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涤纶织带匀染性的彩色母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778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带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涤纶织带匀染性的彩色母粒。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广泛应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以制作登山野营防护安全带、登山背包带、帐篷、运动包、健身器材、牵引绳、消防安全带、降落伞安全带等。织带染色机是织带染色工具,按染色方式分为浸染和连染。连染属于目前织带染色工艺的主流做法,主要针对锦纶、涤纶材质织带,适用于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金属染料或金属结合染料上色。匀染性,是指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在织物上自我匀染的能力,它除受染料分子和纤维基质的物理性质影响外,也受染色条件如温度、上染速率、所用染色助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匀染性直接影响涤纶织带的染色效果,为了提高其匀染性,本公司开发出一种彩色母粒,通过其使用能使染料分子均匀附着于涤纶纤维上,从而提高涤纶织带的外观质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染料分子均匀附着于涤纶纤维上而提高涤纶织带外观质量的用于提高涤纶织带匀染性的彩色母粒。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提高涤纶织带匀染性的彩色母粒,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15-30份、天然有机染料5-1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份、鲸蜡醇0.5-2份、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0.5-2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0.05-0.5份、水解聚马来酸酐0.05-0.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加入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加热至115-125℃保温混合10-15min,再加入鲸蜡醇和水解聚马来酸酐,继续在115-125℃保温混合15-30min,即得增强助剂;(2)向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中加入天然有机染料,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5min,静置5-10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5min,再加入增强助剂,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3-5min,静置5-10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于0-5℃环境中密封静置2-3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所述天然有机染料选自胡萝卜素类、蒽醌类、萘醌类、类黄酮类、姜黄素类、靛蓝类、叶绿素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使用前经过改性处理,其具体改性方法为:先将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多聚谷氨酸和二茂铁,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氢化蓖麻油和双丙酮丙烯酰胺,再次于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所述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多聚谷氨酸、二茂铁、氢化蓖麻油、双丙酮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20:5-10:0.05-0.5:1-5:0.5-3。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在二茂铁作用下与多聚谷氨酸发生酯化反应,并经氢化蓖麻油和双丙酮丙烯酰胺的改性处理,从而显著增强其对染料分子的负载能力,促进染料分子在纤维上的均匀分散。所述鲸蜡醇使用前经过改性处理,其具体改性方法为:将鲸蜡醇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无水乙醇和柠檬酸,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在回流状态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所述鲸蜡醇、无水乙醇、柠檬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质量比为20-25:100-150:25-30:5-10。鲸蜡醇经过上述处理,增强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从而有助于协同提高匀染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经改性处理后的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为载体,通过协以其他助剂用于负载天然有机染料,以使染料分子均匀附着于涤纶纤维上,从而提高染色匀染性,并且经测定经其染色后的涤纶织带的匀染因子达到85%以上,明显优于目前常规染液对涤纶织带的匀染效果,进而显著提高涤纶织带外观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1)向3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加入0.5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2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加热至115-125℃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1g鲸蜡醇和0.05g水解聚马来酸酐,继续在115-125℃保温混合15min,即得增强助剂;(2)向15g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中加入5g蒽醌/靛蓝,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静置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增强助剂,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5min,静置10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于0-5℃环境中密封静置3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的改性:先将20g双酚a型环氧树脂e-42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多聚谷氨酸和0.05g二茂铁,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2g氢化蓖麻油和0.5g双丙酮丙烯酰胺,再次于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鲸蜡醇的改性:将25g鲸蜡醇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00g无水乙醇和30g柠檬酸,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在回流状态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实施例2(1)向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加入1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3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加热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2g鲸蜡醇和0.1g水解聚马来酸酐,继续在115-125℃保温混合30min,即得增强助剂;(2)向30g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中加入8g蒽醌/靛蓝,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静置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增强助剂,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5min,静置10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于0-5℃环境中密封静置3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的改性:先将20g双酚a型环氧树脂e-54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0g多聚谷氨酸和0.1g二茂铁,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2g氢化蓖麻油和1g双丙酮丙烯酰胺,再次于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鲸蜡醇的改性:将20g鲸蜡醇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00g无水乙醇和25g柠檬酸,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在回流状态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实施例3(1)向3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加入0.5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2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加热至115-125℃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1g鲸蜡醇和0.05g水解聚马来酸酐,继续在115-125℃保温混合15min,即得增强助剂;(2)向15g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中加入5g蒽醌/靛蓝,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静置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增强助剂,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5min,静置10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于0-5℃环境中密封静置3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的改性:先将20g双酚a型环氧树脂e-42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多聚谷氨酸和0.05g二茂铁,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2g氢化蓖麻油和0.5g双丙酮丙烯酰胺,再次于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实施例4(1)向3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加入0.5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2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加热至115-125℃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1g鲸蜡醇和0.05g水解聚马来酸酐,继续在115-125℃保温混合15min,即得增强助剂;(2)向15g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中加入5g蒽醌/靛蓝,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静置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增强助剂,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5min,静置10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于0-5℃环境中密封静置3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鲸蜡醇的改性:将25g鲸蜡醇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100g无水乙醇和30g柠檬酸,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在回流状态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对照例1向15g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中加入5g蒽醌/靛蓝,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静置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于0-5℃环境中密封静置3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的改性:先将20g双酚a型环氧树脂e-42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30℃保温混合5min,再加入5g多聚谷氨酸和0.05g二茂铁,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然后加入2g氢化蓖麻油和0.5g双丙酮丙烯酰胺,再次于120-130℃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颗粒。实施例5分别将等量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照例1所制彩色母粒加入5倍重量水中,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15min,所得染液通过相同染色工艺用于涤纶织带的染色,测定其匀染因子,结果如表1所示。表1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彩色母粒制成染液后的匀染效果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照例1匀染因子898886807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