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471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



背景技术:

无尘布分切机是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需要对宽幅材料进行切边、分切等操作的一种设备。其中无尘布分切机主要用于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各种适合生产需要的窄幅卷材,分切工艺包括放卷料和收卷料两个过程。放卷料和收卷料的张力控制是分切机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无尘布分切机是采用激光切割面料,存在切割面料边发黄、成本高、效率低、需多人操作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电热丝发热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能作用于所需裁切的面料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包括主机体和放料架机构,所述放料架机构设于主机体的一侧,所述放料架机构上设有放料轴、磁粉制动器和纠偏装置,所述主机体上设有电柜、纵切机构、横切机构、牵引装置和压布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柜的数量为2,所述两个电柜分别设于主机体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磁粉制动器设于放料架机构的右上角,所述纠偏装置设于放料架机构的左上角,所述放料轴连接磁粉制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被动橡胶滚筒、牵引主动橡胶滚筒和摆动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被动橡胶滚筒设于牵引主动橡胶滚筒的正上方,所述牵引被动橡胶滚筒和牵引主动橡胶滚筒相互外切,所述摆动调节装置设于牵引装置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压布装置包括上压布装置和下压布装置,所述上压布装置和下压布装置分别包括压布被动橡胶滚筒和压布主动橡胶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横切机构设于上压布装置和下压布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采用恒流变压控制系统控制切刀加热,从而提高了节能效果,使热切刀的温度达到一致,提高了布边的封边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断丝停机功能,使操作更加的人性化;紧凑式机械设计,大大减少了机器的占地面积,节约了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包括主机体1和放料架机构2,所述放料架机构2设于主机体1的一侧,所述放料架机构2上设有放料轴21、磁粉制动器22和纠偏装置23,所述主机体1上设有电柜11、纵切机构12、横切机构13、牵引装置14和压布装置15。所述电柜11的数量为2,所述两个电柜11分别设于主机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磁粉制动器22设于放料架机构2的右上角,所述纠偏装置23设于放料架机构2的左上角,所述放料轴21连接磁粉制动器22。所述牵引装置14包括牵引被动橡胶滚筒141、牵引主动橡胶滚筒142和摆动调节装置143,所述牵引被动橡胶滚筒141设于牵引主动橡胶滚筒142的正上方,所述牵引被动橡胶滚筒141和牵引主动橡胶滚筒142相互外切,所述摆动调节装置143设于牵引装置14的下方。所述压布装置15包括上压布装置和下压布装置,所述上压布装置和下压布装置分别包括压布被动橡胶滚筒151和压布主动橡胶滚筒152。所述横切机构13设于上压布装置和下压布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是集分切、横切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利用高品质电热丝根据所需长短尺寸热切割使产品一次成型,具有技术含量高,工作效率高,切割布料不黄边等优点。本机采用微电脑操作系统,配有触摸屏显示器和PLC程序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定长、自动计数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布分切横切一体机采用恒流变压控制系统控制切刀加热,从而提高了节能效果。并使热切刀的温度绝对一致,大大提高了布边的封边效果,采用断丝停机功能,使操作更加人性化;紧凑式机械设计,大大减少了机器的占地面积,从而节约空间,只需一人便可操作机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热切刀使用的是进口高品质电热丝,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特有的电热丝安装方法,使刀架使用寿命提高数倍;对于超薄材料分切封边的效果达到最佳;在分切的同时,利用温度将布料的毛边封住,使分切后的面料无毛边产生,切边柔软,不黄边;特别对于高要求的热切斜纹布料、热切横纹布料,热切出来的尺寸精准度及分切成品的品质达到高水准;所需分切尺寸可使用专业扳手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调整方便快捷,分切宽度可根据需求在最小分切宽度50mm的基础上任意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