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电解槽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688发布日期:2018-08-31 20:26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洗衣机电解槽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电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洗衣机也不例外,由最早的机械式洗衣机,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式洗衣机。

目前,智能式洗衣机多为定时洗衣机,即通过设定洗涤的时间来对衣服进行清洗,可能设定的时间到了,但是衣物还残留着大量的洗涤溶液,或者,设定的时间还没到,衣物早已洗涤干净,洗涤溶液残留已经达到安全标准,但是洗衣机还是会按照设定的时间来进行清洗,从而造成衣物的损坏和浪费水电资源。且此类智能洗衣机内要么没设置有电解槽,有电解槽的结构也只是用于电解水使用,不能检测洗涤溶液的浓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电解槽改进结构,其电解槽结构简单,方便自来水和洗涤溶液的进入电解槽内,从而便于电解检测装置对电解槽内的自来水和洗涤溶液浓度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电解槽改进结构,包括有本体,该本体设置于洗衣机之洗涤桶的外壁与洗衣机之机壳的内壁之间,本体具有第一通水口、进水口和第二通水口,该洗衣机具有进水接口,进水接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该第一进水管连通洗涤桶,洗涤桶连通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该第二进水管连通进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洗衣机的机壳内设置有洗涤溶液盒,洗涤溶液盒位于洗涤桶的上方,前述第一进水管通过洗涤溶液盒连通洗涤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位于洗涤桶的底部或者侧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洗衣机内设置有电解槽,该电解槽具有第一通水口、进水口和第二通水口,洗衣机的洗涤桶连通第一通水口,洗涤过程中的洗涤溶液进入电解槽内,洗衣机的第二进水管连通进水口,洗涤衣物前,第二进水管内的自来水自进水口进入电解槽内,该电解槽结构简单,方便自来水和洗涤溶液的进入电解槽内,从而便于电解检测装置对电解槽内的自来水和洗涤溶液浓度检测。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本体 101、第一通水口

102、进水口 103、第二通水口

20、洗衣机 21、洗涤桶

22、机壳 23、进水接口

24、第一进水管 25、第二进水管

26、洗涤溶液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

该本体10设置于洗衣机20之洗涤桶21的外壁与洗衣机20之机壳22的内壁之间,具体而言,本体10位于洗涤桶21的底部或者侧边。本体10具有第一通水口101、进水口102和第二通水口103,该洗衣机20具有进水接口23,进水接口23连接有第一进水管24和第二进水管25,该第一进水管24连通洗涤桶21,自来水从第一进水管24进入洗涤桶21内对衣物进行洗涤;洗涤桶21连通第一通水口101和第二通水口103,洗涤桶21内的洗涤溶液在洗涤的过程中从第一通水口102进入本体10内;该第二进水管25连通进水口102,洗涤衣物前,第二进水管25内的自来水自进水口102进入本体10内。

该洗衣机20的机壳22内设置有洗涤溶液盒26,洗涤溶液盒26位于洗涤桶21的上方,前述第一进水管24通过洗涤溶液盒26连通洗涤桶21。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在洗衣机内设置有电解槽,该电解槽具有第一通水口、进水口和第二通水口,洗衣机的洗涤桶连通第一通水口,洗涤过程中的洗涤溶液进入电解槽内,洗衣机的第二进水管连通进水口,洗涤衣物前,第二进水管内的自来水自进水口进入电解槽内,该电解槽结构简单,方便自来水和洗涤溶液的进入电解槽内,从而便于电解检测装置对电解槽内的自来水和洗涤溶液浓度检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