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543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袋。



背景技术:

环保袋应该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用天然材料做成的可以重复利用;另一方面就是,坏了以后不会在自然环境中残留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危害(或者是对环境的危害相对于其他材料来说很小)。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按造型分类:立体环保袋、平面环保袋(常见的没有厚度的环保袋)、底风琴环保袋(即是底有厚度, 则面没厚度的环保袋)、复(覆)膜无纺环保袋、背心环保袋、折叠袋(荷包袋)、索绳环保袋、手绳环保袋。

目前现有的环保袋不具有除异味功能,结构不牢固,使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结构牢固可靠,使用范围广的环保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袋,包括帆布袋体、聚氨酯内袋、杂物袋和魔术贴,所述杂物袋外沿通过缝纫线固定在帆布袋体外侧,所述杂物袋顶部设置有第一按扣,所述魔术贴固定在帆布袋体底部,所述帆布袋体外侧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帆布袋体顶部两侧各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外侧固定有提手带,所述帆布袋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上设置也有垫板,所述垫板内均布有透气孔,所述垫板上设置有第二按扣,所述垫板通过第二按扣与聚氨酯内袋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条与帆布袋体胶合连接,反光条采用强力胶粘合在帆布袋表面,反光条能够在反射光,使得环保袋放在家里时寻找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内袋设在帆布袋体内,聚氨酯内袋厚度大于2mm,聚氨酯内袋可以装水。

作为优选,所述魔术贴为双面魔术贴,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使得卷起来时一条魔术贴即可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垫板为塑料垫板,塑料垫板在携带物品时,使得帆布袋体底部不易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垫板内均布有透气孔,使得垫板底部的活性炭板能够与帆布袋体内的空气接触,达到去除异味的功能;设置的固定条使得提手的拉力均匀分布在帆布袋体顶部,保持结构牢固可靠,同时帆布袋体可降解,同时耐磨使用寿命长,能够达到环保效果;设置的聚氨酯内袋放在帆布袋体时可以存水,能够装鱼,不用时,可以取出作为普通袋子使用,保持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保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环保袋的袋体底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环保袋,包括帆布袋体1、聚氨酯内袋2、杂物袋3和魔术贴4,所述杂物袋3外沿通过缝纫线5固定在帆布袋体1外侧,所述杂物袋3顶部设置有第一按扣6,第一按扣6的母扣固定在帆布袋体1内侧,公扣固定在杂物袋3上,这样就可以扣合了,杂物袋3可以存放较小的杂物,所述魔术贴4固定在帆布袋体1底部,魔术贴4通过缝纫线缝制在帆布袋体1上,所述帆布袋体1外侧设置有反光条7,所述帆布袋体1顶部两侧各设置有固定条8,所述固定条8外侧固定有提手带9,提手带9、固定条8和帆布袋体1都是通过缝纫线固定连接的,所述帆布袋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板10,所述活性炭板10上设置也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内均布有透气孔12,所述垫板11上设置有第二按扣13,垫板11上固定第二按扣13的母扣,公扣通过强力胶粘合在杂物袋3底部,这样可以扣合固定聚氨酯袋2 了,容易安装和取下,所述垫板11通过第二按扣13与聚氨酯内袋2连接。

所述反光条7与帆布袋体1胶合连接。所述聚氨酯内袋2设在帆布袋体1内。所述魔术贴4为双面魔术贴。所述垫板11为塑料垫板。

在使用时,需要保持聚氨酯内袋2的高度大于帆布袋体1高度3cm以上,这样可以保持聚氨酯内袋2内的水不会弄湿帆布袋体1,不使用时,取出聚氨酯内袋2,将帆布袋体1围着垫板11绕成一圈,通过魔术贴4固定,使得占用空间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垫板内均布有透气孔,使得垫板底部的活性炭板能够与帆布袋体内的空气接触,达到去除异味的功能;设置的固定条使得提手的拉力均匀分布在帆布袋体顶部,保持结构牢固可靠,同时帆布袋体可降解,同时耐磨使用寿命长,能够达到环保效果;设置的聚氨酯内袋放在帆布袋体时可以存水,能够装鱼,不用时,可以取出作为普通袋子使用,保持使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