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轴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1518发布日期:2018-11-24 13:1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经轴染色机。

背景技术

纺织物在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印染,印染设备有很多种,经轴染色机是其中一种效率比较高的印染设备。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2304831a的发明申请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经轴染色机的染色筒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染料筒1、经轴2、卷料筒3和架料小车4,染料筒1、经轴2和卷料筒3均水平放置且三者轴线平行,经轴2固定在染料筒1的中心位置,卷料筒3位于染料筒1的内部且卷料筒3套在经轴2外侧,卷料筒3的筒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液孔,经轴2用于通注染料,经轴2位于卷料筒3内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料孔;染料筒1内侧壁的下半部分固接有两条与染料筒1轴线平行的导轨11,架料小车4下方设置有与两条导轨11滑动配合的滚轮41,卷料筒3架置在架料小车4的上方,染料筒1的一端铰接有筒盖12。其中,架料小车4和卷料筒3组合构成架料装置。在印染纺织物的过程中,首先将纺织物卷绕在卷料筒3的外侧壁,之后再将卷料筒3架置在架料小车4上方,之后将架料小车4的滚轮41与导轨11配合使架料小车4逐步推入染料筒1内,最后盖上染料筒1的筒盖12,通过经轴2向染料筒1内注入染料,染料从出料孔内喷出后喷射至卷料筒3内侧壁,并且透过通液孔浸染至纺织物上,达到了对纺织物染色的目的。

从上述发明申请专利的附图中以及图1中可以看出,卷料筒3两端外侧壁下部固定设置有方管,架料小车4上方固定设置有与方管插接配合的插接部,这样设置后,将卷料筒3的方管插入架料小车4的插接部内,以起到将卷料筒3架置在架料小车4的上方。纺织物卷在卷料筒3外侧的过程中,一般卷料筒3水平放置在卷料装置上,卷料装置上设置有两组支撑轮,两组支撑轮分别支撑在卷料筒3的两端,每组支撑轮包括至少两个,两组支撑轮中至少有一个是主动轮,通过卷料装置的支撑轮转动带动卷料筒3自转,将纺织物卷在卷料筒3的外侧壁。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方管的设置一方面会影响卷料的顺利,也会增大卷料筒3的长度,间接地增大染料筒1的长度,提升设备的成本;另外一方面,当卷料筒3卷料完成之后,需要将卷料筒3吊装至架料小车4的上方,使方管与插接部插接对齐,由于卷料筒3下方的方管至少为三个,架设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大,不利于提升染色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轴染色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轴染色机因卷料筒下方的方管而引起的成本高和染色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经轴染色机,包括染料筒、经轴、卷料筒和架料小车,染料筒、经轴和卷料筒均水平放置且三者轴线平行,经轴固定在染料筒的中心位置,卷料筒位于染料筒的内部且染料筒套在经轴外侧,卷料筒的筒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液孔,经轴用于通注染料,经轴位于卷料筒内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料孔;染料筒内侧壁的下半部分固接有两条与染料筒轴线平行的导轨,架料小车下方设置有与两条导轨滑动配合的滚轮,卷料筒架置在架料小车的上方,架料小车包括主杆和支撑杆,主杆包括两根且水平平行设置,滚轮分别转动安装在主杆的两端,每根主杆上固定设置两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连接一个支撑轮,卷料筒放置在四个支撑轮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料筒的外侧壁平整无阻挡,在使用卷料筒收料的过程中比较顺畅,并且将卷料筒放置在架料小车的过程中,直接将卷料筒的外筒壁放置在支撑轮上即可,架设卷料筒的过程简单快捷,达到了节省成本和提升生产工序效率的效果;之后将架料小车的滚轮放置在导轨上,将架料小车推送至染料筒内,通过经轴向染料筒内注入染料,染料从出料孔内均匀喷射至卷料筒的内侧壁,从通液孔之间流至卷料筒外侧的纺织物,完成对纺织物的浸染。

较佳地,四个支撑轮两两分别位于卷料筒的两端,支撑轮的一部分超出卷料筒,支撑轮超出卷料筒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轮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缘的设置能够阻挡卷料筒,通过轮缘来定位卷料筒的位置,保证卷料筒放置在支撑轮上方时卷料筒的稳定性。

