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0067发布日期:2019-12-31 18:5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刺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刺绣机绣框的稳定性是影响刺绣机绣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刺绣机绣框进行精准控制可以大幅提升绣品质量、降低刺绣机断线率、提升生产效率。目前,现有刺绣机框架具有多种形式:一种为传统绣框,通过毛毡贴在台板平面上运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由于绣框与台板平面摩擦力的存在,导致绣框在平面上运行不稳定,在要求绣品质量较高的情况下,此方式将无法完全实现;2、由于绣框长期在平面上摩擦运动会引起绣框组件磨损,同时噪音会逐渐增大而导致绣框寿命降低,最终无法实现高质量高密度高效的刺绣运动;3、电机负载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悬浮式绣框,如公告号为cn207775513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绣花机绣框悬浮框架导向机构”,包括台板上设有悬浮导向机构,所述的框架板放置在悬浮导向机构上,该悬浮导向机构顶部与框架板底部接触从而使框架板与台板之间具有间隙,悬浮导向机构包括车体,框架板压设在车体上与车体滑动连接,且所述的车体能向竖直方向顶起框架板从而使框架板脱离台板。该方案通过车体的轴承将框架抬起实现框架悬浮运动,具有在绣框运动过程中导轨与框架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小的优点,缺点是:1、轴承与绣框、轴承与台板平面均为滚动摩擦,可能磨损的情况居多,长时间使用,不论轴承、绣框还是台板平面磨损都较为严重,使用寿命不长;2、悬浮导向机构没有与框架的驱动形成整体性的配合,长期在运行时由于机架震动问题会导致绣框与轴承之间不能整体配合,导致噪音过大。

又如公告号为cn206655912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绣花机框架用u型轴承悬浮系统”,包括y向前导轨底座和y向后导轨底座,所述y向前导轨底座上设置有y向前导轨,y向前导轨上安装有y向前导轨滑块,所述y向前导轨滑块的上表面设有y向前悬浮装置,y向前悬浮装置上设置有第一x向u型悬浮导轨,第一x向u型悬浮导轨的一侧设置有y向运动u型悬浮导轨。本发明绣花机框架用u型轴承悬浮系统,第一x向u型悬浮导轨与y向前悬浮装置连接,第一x向u型悬浮导轨沿x方向运动,第二x向u型悬浮导轨沿x方向运动,y向运动u型悬浮导轨沿y方向运动,可实现悬浮,减少了与台板工作面的摩擦,提高了运行精度,降低了成本,但是结果复杂,同样存在没有与框架的驱动形成整体性配合的问题,而且运动过程面接触居多,较易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拆装便利、维护方便、与台板平面无摩擦、磨损可能性小、整体性好、运行可靠性佳以及能够有效降低电机负载的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包括:

框架,包括四个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矩形的侧边框,较长的所述侧边框的下表面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个较长侧面处均设有向所述凹槽中心突出一圆弧面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凹槽的较长侧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y向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架下方垂直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y驱动导轨、设于所述y驱动导轨上并可沿所述y驱动导轨滑动的y驱动小车、与所述y驱动导轨连接用于传递动力进而带动所述y驱动小车沿所述y驱动导轨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y传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y驱动小车上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y框架连接组件,所述y框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y驱动小车上表面的连接座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表面的u型轴承,所述u型轴承的外周面凹进处与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u型轴承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

x向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架下方垂直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x驱动导轨、设于所述x驱动导轨上并可沿所述x驱动导轨滑动的x驱动小车、与所述x驱动导轨连接用于传递动力进而带动所述x驱动小车沿所述x驱动导轨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x传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x驱动小车上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x框架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为圆柱钢棒,所述凹槽的两个较长侧面均内凹形成有弧形槽,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弧形槽内并向所述凹槽中心突出一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凹槽的较长侧面。

进一步地,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下表面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个较长侧面处均设有向所述凹槽中心突出一圆弧面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凹槽的较长侧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x框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x驱动小车上表面的连接座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表面的u型轴承,所述u型轴承的外周面凹进处与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u型轴承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x框架连接组件包括y向副轨、轴承连接部件以及小车连接部,所述y向副轨平行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并通过沿较短的所述侧边框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轴承连接部件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连接,所述y向副轨下表面通过所述小车连接部与所述x驱动小车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轴承连接部件包括轴承底座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轴承底座上的滚动轴承,所述y向副轨下表面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所述滚动轴承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个较长侧面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轴承为三个,三个所述滚动轴承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且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平行于所述y向副轨,所述y向副轨面向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侧面沿所述y向副轨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朝向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第二滑槽,位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其外周面均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靠近所述第二滑槽底面的较长侧面面接触,另一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滑槽底面面接触。

