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6258发布日期:2019-02-15 23:4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人工皮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超细纤维与聚氨酯结合制造成的仿麂皮人工皮革,因其具有舒适、美观、柔软等特点在衣料、家具、鞋类以及汽车内饰材料上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生产的超细纤维人工革大多是以海岛超细纤维为原料,通过开松、铺网工艺制成无纺布后,经浸轧聚氨酯pu涂料、碱处理、磨毛、染色、整理加工制成。为了提高皮革的强度、尺寸安定性以及耐摩擦性,通常是提高聚氨酯pu的含量而实现。但是这样会导致皮革的硬度提高,柔软性下降,在一些高档用材质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一些高档资材的应用上,对人工皮革的柔软性也有着严格的规定。聚氨酯含量降低时,皮革的物性下降。特别是在5wt%含量以下时,皮革的耐磨性显著下降,很难得到有实际用途的耐磨性皮革。除此之外,在一些高端产品应用上,对带有亮面的绒毛人工皮革也有着急迫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包括高分子弹性体基体、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基体内的纤维混合物、形成在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基体表面且由所述纤维混合物构成的绒毛层、形成在所述绒毛层中的块状熔着点以及分布在所述绒毛层上的块状树脂,所述纤维混合物为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的岛成分,其包含两种不同且具有特性粘度差的并列型聚酯纤维。

优化地,所述聚酯纤维为三维卷曲结构,其卷曲半径为0.01mm~0.2mm。

优化地,所述块状树脂为选自聚乙烯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分布含量为5~100g/m2

优化地,所述聚酯纤维的材质为高特性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低特性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其特性粘度差值为0.1dl/g~1.5dl/g。优化地,所述聚酯纤维的直径为0.1μm~10μm。

优化地,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基体为聚氨酯。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耐磨复合人工皮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三组份纺丝设备制备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所述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包含海成分、第一岛成分和第二岛成分,第一岛成分和第二岛成分形成并列结构,海成分为溶出型聚合物;

(b)将所述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与低熔点纤维混合后梳理铺网,再经针刺机抱合加工形成复合无纺布;所述低熔点纤维为聚酯、改性聚酯、聚丙烯、尼龙或聚乙烯,其在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含量为0.1~1.0%且熔点为120℃~230℃;

(c)对所述无纺布进行高分子弹性体浸轧、脱海处理、磨毛、染色、整理和干式造面即可。

优化地,步骤(a)中,所述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中第一岛成分、第二岛成分和海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5%~45%、15%~45%、10%~40%。

优化地,步骤(b)中,所述无纺布的克重为50~350g/m2

优化地,步骤(a)中,所述海成分为碱溶性聚酯或聚烯烃。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耐磨复合人工皮革,通过在高分子弹性体基体内设置两种不同的聚酯纤维而在其表面的绒毛层中设置块状熔着点并在绒毛层上分布均匀的不规则平面块状树脂,而聚酯纤维材质选自两种不同且有特性粘度(iv)差的聚酯纤维,这样能够获得耐磨性好、有光泽、尺寸稳定、色牢度好、力学性能优良的人工皮革,可用在鞋面革、汽车内饰材料、家具用革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包括高分子弹性体基体、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基体内的纤维混合物、形成在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基体表面且由所述纤维混合物构成的绒毛层、形成在所述绒毛层中的块状熔着点以及分布在所述绒毛层上的块状树脂,所述纤维混合物为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的岛成分,其包含两种不同且具有特性粘度差的并列型聚酯纤维。通过在高分子弹性体基体内设置两种不同的聚酯纤维而在其表面的绒毛层中设置块状熔着点并在绒毛层上分布均匀的不规则平面块状树脂,而聚酯纤维材质选自两种不同且有特性粘度(iv)差的聚酯纤维,这样能够获得耐磨性好、有光泽、尺寸稳定、色牢度好、力学性能优良的人工皮革,可用在鞋面革、汽车内饰材料、家具用革等。

