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网织机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959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网织机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网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网织机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渔网织机在织网过程中需要将送经装置周期性短暂停止,以供送维装置进行纬线编入,该过程一般通过液压制动阀对压接轴的制动来实现,现有的制动装置包括经经第一传动轴与第三带轮传动连接,第三带轮经第二皮带与第四带轮传动连接,第四带轮经第二传动轴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电机驱动的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经第一皮带与第二带轮传动连接,第二带轮接,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凸轮机构,工作时,当凸轮旋转至上死点时,凸轮机构将推动油缸的活塞杆运动,液压油流至液压制动阀,液压制动阀夹紧压结轴上的制动盘;当凸轮机构离开上死点时,凸轮机构将牵引油泵的活塞杆复位,液压油流回油泵,液压制动阀松开压结轴上的制动盘,压结轴实现周期性制动。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用凸轮机构制动时,其制动的速率慢,且凸轮机构存在较多的传动部件,造成装置的结构复杂,运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渔网织机用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渔网织机用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盘、调整螺母、连杆、第二制动盘、推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三角形结构,连接板一端的两个角分别通过转轴与连杆的第一端、第二固定板的上端相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的角通过转轴与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推杆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固定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制动盘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二制动盘固定在第二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推杆的下部插入到推杆套中,推杆的下端部通过弹簧与推杆套下端面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固定板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通过转轴与第二固定板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推杆套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推杆套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油缸下部耳座通过转轴与油缸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由通过调整螺母相连接的、两组端部设有外螺纹的杆组成,所述两组杆端部的外螺纹丝牙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缸实现轴或者转筒的制动,具有制动速度快、运行可靠性好的优点;通过设置弹簧,在完成制动后,能够快速的使各部件恢复到初始状态,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一制动盘,3、调整螺母,4、连杆,5、轴,6、第二制动盘,7、第二固定板,8、推杆,9、连接板,10、油缸,11、推杆套,12、弹簧,13、底座,14、第一固定板座,15、第二固定板座,16、推杆套座,17、油缸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渔网织机用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盘2、调整螺母3、连杆4、第二制动盘6、推杆8和连接板9,连接板9为三角形结构,连接板9一端的两个角分别通过转轴与连杆4的第一端、第二固定板7的上端相连接,连接板9的另一端的角通过转轴与油缸10的活塞杆相连接,连接板9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推杆8的上端相连接,连杆4的第二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固定板1的上端相连接,第一制动盘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的中部,第二制动盘6固定在第二固定板7的中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7均为圆弧形结构,推杆8的下部插入到推杆套11中,推杆8的下端部通过弹簧12与推杆套11下端面相连接。

第一固定板1的下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固定板座14相连接。第二固定板7的下端通过转轴与第二固定板座15相连接。推杆套11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推杆套座16相连接。油缸10下部耳座通过转轴与油缸座17相连接。连杆4由通过调整螺母3相连接的、两组端部设有外螺纹的杆组成,所述两组杆端部的外螺纹丝牙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制动时,油缸10的活塞杆伸出,连接板9角度发生偏转,第一固定板1沿其下部的转轴向左旋转一定角度,第二固定板7沿其下部的转轴向右旋转一定角度,第一制动盘2、第二制动盘6角度发生偏转,第一制动盘2、第二制动盘6与轴5摩擦,实现轴5的制动,推杆8沿推杆套座16底部的转轴向右旋转一定角度,且推杆8向下移动,此时弹簧12收到挤压,制动完成后,油缸10的活塞杆收缩,在弹簧12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各部件恢复到初始状态,调整螺母3能够对连杆4的总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第一制动盘2、第二制动盘6角度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