进一步地,还包括y向前导轨组件,位于所述框架下方,所述y向前导轨组件包括垂直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y向前导轨、设于所述y向前导轨上可沿所述y向前导轨滑动的y向前导轨小车以及设于所述y向前导轨小车上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y向前框架连接组件;所述y向前框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y向前导轨小车上表面的连接座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表面的u型轴承,所述u型轴承的外周面凹进处与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u型轴承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y向前导轨小车和所述y驱动小车分别连接所述框架的两个较长的所述侧边框。

进一步地,还包括x向前导轨组件,位于所述框架下方,所述x向前导轨组件包括垂直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x向前导轨、设于所述x向前导轨上可沿所述x向前导轨滑动的x向前导轨小车以及设于所述x向前导轨小车上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所述x向前框架连接组件;所述x向前框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x向前导轨小车上表面的连接座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表面的u型轴承,所述u型轴承的外周面凹进处与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u型轴承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x向前导轨小车和所述x驱动小车分别连接所述框架的两个较短的所述侧边框。

进一步地,所述y向驱动组件还包括平行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x向副轨组,所述x向副轨组包括分别设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两端的第一x向副轨和第二x向副轨,所述第一x向副轨和所述第二x向副轨分别通过轴承连接部件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在其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x向副轨和所述第二x向副轨均连接有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轴承小车,所述轴承小车与所述y驱动小车或所述连接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y驱动导轨和所述x驱动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沿所述y驱动导轨和所述x驱动导轨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y驱动导轨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所述y向前导轨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y框架连接组件与框架的装配和x框架连接组件与框架的装配,能够抬升框架,实现框架相对台板平面的悬浮,去除了框架与台板之间摩擦,有利于降低电机负载,提升框架运行精度;

突出部与u型轴承的装配实现了多点线接触,相比现有技术的圆面接触,噪声更低且磨损可能性更小,使用寿命更长;

除此之外,y框架连接组件和x框架连接组件分别安装在y向驱动组件的y驱动导轨和x向驱动组件的x驱动导轨上,与驱动的整合性更好,能够第一时间的配合好框架在x行程和y行程这两个方向的自由度限制或者低磨损滑动,实际运用中,稳定系数更高,抖动少,运行可靠性更佳;

突出部设为圆柱钢棒时,可使得结构强度、耐磨性以及灵活调整性能都变得更好,有利于安装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如长时间运行磨损)调整两者间的位置关系或直接更换新的圆柱钢棒,实现突出部与u型轴承之间更好的滑动配合和自由度限制;突出部一体成型于凹槽的较长侧面时,突出部的位置相对固定,导致突出部与u型轴承之间配合关系变差的不稳定因素较少,有利于两者良好配合关系的长久稳定维持;

设置x框架连接组件包括y向副轨,y向副轨通过多个轴承连接部件与框架形成配合,通过小车连接部与x驱动小车连接,借助y向副轨不仅有利于减少框架上滑槽的开设,提高框架刚性,也有利于避免因框架过短导致x向驱动组件在机架上安装多为不便的问题;滚动轴承为三个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三个滚动轴承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形成的凸条的两侧形成面接触,实现三个滚动轴承相对y向副轨在y向副轨长度方向上的滑动和在y向副轨宽度方向上的自由度限制,且可靠性好,进而可以稳定的带动框架在x行程方向移动,当y向驱动组件驱动框架在y行程方向移动时,y向副轨也能够在其与x向驱动组件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确保框架能够向y行程方向移动;

设置y向前导轨组件,能够与y向驱动组件配合,分管框架的两个较长的侧边框,能够较好平稳的抬升框架的两个较长的侧边框,能够准确的在驱动的带动下沿垂直于较长的侧边框长度方向(y行程方向)准确平稳的移动框架。x向前导轨组件则与x向驱动组件配合,实现框架的两个较短的侧边框的抬升,和框架在x行程方向准确平稳的移动。

设置x向副轨组包括分设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两端并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平行的第一x向副轨和第二x向副轨,有利于提高框架刚性,也有利于限制框架的自由度,增加其运动时的平稳性,减少抖动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如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y向驱动组件与框架装配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x向驱动组件与框架装配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优选x向驱动组件与框架装配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y向前导轨组件与框架装配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x向前导轨组件与框架装配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x向副轨组与框架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脑刺绣机悬浮绣框装置,包括:

框架1,包括四个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矩形的侧边框,较长的所述侧边框的下表面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两个较长侧面处均设有向所述凹槽11中心突出一圆弧面的突出部12,所述突出部1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凹槽11的较长侧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其中,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即框架1的四个侧边框中长度相对较长的侧边框,按照现有技术的情况,框架1沿x行程方向延伸的侧边框的长度会长于沿y行程方向延伸的侧边框的长度;

y向驱动组件2,包括位于所述框架1下方垂直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y驱动导轨21、设于所述y驱动导轨21上并可沿所述y驱动导轨21滑动的y驱动小车22、与所述y驱动导轨21连接用于传递动力进而带动所述y驱动小车22沿所述y驱动导轨21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y传动组件23以及设于所述y驱动小车22上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y框架连接组件24,y传动组件23可为现有技术中由传送带、张紧轮、传动轮以及驱动电机组成的动力机制;所述y框架连接组件24包括连接于所述y驱动小车22上表面的连接座241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41上表面的u型轴承242,所述u型轴承242的外周面凹进处与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相对运动时,u型轴承242与突出部12之间为滚动摩擦,所述u型轴承242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在u型轴承242在y驱动导轨21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受限于突出部12,因此当y驱动小车22沿y驱动导轨21滑动时,y框架连接组件24会受y驱动小车22的驱动,产生带动框架1沿y驱动导轨21长度方向(y行程方向)移动的推动力;

x向驱动组件3,包括位于所述框架1下方垂直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x驱动导轨、设于所述x驱动导轨上并可沿所述x驱动导轨滑动的x驱动小车、与所述x驱动导轨连接用于传递动力进而带动所述x驱动小车沿所述x驱动导轨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x传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x驱动小车上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x框架连接组件34。x框架连接组件34的作用与y框架连接组件24的作用相同,一方面用于抬高框架1,另一方面用于便利框架的移动,其结构设计可与y框架连接组件24相同,也可参考现有技术的设计。

优选x向驱动组件3和y向驱动组件2均设置为复数个且通过安装部件安装于机架上,复数个x向驱动组件3和复数个y向驱动组件2各自对称设置在相应侧边框的两端,以便平稳对称的驱动框架1,此外,框架1受到x驱动小车、x框架连接组件34、y驱动小车22以及y框架连接组件24的同步抬升,能够悬浮于台板平面,摩擦阻力小,不仅能够降低减少磨损率,也有利于框架1的平稳移动;

运行原理:当x驱动小车受到驱动沿x驱动导轨滑动时,x框架连接组件34会受x驱动小车的驱动,产生带动框架1沿x驱动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推动力,由于u型轴承242在突出部12的长度延伸方向(该方向与x驱动导轨长度方向一致)可相对的滑动,因此满足框架1沿x驱动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条件,且u型轴承242与突出部12为多点线接触,磨损小,噪声低,较长的侧边框和y框架连接组件24的使用寿命可得到延长,此外,y驱动小车22与y框架连接组件24为直接连接,x驱动小车与x框架连接组件34为直接连接,即y框架连接组件24与框架1的驱动部件之间、x框架连接组件34与框架1的驱动部件之间形成了整体性配合,驱动点和移动点在同一处,驱动时的同步性更好,移动更为稳定,抖动小。

优选所述突出部12为圆柱钢棒,所述凹槽11的两个较长侧面均内凹形成有弧形槽,所述突出部12设于所述弧形槽内并向所述凹槽11中心突出一圆弧面。突出部12为圆柱钢棒且与凹槽11可拆卸,圆柱钢棒使得结构强度和耐磨性都变得更好;可拆卸则有利于u型轴承242、突出部12以及凹槽11三者位置关系的灵活调整,无法调整时也可以只更换新的圆柱钢棒,避免长期运行、磨损导致配合关系变差且不可转圜,避免部件更换或较多部件替换带来的成本提升。

或者可选地,所述突出部12一体成型于所述凹槽11的较长侧面。突出部一体成型于凹槽11的较长侧面时,突出部12的位置相对固定,有利于减少突出部12与u型轴承242之间配合关系变差的不稳定因素,只要突出部12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够好,就能长久稳定的维持好突出部12与u型轴承242之间良好的配合关系。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之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下表面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两个较长侧面处均设有向所述凹槽11中心突出一圆弧面的突出部12,所述突出部1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凹槽11的较长侧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x框架连接组件34包括连接于所述x驱动小车上表面的连接座241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41上表面的u型轴承242,所述u型轴承242的外周面凹进处与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u型轴承242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

即本实施例中,x向驱动组件3的结构与y向驱动组件2的结构相同,且x向驱动组件3和框架1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配合关系与y向驱动组件2和框架1较长的所述侧边框的配合关系相同,有利于驱动的统一和框架1的平稳驱动,且维修较为简单。