所述聚酯纤维为三维卷曲结构,其卷曲半径为0.01mm~0.2mm。所述块状树脂为选自聚乙烯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分布含量为5~100g/m2。所述聚酯纤维的材质为高特性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低特性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其特性粘度差为0.1dl/g~1.5dl/g(即纤维混合物包含高特性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材质的聚酯纤维和低特性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聚酯纤维),特性粘度差低于0.1dl/g时,复合纤维成型过程中,由构造差异带来的三维立体卷曲半径大,达不到所需结果;特性粘度差高于1.5dl/g时,由于聚合物之间的构造差异过大,在喷丝板上易出现断丝,纺丝困难。所述聚酯纤维的直径为0.1μm~10μm(优选为0.1μm~6μm)。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基体为聚氨酯。

上述耐磨复合人工皮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三组份纺丝设备制备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所述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包含海成分、第一岛成分和第二岛成分,第一岛成分和第二岛成分形成并列结构,海成分为溶出型聚合物;(b)将所述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与低熔点纤维混合后梳理铺网,再经针刺机抱合加工形成复合无纺布;所述低熔点纤维为聚酯、改性聚酯、聚丙烯、尼龙或聚乙烯,其在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含量为0.1~1.0%且熔点为120℃~230℃;(c)对所述无纺布进行高分子弹性体浸轧、脱海处理、磨毛、染色、整理和干式造面即可。

步骤(a)中,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是将第一岛成分、第二岛成分和海成分分别通过三组分复合纺丝机熔融、进入海岛型纺丝组件(第一岛成分、第二岛成分分别通过各自的路径在喷丝孔的出口汇合形成皮芯结构后,再与海成分在喷丝板出口汇合)喷出形成,因此其岛相(即第一岛成分、第二岛成分)和海相(即海成分)在纤维的长度方向是连续、均匀分布的;岛数固定,一般在8岛及以上。海成分通常为碱溶性聚酯或聚烯烃类易溶出型聚合物,优选为碱溶性聚酯(copet)。所述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中第一岛成分、第二岛成分和海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5%~45%、15%~45%、10%~40%;海成分含量高于40%时,会造成海成分溶出困难,同时也会使海成分使用量过多,在后道加工工序中造成的溶出部分的聚合物较多,对环境污染较重;第二岛成分成分重量百分比高于35%时,会造成混合纤维的并列复合率高,易破损,耐磨性差。步骤(b)中,所述无纺布的克重为50~350g/m2。干式造面具体为:在涂布聚乙烯与聚碳酸酯(聚乙烯:聚碳酸=50:50,质量比)混合树脂的离型纸上喷上粘结剂(粘结剂为市售的聚氨酯类,如pu-7510型号),然后贴合加工在形成的人工皮基布的绒毛层上,经加热固化即可。

下面将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包括高分子弹性体基体(聚氨酯)、设置在高分子弹性体基体内的纤维混合物(纤维混合物为两种不同的聚酯纤维,直径约为5μm,为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的岛成分)、形成在高分子弹性体基体表面且由超细纤维构成的绒毛层以及形成在绒毛层中的块状熔着点;两种不同的聚酯纤维分别为:高iv值0.65dl/gpet、低iv值0.51dl/gpet组合而成;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三组份纺丝设备按第一岛成分(高iv值0.65dl/gpet)、第二岛成分(低iv值0.51dl/gpet)和海成分(copet)的重量百分比为35%、35%、30%进行三组份纺丝(纺丝参数:纺丝箱体温度为290℃;采用侧吹风方式进行纺丝冷却、丝条固化,冷却风速度为20m/min、温度为20℃;纺丝速度为1200m/min、拉伸倍率为3.0,复合纺丝机的单孔吐出量为1.20g/min、岛数为8岛)得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第一岛成分、第二岛成分为并列设置),随后将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切断成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

