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卷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3603发布日期:2018-10-26 22:05阅读:16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卷线装置,应用于缝纫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传统的缝纫机的右侧上端设有柱体,送线筒插接在柱体上,然后线头与缝纫机的机针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缝纫线往往会发生断掉情况,影响缝纫作业,而且一旦送线筒上的缝纫线脱落将会缠绕在柱体上,导致缝纫线被拉断,清理困难,严重影响缝纫效率,因此需要改进,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卷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卷线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缝纫线卷线流畅,有利于提高缝纫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卷线装置,包括:机体、定位杆、T型支架,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设置T型支架、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且定位杆的外径分别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径圈紧配安装,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径圈紧配安装送线锥形筒的顶端,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径圈紧配安装下托盘,且所述的送线锥形筒的底端放置在下托盘上;所述T型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设置过渡线轮、改向线轮,所述过渡线轮的正下方设有送线轮,所述送线轮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固接在机体上。

优选的,所述送线锥形筒的顶端抵触设置上压紧盘,且上压紧盘套设在第一轴承的外径圈上。

优选的,所述改向线轮与过渡线轮在水平方向上平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渡线轮与送线轮在竖直方向上平齐设置。

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缝纫线卷线流畅,有利于提高缝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卷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体;2-定位杆;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送线锥形筒;6-下托盘;7-上压紧盘;8-T型支架;9-第一连接杆;10-改向线轮;11-过渡线轮;12-第二连接杆;13-卷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卷线装置,包括:机体1、定位杆2、T型支架3,所述机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设置T型支架3、定位杆2,所述定位杆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且定位杆2的外径分别与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的内径圈紧配安装,所述第一轴承3的外径圈紧配安装送线锥形筒5的顶端,所述第二轴承4的外径圈紧配安装下托盘6,且所述的送线锥形筒5的底端放置在下托盘6上。

所述T型支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9转动连接设置过渡线轮11、改向线轮10,所述过渡线轮11的正下方设有送线轮13,所述送线轮1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另一端垂直固接在机体1上。

所述送线锥形筒5的顶端抵触设置上压紧盘7,且上压紧盘7套设在第一轴承3的外径圈上,上压紧盘7用于压紧送线锥形筒5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止了送线锥形筒5送线时发生晃动,有利于送线的稳定性。

所述改向线轮10与过渡线轮11在水平方向上平齐设置,所述过渡线轮11与送线轮13在竖直方向上平齐设置,使得缝纫线从改向线轮10至同一水平度的过渡线轮11过渡流畅,再从过渡线轮11至同一竖直度的卷线轮过渡流畅,减少因张力过大而引起的缝纫线断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缝纫线是分层缠绕在送线锥形筒5上,使得缝纫线可在送线锥形筒5上分层依次放线,而送线锥形筒5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3可在定位杆2上转动,送线锥形筒5的底端放置在下托盘6上通过第二轴承4可在定位杆2上转动,使得送线锥形筒5在定位杆2上转动放线稳定性较好,其缝纫线经送线锥形筒5放线至T型支架8右侧的改向线轮10过渡改向,再至同一水平度的过渡线轮11过渡流畅,再从过渡线轮11至同一竖直度的卷线轮13过渡流畅,减少因张力过大而引起的缝纫线断裂。采用本技术方案,该装置结构简单,缝纫线卷线流畅,有利于提高缝纫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