较佳地,两根支撑杆由下往上、由主杆两端向中间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倾斜设置之后能够使得主杆承受的竖直向上的承载力变小,而增大了主杆的拉伸力,这样主杆更加不易发生弯折变形。

较佳地,支撑轮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轮能够相对支撑杆产生转动,这样当卷料筒放置在支撑轮上的过程中,若卷料筒的吊装存在倾斜,也能够通过支撑轮与卷料筒筒面的滚动连接快速调节卷料筒的位置,避免支撑轮与卷料筒之间发生摩擦而刮花卷料筒。

较佳地,卷料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挡环,挡环包括活口的环板和调节机构,环板的两端互相搭接,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连接螺栓,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固接在环板的板体两端附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接,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固接,连接螺栓固接在第一连接板上且穿过第二连接板,连接螺栓在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均拧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螺母带动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一连接板,使环板收缩,将环板置于卷料筒内侧壁之后,拧动螺母带动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将环板张开,使环板与卷料筒的内筒壁贴合固定,通过环板将纺织物所在筒面以外的通液孔进行封堵,避免卷料筒内的染料从纺织物外侧的通液孔流出,使得染料尽可能多的浸染至纺织物上。

较佳地,卷料筒外侧的两端各卡设固定有挡板,每块挡板分为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与下挡板在拼接处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挡板与下挡板通过螺栓拼接后,挡板能够对卷料筒上缠绕的纺织物的两端进行阻挡,避免纺织物在浸染之后松散错位,保证纺织物的一直能够处于整齐的状态。

较佳地,染料筒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铰接有筒盖,经轴位于染料筒内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板,远离筒盖的密封板与经轴固定连接,靠近筒盖的密封板与经轴螺纹连接,两块密封板处于安装状态时密封盖合在卷料筒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卷料筒套设在经轴外侧之后,在经轴的外侧拧上密封板,密封板挤压推动卷料筒和架料小车沿导轨向染料筒内侧移动,最终使得卷料筒与两块密封板接触后密封连接,保证卷料筒内的染料不会从卷料筒两端流出,从而使得染料尽可能多的浸染到纺织物上。

较佳地,染料筒的下端开设有回收孔,回收孔上方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通过支撑件与染料筒内侧壁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卷料筒外侧卷设的纺织物在浸染上液态染料之后会松散下坠,通过弧形板能够将纺织物拖住,避免纺织物过渡下坠导致变形,另外也能够避免纺织物下坠堵塞回收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架料小车上设置主杆、支撑杆和支撑轮对卷料筒进行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轴染色机因卷料筒下方的方管而引起的成本高和染色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节省成本和提升生产工序效率的效果;

2、通过在卷料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挡环,挡环将纺织物所在筒面以外的通液孔进行封堵,避免卷料筒内的染料从纺织物外侧的通液孔流出,使得染料尽可能多的浸染至纺织物上;

3、通过在染料筒回收孔的上方设置弧形板,弧形板能够将纺织物拖住,避免纺织物过渡下坠导致变形,另外也能够避免纺织物下坠堵塞回收孔。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经轴染色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架料装置在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架料装置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突出显示筒盖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突出显示染料筒内部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架料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