(b)将切断得到的短纤维与低熔点聚酯纤维(熔点为200℃)混合后梳理铺网(复合短纤维与低熔点纤维的重量比为99.9:0.1),形成网状纤维薄层,再经针刺机或水刺机抱合加工形成复合无纺布(克重为300g/m2);

(c)将制成的无纺布浸入聚氨酯的dmf溶液后(聚氨酯的浓度约为30wt%),经115~130℃干燥定型形成仿麂皮基布(无纺布与聚氨酯的重量比为85:15),再将基布浸入质量浓度5~10%的naoh或koh溶液中进行脱海处理(脱海后的单纤维的直径为5.0μm,纤维的中空率为30%),然后再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音波清洗并调节至ph至中性,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基布采用带式磨皮机进行预磨皮处理,达到所要面料的表皮绒感,然后进行染色加工得到所需人工皮革基布;在涂布聚乙烯与聚碳酸酯(树脂a为聚乙烯:聚碳酸按质量比50:50混合)混合树脂的离型纸纸上喷上粘结剂(pu-7510型号,混合树脂的分布含量为20g/m2),然后贴合加工在形成人工皮基布的绒毛层上,经加热固化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b)中,获得的无纺布克重150g/m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b)中,获得的无纺布克重200g/m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b)中,获得的无纺布克重50g/m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第一岛成分(pet)、第二岛成分(copet)和海成分(copet)的重量百分比为30:40:3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第一岛成分(pet)、第二岛成分(copet)和海成分(copet)的重量百分比为40:40:2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第一岛成分pet特性粘度为0.60dl/g,第二岛成分pet特性粘度为0.51dl/g。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复合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第一岛成分pet特性粘度为0.60dl/g,第二岛成分pet特性粘度为0.55dl/g。

对比例1

本例提供一种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它直接使用二组分复合纺丝机制备的复合短纤维,其中岛成分为pet(高iv值0.65dl/gpet),海成分为copet,无纺布的克重为300g/m2

对比例2

本例提供一种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它直接使用二组分复合纺丝机制备的复合短纤维,其中岛成分为pet(低iv值0.51dl/gpet),海成分为copet,无纺布的克重为300g/m2

对比例3

本例提供一种人工皮革,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它不含有块状熔着点。

实施例1-8、对比例1-3中制得的人工皮革中海岛短纤维的性能测试数据见表1。

表1实施例1-8、对比例1-3中人工皮革的原料配比和耐磨等级数据表

将实施例1-8、对比例1-3中制得的人工皮革进行测试,其结果列于表2中。

表2实施例1-8、对比例1-3中人工皮革的性能测试数据表

※亮面树脂种类:

树脂a:聚乙烯:聚碳酸酯=50:50;

注:克重:根据gb/t24218的规定,测定人造皮革的克重;

(1)单丝纤维卷曲半径:

脱海后的单丝纤维通过显微镜进行拍照,纤维具有螺旋状的形态时,判定该并列复合纤维有三维立体卷曲结构;随机选择50根纤维,对其半径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为该纤维的卷曲半径。

(2)柔软性试验:

人工皮革制成直径250mm的圆形样品,让20健康的男性、女性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触感测试,取其平均值,评价结果4级以上为柔软性良好。

5:柔软性有,触感反应强;

4:柔软性有,触感反应稍微弱一点;

3:柔软性稍微弱一点,触感反应少;

2:柔软性差,触感反应没有;

1:柔软性没有,皮革硬,触感反应没有;

(3)耐磨耗性试验:

根据gb/t21196-2007法的规定,测定人造皮革的耐磨耗性,摩擦次数设为20000次,以摩擦后的重量减少率为基准分为5等级进行判定。以重量减少率(%)={(原布重量-摩擦后重量)/(原布重量)}×100表示,重量减少率为4%以上时评价为3等级以下,2%以上且小于4%时评价为4等级,小于2%时评价为5等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