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对筒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7326发布日期:2019-05-03 18:59阅读:1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对筒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对筒提花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面提花机,如图1所示,通常设有互为90度夹角的上针筒1和下针筒2,上针筒1安装在珠盘3上,大顶齿轮4带动套筒5进一步带动珠盘3以带动上针筒1转动,其缺点在于:套筒5和珠盘3等传动机构增加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并且更换上针筒1时有不易拆卸的问题,套筒5和珠盘3质量较大,大顶齿轮4生产和装配过程中存在误差,长期运行容易造成大顶齿轮4变形,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对筒提花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面对筒提花,其包括传动机构、上大盘齿轮、上针筒座、上针筒、下针筒和下大盘齿轮,所述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上大盘齿轮和所述下大盘齿轮,所述上针筒座安装在所述上大盘齿轮上,所述上针筒安装在所述上针筒座上,所述下针筒安装在所述下大盘齿轮上,所述上针筒和下针筒相对设置,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带动上大盘齿轮带动上针筒座进一步带动上针筒转动,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带动下大盘齿轮带动下针筒转动。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齿轮、传动轴和下齿轮,所述上齿轮和下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上大盘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下齿轮和所述下大盘齿轮相互啮合。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上三角座、上鞍座、下三角座和下鞍座,所述上三角座安装在所述上鞍座上,所述下三角座安装在所述下鞍座上,所述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上均设有供织针活动的轨道。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大顶,所述上大盘齿轮安装在所述大顶上并在所述大顶上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上大盘齿轮用以传动上针筒,上针筒和下针筒相对设置,不需要套筒和珠盘等机构,精简传动机构,减少传动损耗,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上针筒通过针筒座安装在上大盘齿轮上,方便拆装上针筒;通过同轴的上齿轮和下齿轮分别传动上大盘齿轮和下大盘齿轮可实现同步传动。

2、设置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用以提供织针活动的轨道。

3、设置大顶用以承载上大盘齿轮和安装在所述上大盘齿轮上的上针筒座与上针筒。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对筒提花机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面提花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对筒提花机,其包括传动机构、上大盘齿轮20、上针筒座30、上针筒40、下针筒50和下大盘齿轮6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齿轮11、传动轴12和下齿轮13,所述上齿轮11和下齿轮13分别固定套接在所述传动轴12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齿轮11与所述上大盘齿轮20相互啮合,所述下齿轮13和所述下大盘齿轮60相互啮合,传动机构用以传动上大盘齿轮20和所述下大盘齿轮60,所述上大盘齿轮20安装在大顶70上并在所述大顶70上自由转动,所述大顶70上还设有大顶盖71,所述上针筒座30安装在所述上大盘齿轮20上,所述上针筒40安装在所述上针筒座30上,所述下针筒50安装在所述下大盘齿轮60上,所述上针筒40和下针筒50相对设置,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带动上大盘齿轮20带动上针筒座30进一步带动上针筒40转动,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带动下大盘齿轮60带动下针筒50转动。

还包括上三角座80、上鞍座81、下三角座82和下鞍座83,所述上三角座80安装在所述上鞍座81上,所述下三角座82安装在所述下鞍座83上,所述上鞍座81安装在所述大顶70上,所述下鞍座83安装在下鞍座圈上,所述上三角座80和下三角座82上均设有供织针活动的轨道;所述下针筒50外圈设有选针机构,所述选针机构包括选针器90,选针器90带动提花片和挺针片进一步控制织针进行选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打开动力机构以驱动传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的同轴的上齿轮11和下齿轮13分别传动上大盘齿轮20和下大盘齿轮60,上针筒40跟随上大盘齿轮20转动,带动上针筒40的织针在上三角座80的轨道内进行活动实现编织,下针筒50跟随下大盘齿轮60转动,带动下针筒50的织针在下三角座82的轨道内进行活动实现编织,选针器90带动提花片和挺针片进一步控制织针进行选针以编织不同的图案。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对筒提花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