图8是突出显示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局部b处放大图。

图中,1、染料筒;11、导轨;12、筒盖;1、连接臂;122、盖体;14、弧形板;15、支撑件;16、过滤网罩;17、固定结构;171、第一卡部;172、第二卡部;18、挂接部;2、经轴;22、密封板;3、卷料筒;31、挡环;311、环板;312、调节机构;31、第一固定件;3122、第一连接板;3123、第一连接板;3124、第二固定件;3125、第二连接板;3126、第二连接板;3127、连接螺栓;3128、螺母;32、挡板;3、上挡板;322、下挡板;33、通液孔;34、凸沿;4、架料小车;41、滚轮;42、主杆;43、支撑杆;44、支撑轮;441、轮缘;45、固定杆;5、上料小车;51、车架;52、滑轨;53、挂接件;531、挂钩;532、横杆;533、配重块;54、限位件;55、车轮;56、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经轴染色机,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染料筒1、经轴2、卷料筒3和架料小车4,染料筒1、经轴2和卷料筒3均水平放置且三者轴线互相平行,经轴2固定在染料筒1的中心位置,卷料筒3位于染料筒1的内部且卷料筒3套在经轴2外侧,卷料筒3的筒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液孔33,经轴2用于通注染料,经轴2位于卷料筒3内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料孔,纺织物则是套卷在卷料筒3的外侧面。当对纺织物进行染色时,首先通过经轴2注入染料,染料从出料孔喷射至卷料筒3上,从通液孔33进入卷料筒3的外侧,被纺织物所吸收,使染料均匀地浸染至纺织物上,达到染色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染料筒1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铰接有筒盖12,架料小车4和卷料筒3是从染料筒1的开口端进入染料筒1内,筒盖12则是用来密封染料筒1,避免染料筒1内的染料流出。筒盖12包括连接臂1和盖体122,连接臂1通过竖直轴与染料筒1铰接,盖体122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在连接臂1上,相对染料筒1转动连接臂1之后盖体122能够同轴盖合在染料筒1的开口端,染料筒1和盖体122之间通过固定结构17卡接固定。当然,盖体122也可以和连接臂1固定连接。盖体122通过连接臂1与染料筒1连接之后,盖体122相对染料筒1转动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涉,盖体122相对染料筒1打开时染料筒1开口端的空间较大,便于放置架料小车4和卷料筒3。

固定结构17的结构有多种,能够实现将盖体122与染料筒1密封固定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其中一种结构的固定结构17,如图4所示,包括一体设置在盖体122上的第一卡部171和一体设置在染料筒上的第二卡部172,第一卡部171均匀间隔设置在盖体122靠近染料筒1一端的外侧面上,第二卡部172均匀间隔设置在染料筒1靠近盖体122一端的内侧面,第二卡部172之间的间隔弧度大于第一卡部171的弧度,第一卡部171之间的间隔弧度大于第二卡部172的弧度。相对连接臂1水平转动盖体122,使第一卡部171均位于两个相邻第二卡部172之间,之后将盖体122与染料筒1端部贴合,再相对连接臂1转动盖体122,使第一卡部171与第二卡部172相互错位抵接,以达到用盖体122密封染料筒1的效果。

染料筒1内筒壁底部开设有回收孔,在经过纺织物吸收后,多余的染料会进入回收孔内排出后进行收集过滤,循环使用。

纺织物在染色之前为干燥的布卷,在经过染料浸染之后,纺织物会吸收液态染料而变重,进而会有下垂的趋势,纺织物下垂过度会导致纺织物拉伸过度而变得松弛,也有可能会接触到回收孔从而将回收孔堵塞。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5所示,可以在回收孔的上方设置一块弧形板14,弧形板14通过多个支撑件15与染料筒1的内筒壁固接。在支撑件15的支撑作用下,弧形板14能够与染料筒1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便于印染后的染料顺利从回收孔处流出;另外,弧形板14还能够对下垂的纺织物进行支撑,避免纺织物过度下垂,而保证纺织物不会变得特别松散。

如图5所示,支撑件15可以为长度固定的短柱,也可以为可伸缩的支撑件,如气缸。当支撑件15在竖直方向上可伸缩时,支撑件15能够调节弧形板14的高度,可以根据卷料筒3外侧卷的纺织物整体厚度来对弧形板14的高度进行调节,保证弧形板14能够支撑不同厚度的纺织物卷。

弧形板14上可以开设多个漏料孔,便于染料从弧形板14上直接流下。

如图5所示,回收孔的上方可以固定设置有过滤网罩16,过滤网罩位于多个支撑件15之间,并且位于回收孔和弧形板14之间。过滤网罩16能够过滤回流染料中的大粒度杂质,提升回流染料的纯净度,同时杂质过滤到染料筒1内部时,在清理染料筒1的过程中也能够将杂质一并清理。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卷料筒3和架料小车4组合构成架料装置,卷料筒3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染料筒1内侧壁的下半部分固接有两条与染料筒1轴线平行的导轨11(见图5)。架料小车4包括主杆42和支撑杆43,主杆42包括两根且水平平行设置,在主杆4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滚轮41,每根主杆42上固定设置两根支撑杆43,支撑杆43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连接一个支撑轮44,卷料筒3放置在四个支撑轮44的上方。当架料小车4放置在染料筒1内时,滚轮41与导轨11滚动配合。这样设置之后,卷料筒3的外侧壁平整无阻挡,在使用卷料筒3收料的过程中比较顺畅,并且将卷料筒3放置在架料小车4的过程中,直接将卷料筒3的外筒壁放置在支撑轮44上即可,架设卷料筒3的过程简单快捷,达到了节省成本和提升生产工序效率的效果。

