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3313发布日期:2019-04-23 23:5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染色、烘干、出料等过程。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织带染色机出料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辊21、皮带22和第一电机73,所述传送辊21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多个传送辊21之间通过皮带22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3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且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21连接。第一电机73驱动传送辊21转动,在传送辊21的带动下织带在机架1上传送。织带在机架1上传送,因为要分类收集,所以不同的织带会在相邻的传送辊21之间将织带输出。

收集织带的时候,将织带的收集装置放置在传送辊的下方,但是机架的长度有限,所以传送辊下方的空间有限,织带很多时,织带的收集装置在传送辊下方的空间内放不下,导致部分织带不能很好的收集;这样在使用上述出料装置的时候,织带传送的数量就不会很多,降低织带的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设置有导向机构,将织带引导在机架的外面,能够同时收集多条织带,提高织带的收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包括机架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杆均与所述连接组件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通过连接组件的作用下设置在机架的两侧,织带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在机架上传送,在经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导向作用将织带引导在机架的两侧,再将引导在机架两侧的织带收集。设置的导向机构能够将织带引导在机架的外面,能够同时收集多条织带,提高织带的收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杆均与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绳将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固定在机架的两侧,方便织带的收集,同时设置的连接绳方便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安装;而且设置的连接绳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轴和驱动组件,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杆或所述第二导向杆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驱动组件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就能够调节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在机架上的位置,就可以引导织带在机架的位置,使织带输出的范围可以改变,从而可以收集更多的织带,提高织带的收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压缸、齿轮和齿轮条,所述齿轮与所述转动轴键连接;所述齿轮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气压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齿轮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气压缸的活塞杆带动齿轮条移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使转动杆位转动,最终实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位置的改变,设置第一气压缸的驱动的方式,能够使驱动组件稳定的调节转动杆转动,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主杆、副杆和固定组件,所述主杆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副杆的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通孔内,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杆或第二导向杆连接;所述副杆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主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副杆在主杆的通孔内滑移,再用固定组件将副杆固定在主杆内,从而使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之间的距离固定,使织带在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引导的时候,方向不会变化,提高导向机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杆和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主杆上;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主杆上,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抵紧所述副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螺杆穿过螺纹孔抵紧副杆,使副杆固定在主杆内,设置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将副杆固定在主杆内,也可以快速的将螺杆与螺纹孔分离,使副杆能够在主杆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三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三导向杆在织带传送的时候有限定作用,防止织带传送的时候织带会缠绕在一起,降低传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料装置还包括拉布机构,所述拉布机构包括第一拉布辊、第二拉布辊、第一电机、固定架、滑块、第二气压缸,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拉布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拉布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二气压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穿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滑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气压缸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移,使第二拉布辊与第一拉布辊的距离变大,方便织带穿过;织带穿过后驱动第一气压缸带动滑块下移,使第二拉布辊与第一拉布辊均抵触织带,然后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拉布辊转动,织带就会传送到机架上的传送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辊和皮带,多个所述传送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多个所述传送辊通过所述皮带连接;靠近所述第一拉布辊的所述传送辊与所述第一拉布辊之设置有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链条在第一拉布辊转动的时候,带动传送辊转动,然后在皮带的作用下,其余的传送辊会随之转动,使织带在机架上传送;设置的链条带动传送辊转动的方式,能够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板、张紧辊、调节杆和第二电机,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张紧辊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输出轴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张紧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电机带动调节杆转动,使张紧辊对织带进行张紧作用,防止织带在传送到传送机构上时缠绕在一起;设置的张紧板使织带在进入传送机构的时候对织带进行张紧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设置的导向机构能够将织带引导在机架的外面,能够同时收集多条织带,提高织带的收集效率;

2 设置的调节组件使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之间的距离固定,使织带在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引导的时候,方向不会变化,提高导向机构的稳定性;

3 设置的导向杆在织带传送的时候有限定作用,防止织带传送的时候织带会缠绕在一起,降低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体现拉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体现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固定板;12、第三导向杆;2、传送机构;21、传送辊;22、皮带;23、链条;3、导向机构;31、第一导向杆;32、第二导向杆;4、连接组件;41、转动杆;42、转动轴;5、驱动组件;51、第一气压缸;52、齿轮;53、齿轮条;6、调节组件;61、主杆;611、通孔;62、副杆;63、固定组件;631、螺杆;632、螺纹孔;7、拉布机构;71、第一拉布辊;72、第二拉布辊;73、第一电机;74、固定架;741、滑槽;75、滑块;76、第二气压缸;8、张紧机构;81、张紧板;82、张紧辊;83、调节杆;8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织带染色机的出料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机构2、导向机构3、拉布机构7和张紧机构8。传送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导向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传送机构2的下方。拉布机构7设置在机架1织带的进入端,且与传送机构2连接。张紧机构8设置在机架1织带的进入端,且位于拉布机构7的下方。

