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味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英文名:Non Woven Fabric或者Nonwoven cloth)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然而现有的无纺布不具有驱除异味的作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吸味无纺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味无纺布,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和吸味层, 所述吸味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所述吸味层包括吸味层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吸味层本体内部的填充棉内胆,所述吸味层本体上设置有吸味孔,所述吸味孔连通于所述填充棉内胆、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味无纺布的一种改进,所述填充棉内胆内设置有活性炭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味无纺布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味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味孔均匀设置于所述填充棉内胆顶部和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味无纺布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吸味孔均设置为圆形结构,其直径为0.01~0.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味无纺布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吸味孔均设置为圆形结构,其直径为0.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味无纺布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厚度为0.1~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和吸味层,所述吸味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所述吸味层包括吸味层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吸味 层本体内部的填充棉内胆,所述吸味层本体上设置有吸味孔,所述吸味孔连通于所述填充棉内胆、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吸味层驱除环境中产生异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吸味无纺布,包括第一纤维层1、第二纤维层2和吸味层3,吸味层3设置于第一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层2之间,吸味层3包括吸味层本体31及设置于吸味层本体31内部的填充棉内胆32,吸味层本体31上设置有吸味孔4,吸味孔4连通于填充棉内胆32、第一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层2。
优选地,填充棉内胆32内设置有活性炭海绵321,使得本实用新型驱除异味能力增强。
优选地,吸味孔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吸味孔4均匀设置于填充棉内胆32顶部和底部。每个吸味孔4均设置为圆形结构, 其直径为0.01~0.05mm,在这个范围内吸附能力最强。本实施方式将直径设置为0.02mm。
优选地,第一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层2的厚度为0.1~1mm,第一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层2的厚度一般相同,这个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