如图6所示,四个支撑轮44两两分别位于卷料筒3的两端,支撑轮44的一部分超出卷料筒3,支撑轮超出卷料筒3的一端一体设置有轮缘441。轮缘441能够阻挡卷料筒3,通过轮缘441来定位卷料筒3的位置后,能够保证卷料筒3放置在支撑轮44上方时卷料筒3的稳定性;同时在推动卷料筒3带动架料小车4移动的过程中,在轮缘441的阻挡下,卷料筒3不易脱离支撑轮44。

支撑杆43的设置方式也有很多种,支撑杆43竖直设置为常规情况,卷料筒3的重力全部通过支撑杆43传递至主杆42上,主杆42受到的力为竖直向下的压力,这样主杆42非常容易产生弯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根主杆42上固定的两根支撑杆43由下往上、由主杆42两端向中间倾斜设置,这样设置之后,主杆42承受的竖直向上的承载力变小,而增大了主杆42的拉伸力,这样主杆42更加不易发生弯折变形。

如图6所示,支撑杆43的下端超出主杆42,位于卷料筒3一侧的两个支撑杆43的下部通过固定杆45固接。固定杆45能够将卷料筒3一侧的两个支撑杆43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卷料筒3两端重量不均匀的情况下,固定杆45能够均衡一下位于卷料筒3同一侧支撑杆43的支撑力,避免一端支撑杆43受力过大而容易产生变形。

另外,如图6所示,支撑轮44最好与支撑杆43转动连接,这样支撑轮44能够相对支撑杆43产生转动,因此当卷料筒3放置在支撑轮44上的过程中,若卷料筒3的吊装存在倾斜,也能够通过支撑轮44与卷料筒3筒面的滚动连接快速调节卷料筒3的位置,避免支撑轮44与卷料筒3之间发生摩擦而刮花卷料筒3。

在实施例一中提到,当卷料筒3外侧的纺织物卷浸染染料之后,纺织物卷会因重力变大而发生松弛变形,为了避免纺织物卷沿卷料筒3的轴向发生松散,如图6所示,可以在卷料筒3外侧的两端各卡设固定有挡板32,每块挡板32分为上挡板321和下挡板322,上挡板321与下挡板322在拼接处通过螺栓连接。将上挡板321与下挡板322通过螺栓拼接后,挡板32能够对卷料筒3上缠绕的纺织物的两端进行阻挡,避免纺织物在浸染之后松散错位,保证纺织物一直能够处于整齐的状态。

在将纺织物卷在卷料筒3外筒壁之后,由于不同规格的纺织物的宽度不同,很难保证纺织物卷能够将卷料筒3外筒壁的通液孔33完全覆盖,若不能完全覆盖,则从经轴2喷射出来的染料会有一部分从纺织物卷以外的通液孔33流出,这部分染料就起不到印染的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会降低印染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6所示,可以在卷料筒3的内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挡环31,挡环31的具体结构见图7,包括活口的环板311和调节机构312,环板311的两端互相搭接,调节机构312包括第一固定件3122、第一连接板3122、第一连接板3123、第二固定件3124、第二连接板3125、第二连接板3126和连接螺栓3127,第一固定件3122和第二固定件3124分别固接在环板311的板体两端附近,第一连接板312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312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3123固接,第二连接板3125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312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126固接,连接螺栓3127固接在第一连接板3123上且穿过第二连接板3126,连接螺栓3127在第二连接板3126的两侧均拧有螺母3128。拧动螺母3128带动第二连接板3126靠近第一连接板3123,使环板311收缩,将环板311置于卷料筒3内侧壁之后,拧动螺母3128带动第二连接板3126远离第一连接板3123,将环板311张开,使环板311与卷料筒3的内筒壁贴合固定,通过环板311将纺织物所在筒面以外的通液孔33进行封堵,避免卷料筒3内的染料从纺织物外侧的通液孔33流出,使得染料尽可能多的浸染至纺织物上。

