部分带入亲水层,形成空隙,加速传导,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单向导湿性能。水刺复合后的无纺布不仅能实现单向导湿保持皮肤干爽,还解决了原网眼水刺无纺布表层溢胶问题(因为通常尿裤表层要通过施胶作用与下面的结构层进行胶合,而表层采用网眼结构的网眼水刺无纺布,因而存在溢胶现象)。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向导湿护卫用品,该护卫用品采用实施例五所给出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该护卫用品具有网眼水刺无纺布的一侧朝向人体皮肤。该护卫用品可以是棉尿裤或卫生巾。

本申请所给出的纯棉单向导湿无纺布制备工艺与单向导湿棉尿裤、卫生巾,将亲水性棉网与拒水性网眼水刺无纺布通过水刺复合,使得两者纤维相互缠结抱合,拒水面始终能保持干爽,同时拒水网眼里面含有的部分亲水纤维能快速传导液体至亲水面,加速了液体被吸收—传导—散发的过程,使得单向导湿效果更好。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高效节能。仅通过水刺复合即可实现,避免了后整理和纱线改性等工艺过程中的化学试剂的添加对皮肤产生过敏隐患。网眼结构,舒适透气,柔软亲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