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杆12。

张紧机构8包括张紧板81、张紧辊82、调节杆83和第二电机84。调节杆83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第二电机84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且输出轴与调节杆83连接。张紧辊82转动连接在调节杆83远离第二电机84的一端上。张紧板8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张紧板81的上方。

如图3所示,拉布机构7包括第一拉布辊71、第二拉布辊72、第一电机73、固定架74、滑块75和第二气压缸76。第一拉布辊71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一端。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机73,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拉布辊71连接。固定架74固定在机架1的一端(参考图2),固定架74沿其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滑槽741。滑块75滑移连接在滑槽741内;第二拉布辊72转动连接在滑块75上。第二气压缸76固定在固定架74的上端,且活塞杆穿过固定架74与滑块75连接。第一拉布辊71与第二拉布辊72的转动方向相反。

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2包括传送辊21和皮带22。多个传送辊2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多个传送辊21之间通过皮带22连接。靠近第一拉布辊71的传送辊21与第一拉布辊71之间连接有链条23。

如图2和图4所示,导向机构3包括第一导向杆31、第二导向杆32、连接组件4和调节组件6。

调节组件6包括主杆61、副杆62和固定组件63。主杆61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611,副杆62滑移连接在通孔611内。固定组件63包括螺杆631和螺纹孔632。主杆61上开设有螺纹孔632。螺杆631设置在主杆61上,螺杆631穿过螺纹孔632抵紧副杆62,螺杆631与螺纹孔632螺纹连接。

副杆62远离主杆61的一端连接第一导向杆31或第二导向杆32。

连接组件4为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连接在机架1上,且连接绳的另外一端连接第一导向杆31或第二导向杆32。

具体实施过程:先根据织带的数量调节副杆62在主杆61内的位置,旋转螺杆631,使螺杆631与副杆62分开,然后滑动副杆62,确定副杆62在主杆61内的位置后,旋转螺杆631,使螺杆631抵紧副杆62,将副杆62固定在主杆61内。

织带经过烘干后,先卷绕张紧辊82,然后启动第二气压缸76带动滑块75在滑槽741内滑移,使第一拉布辊71与第二拉布辊72之间的缝隙变大,然后使织带穿过第一拉布辊71与第二拉布辊72之间的缝隙,再使第二气压缸76带动滑块75下降,使第二拉布辊72与第一拉布辊71均抵触织带。然后穿过张紧板81的下方,卷绕在传送辊21上,然后穿过相邻两个第三导向杆12之间。

第一电机73启动,带动第一拉布辊71转动,带动链条23转动,使靠近第一拉布辊71的传送辊21转动,在皮带22的作用下,剩余的传送辊21转动。

织带在传送辊21上传送的时候,部分织带在传送辊21上绕出,然后靠近第一导向杆31的织带绕在第一导向杆31上,织带就会导出机架1,传送到位于机架1外的收集装置内;靠近第二导向杆32的织带绕在第二导向杆32上,织带就会导出机架1,传送到位于机架1外的收集装置内。

设置的导向机构3能够将织带引导在机架1的外面,能够同时收集多条织带,提高织带的收集效率。

实施例2: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4包括转动杆41、转动轴42和驱动组件5。

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气压缸51、齿轮52和齿轮条53。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压缸51。齿轮条53滑移连接在固定座上,且齿轮条53的一端与第一气压缸51的活塞杆连接。齿轮52与转动轴42的一端键连接,齿轮52与齿轮条53啮合。转动轴42的另外一端穿过机架1与转动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41的另外一端与第一导向杆31或第二导向杆32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先根据织带的数量调节副杆62在主杆61内的位置,旋转螺杆631,使螺杆631与螺纹孔632分离,使副杆62在通孔611滑移。然后再启动第一气压缸51,使活塞杆带动齿轮条53移动,齿轮52转动,带动转动轴42转动,再带动转动杆41转动,使第一导向杆31与第二导向杆32之间的距离改变;然后再旋转螺杆631,使螺杆631抵紧副杆62,将副杆62固定在主杆61内。

织带经过烘干后,先卷绕张紧辊82,然后启动第二气压缸76带动滑块75在滑槽741内滑移,使第一拉布辊71与第二拉布辊72之间的缝隙变大,然后使织带穿过第一拉布辊71与第二拉布辊72之间的缝隙,再使第二气压缸76带动滑块75下降,使第二拉布辊72与第一拉布辊71均抵触织带。然后穿过张紧板81的下方,卷绕在传送辊21上,然后穿过相邻两个第三导向杆12之间。

第一电机73启动,带动第一拉布辊71转动,带动链条23转动,使靠近第一拉布辊71的传送辊21转动,在皮带22的作用下,剩余的传送辊21转动。

织带在传送辊21上传送的时候,部分织带在传送辊21上绕出,然后靠近第一导向杆31的织带绕在第一导向杆31上,织带就会导出机架1,传送到位于机架1外的收集装置内;靠近第二导向杆32的织带绕在第二导向杆32上,织带就会导出机架1,传送到位于机架1外的收集装置内。

设置的导向机构3能够将织带引导在机架1的外面,能够同时收集多条织带,提高织带的收集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