如图6所示,卷料筒3在内侧壁的端部一体还可以设置有凸沿34,所述凸沿34向内卷料筒3中心凸起。凸沿34能够对卷料筒3内部的染料进行阻挡,避免染料从卷料筒3两端流出,以进一步提高染料的利用率。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如图2和图3所示,经轴2位于染料筒1内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密封板22,远离筒盖12的密封板22与经轴2固定连接,靠近筒盖12的密封板22与经轴2螺纹连接,两块密封板22处于安装状态时密封盖合在卷料筒3的两端。当卷料筒3套设在经轴2外侧之后,在经轴2的外侧拧上密封板22,密封板22挤压推动卷料筒3和架料小车4沿导轨11向染料筒1内侧移动,最终使得卷料筒3与两块密封板22接触后密封连接,保证卷料筒3内的染料不会从卷料筒3两端流出,从而使得染料尽可能多的浸染到纺织物上。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在将架料小车4和卷料筒3放入染料筒1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就是用于将架料装置过渡推动至染料筒1内。

如图8所示,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小车5,上料小车5包括车架51和滑轨52,车架51架置在地面上方,滑轨52为两根且水平平行设置,滑轨52固定连接在车架51的上方,上料小车5靠近染料筒1一端的下部设置有挂接件53(见图9),染料筒1下部设置有与挂接件53挂接的挂接部18。上料小车5与染料筒1对齐之后,将挂接件53挂接在挂接部18上,通过挂接部18与挂接件53的连接使上料小车5不会与染料筒1脱离,滑轨52与导轨11也互相对齐,染料筒1与上料小车5能够轻松对接,之后直接将架料小车4从滑轨52上无缝过渡至导轨11上,即将架料小车4顺利置于染料筒1内。

如图9所示,挂接件53和挂接部18的结构有多种,以能够实现相互挂接固定为准。在本实施例中,挂接部18为一根水平设置的管,挂接件53包括向上弯折的挂钩531和横杆532,横杆532的中间部位通过水平轴与车架51铰接,挂钩531固定连接在横杆532靠近染料筒1的一端。这样设置之后,相对车架51拨动横杆532,横杆532相对车架51转动,使挂钩531与挂接部18挂接起来。

如图9所示,横杆532远离挂钩531的一端可以连接一个配重块533,通过配重块533的作用,能够使得横杆532上挂钩531所在的一端翘起,保证挂钩531与挂接部18稳定抵接,这样上料小车5在与染料筒1对接的过程中不易脱开。

如图9所示,为了避免横杆532在非挂接时朝向配重块533的一端过度下垂,可以在车架51上固定设置一个限位件54,横杆532在远离铰接点和挂钩531的部分与限位件54搭接,在限位件54的限位作用下,能够对横杆532进行支撑,保证横杆532在非挂接状态时也能够保持平稳状态,便于挂钩与挂接部的挂接。

另外,如图9所示,挂钩531靠近染料筒1的侧面最好设置成斜面,倾斜方向由上往下、从横杆532远离挂钩531的一端向挂钩531倾斜。由于横杆532在限位件54的支撑作用下大致处于水平的状态,随着上料小车5逐渐靠近染料筒1,挂钩531靠近染料筒1的侧面首先与挂接部18抵接,之后挂接部18沿着挂钩531的斜面滑动,将挂钩531下压使横杆532上配重块533的一端翘起,最终挂接部18脱离挂钩531的斜面后,在配重块533通过横杆532带动挂钩531翘起,使挂钩531的钩部与挂接部18挂接,挂钩531与挂接部18挂接后上料小车5不会轻易与染料筒1脱离。需要将上料小车5与染料筒1脱离时,首先从配重块533的一端抬起横杆532,使挂钩531向下运动,之后挂钩531的钩部与挂接部18脱离,再将上料小车5推离染料筒1。

如图8所示,车架51的下方一般都设置有车轮55,为了便于上料小车5与染料筒1快速对接,可以在染料筒1下方的地面上固定设置有与车轮55配合的导向件56,车轮55与导向件56配合后上料小车5与染料筒1对齐。导向件56可以为轨道,车轮55则是与轨道滚动配合;导向件56还可以为导向槽,车轮55位于导向槽内,且与导向槽滚动配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