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742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干衣器都是有底部吸气,再将气体通过加热装置后吹入衣罩内以烘干衣物,潮湿的气体都是从衣罩的顶部排出,这样的衣罩存在如下缺陷:

1)底部近于地面,灰尘较多,由底部抽气导致大量灰尘进入,不但会污染洗净的衣物而且会堵塞干衣器;

2)由于底部进气的结构限制,一般干衣器的底部都需要与地面架空出一定的高度,这样导致干衣器的高度过高,带来不便。

3)长期放置时,灰尘会从顶部的排气孔进入衣罩内,污染衣物;

综上,由于现有的干衣器存在所述等等的缺陷,因而亟待设计出以对应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其目的是改变进气结构,减少灰尘的进入,在此基础上完善衣罩气道的方案,为了避免进气与排气产生冲突,根据进气结构的优势降低产品整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器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烘干装置,包括有一罩住衣物的衣罩、一给衣物吹气加热的烘干主机,其特征是:烘干主机连接有抽气管道,抽气管道设有通向衣罩外部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衣罩的侧边或顶部;所述烘干主机由衣罩的顶部或侧边从外向内抽气并通过烘干主机加热抽进的空气,再由衣罩内部的低位吹出热气。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烘干主机设在衣罩的底部,所述烘干主机下边设有吹出热气的出气口,烘干主机通过所述抽气管道吸气并通过出气口吹出热气;在烘干主机的上方设有撑开所述衣罩的支架。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气口的下方设有一将竖直吹向底部的气体分流导向周围的弧度面。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在烘干主机顶部竖直连接有一根用于支撑所述衣罩并且作为输气管道用的直型抽气管;所述直型抽气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架;所述直型抽气管的顶部设有伸出衣罩顶部的顶部进气口。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在烘干主机顶部竖直连接有一根用于支撑所述衣罩并且作为输气管道用的L型抽气管;所述L型抽气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架;所述L型抽气管由侧边抽气,L型抽气管的左边口部设有伸出衣罩侧边的侧置进气口。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在烘干主机顶部竖直连接有一根用于支撑所述衣罩并且作为输气管道用的T型抽气管;所述T型抽气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架;所述T型抽气管由侧边和顶部抽气,T型抽气管的顶部设有伸出衣罩顶部的顶部进气口,T型抽气管的左边口部设有伸出衣罩侧边的侧置进气口。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部进气口横向抽气,在顶部进气口的上方套有一防止顶部落尘的顶盖。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烘干主机内包括有一抽风机和一加热装置,所述抽风机位于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抽风机从上方的抽气管道内抽气,向下方的加热装置内吹气,气体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再从出气口吹入衣罩内。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衣罩的侧壁上端设有避免落尘的排气孔。

更优的,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烘干主机内包括有一抽风机和一加热装置,所述抽风机位于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抽风机从上方的抽气管道内抽气,向下方的加热装置内吹气,气体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再从出气口吹入衣罩内;所述加热装置由PTC加热片构成。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方案1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方案1的内部结构部分分解图;

图3是方案1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图4是方案1的剖视图;

图5是方案1的外罩图;

图6是方案2的整体示意图;

图7是方案2的内部结构部分分解图;

图8是方案3的整体示意图;

图9是方案3的内部结构部分分解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烘干主机、11-出气口、12-抽风机、13-加热装置;

2-直型抽气管、21-顶部进气口、22-顶盖;

3-支架;

4-衣罩、41-排气孔、42-安置口;

5-底盘、51-弧度面;

6-L型抽气管、61-侧置进气口;

7-T型抽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适用于电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如图1-9所示:一种烘干装置,包括有一罩住衣物的衣罩4、一给衣物吹气加热的烘干主机1,烘干主机1连接有抽气管道,抽气管道设有通向衣罩4外部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衣罩4的侧边或顶部;所述烘干主机1由衣罩4的顶部或侧边从外向内抽气并通过烘干主机1加热抽进的空气,再由衣罩4内部的低位吹出热气,由于顶部或侧边的灰尘较地面来说会少很多,本方案由顶部或侧边抽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抽入的灰尘量。

所述烘干主机1设在衣罩4的底部,所述烘干主机1下边设有吹出热气的出气口11,烘干主机1通过所述抽气管道吸气并通过出气口11吹出热气;在烘干主机1的上方设有撑开所述衣罩4的支架3;所述出气口11的下方设有一将竖直吹向底部的气体分流导向周围的弧度面51,弧度面51形状是中间高周围低,为了最终将热气吹向上方的衣物,亦可将周围的低处向外再逐渐升高,将导向周围的热气再导向斜上方;在烘干主机1的下方直接设置一底盘5用于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弧度面51即设计在底盘5的上表面,大大的降低了整体的高度。

所述烘干主机1内包括有一抽风机12和一加热装置13,所述抽风机12位于加热装置13的上方;所述抽风机12从上方的直型抽气管2内抽气,向下方的加热装置13内吹气,气体通过所述加热装置13加热后再从出气口11吹入衣罩4内,所述加热装置13可以由PTC加热片构成,PTC由于发热均匀不会发生过热现象,保证了安全性。

所述衣罩4的侧壁上端设有避开进气口的排气孔41,避免了排出的热气被重新吸入。

具体方案一:

设置顶部吸气的抽气管道,如图1-5所示:烘干主机1设在衣罩4的底部,在烘干主机1顶部竖直连接有一根用于支撑所述衣罩4并且作为输气管道用的直型抽气管2,图中方案是通过螺纹将直型抽气管2拧接在烘干主机1顶部,同样也可以通过其他能够预见的方式连接。

所述直型抽气管2的上端连接有撑开所述衣罩4的支架3,支架3主要撑开衣罩4的顶部表面,在支架3上悬挂衣物,衣罩4罩住衣物;本方案避免另外设置抽气的管道而是稍加改变现有方案中的支撑杆的结构,使得现有方案中的支撑杆变成了抽气的管道,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所述直型抽气管2的顶部设有伸出衣罩4顶部的顶部进气口21,在衣罩4的顶部设有安置口42,顶部进气口21便是从安置口42伸出衣罩4的外面;所述烘干主机1的下边设有吹出热气的出气口11。

具体的,所述顶部进气口21横向抽气,在顶部进气口21的上方套有一防止顶部落尘的顶盖22,所述顶盖22封住直型抽气管2顶端,防止落尘进入其中。

具体方案二:

设置侧边吸气的抽气管道,如图6-7所示:在烘干主机1顶部竖直连接有一根用于支撑所述衣罩4并且作为输气管道用的L型抽气管6;所述L型抽气管6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架3;所述L型抽气管6由侧边抽气,L型抽气管6的左边口部设有伸出衣罩4侧边的侧置进气口61,外部空气由侧置进气口61吸入,减少地面灰尘的吸入,于此同时,侧置进气口61比排气孔41低,湿热的气体由排气孔41排出时自然上升,避免了被侧置进气口61重新吸入。

具体的方案三:

结合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延伸出同时从顶部和侧边进气的抽气管道。

如图8-9所示:在烘干主机1顶部竖直连接有一根用于支撑所述衣罩4并且作为输气管道用的T型抽气管7;所述T型抽气管7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架3;所述T型抽气管7由侧边和顶部抽气,T型抽气管7的顶部设有伸出衣罩4顶部的顶部进气口21,T型抽气管7的左边口部设有伸出衣罩4侧边的侧置进气口61。

综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所有缺陷,还增加了干衣的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