实施例3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x框架连接组件34包括y向副轨341、若干轴承连接部件342以及一个小车连接部343,所述y向副轨341平行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并通过沿较短的所述侧边框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轴承连接部件342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连接,所述y向副轨341下表面通过所述小车连接部343与所述x驱动小车的上表面连接,具体为y向副轨341较为远离较短的所述侧边框一侧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小车连接部343与所述x驱动小车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轴承连接部件342包括轴承底座3421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轴承底座3421上的滚动轴承3422,轴承底座3421通过螺钉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连接,所述y向副轨341下表面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3411,第一滑槽3411设于y向副轨341更靠近较短的所述侧边框一侧的下表面,所述滚动轴承3422置于所述第一滑槽3411内,所述滚动轴承3422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滑槽3411的两个较长侧面面接触,即在y驱动小车22驱动框架1沿y驱动导轨21长度方向移动时,滚动轴承3422和第一滑槽3411之间能够相对的移动,且滚动轴承3422外周面与第一滑槽341的两个较长侧面为滚动接触,相比于滑动接触,其磨损率更低。

借助y向副轨341不仅有利于减少框架1上滑槽的开设,提高框架刚性,也有利于避免因框架1过短导致x向驱动组件在机架上安装多为不便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轴承3422为三个,三个所述滚动轴承3422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且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平行于所述y向副轨341,所述y向副轨341面向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侧面沿所述y向副轨341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开设有开口朝向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第二滑槽3412,位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个所述滚动轴承3422置于所述第一滑槽3411内,且其外周面均与所述第一滑槽3411的靠近所述第二滑槽3412底面的较长侧面面接触,另一个所述滚动轴承3422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滑槽3412底面面接触。

滚动轴承3422为三个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三个滚动轴承3422与第一滑槽3411和第二滑槽3412之间形成的凸条的两侧形成面接触,实现三个滚动轴承3422相对y向副轨341在y向副轨341长度方向上的滑动和在y向副轨341宽度方向上的自由度限制,三点接触可靠性好,进而可以稳定的带动框架1在x行程方向移动,当y向驱动组件2驱动框架1在y行程方向移动时,y向副轨341也能够在其与x向驱动组件3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确保框架1通过滚动轴承3422与第一滑槽3411和第二滑槽3412之间的位置变动,能够向y行程方向移动。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y向前导轨组件4,位于所述框架1下方,所述y向前导轨组件4包括垂直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y向前导轨41、设于所述y向前导轨41上可沿所述y向前导轨41滑动的y向前导轨小车42以及设于所述y向前导轨小车42上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y向前框架连接组件43;所述y向前框架连接组件43包括连接于所述y向前导轨小车42上表面的连接座241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41上表面的u型轴承242,所述u型轴承242的外周面凹进处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处的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u型轴承242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y向前导轨小车42和所述y驱动小车22分别连接所述框架1的两个较长的所述侧边框。有利于与y向驱动组件2一起分管两个较长的所述侧边框的抬升,以及确保框架1能够平稳准确的沿y驱动导轨21和y向前导轨41移动。

优选所述y驱动导轨2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所述y向前导轨4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若仅设置y驱动导轨21长度方向与y向前导轨41长度方向相同,而两者长度方向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也未尝不可。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还包括x向前导轨组件5,位于所述框架1下方,所述x向前导轨组件5包括垂直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x向前导轨51、设于所述x向前导轨51上可沿所述x向前导轨51滑动的x向前导轨小车52以及设于所述x向前导轨小车52上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连接的所述x向前框架连接组件53;所述x向前框架连接组件53包括连接于所述x向前导轨小车52上表面的连接座241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41上表面的u型轴承242,所述u型轴承242的外周面凹进处与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u型轴承242至少为两个,分别与较短的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所述x向前导轨小车52和所述x驱动小车分别连接所述框架1的两个较短的所述侧边框。有利于与x向驱动组件3一起分管两个较短的所述侧边框的抬升,以及确保框架1能够平稳准确的沿x驱动导轨和x向前导轨51移动。

实施例6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之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y向驱动组件2还包括平行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设置的x向副轨组,所述x向副轨组包括分别设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两端的第一x向副轨251和第二x向副轨252,所述第一x向副轨251和所述第二x向副轨252分别通过轴承连接部件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在其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连接;

轴承连接部件的自身构造和其在第一x向副轨251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之间或第二x向副轨252与较长的所述侧边框之间的装配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3所述的轴承连接部件342的自身构造和其在较短的所述侧边框与y向副轨341之间的装配方式,此处不予赘述;

所述第一x向副轨251和所述第二x向副轨252均连接有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轴承小车253,轴承小车253的结构组成可参考实施例1所述的y框架连接组件24的构造,其与第一x向副轨251或所述第二x向副轨252的装配方式也可参考y框架连接组件24与框架1的装配方式,有利于降低磨损率,降低噪声,此外,所述轴承小车253可以与所述y驱动小车22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与所述连接座241连接,与连接座241的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连接;

例如轴承小车253也包括一连接座和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表面的u型轴承,那么,可以选择将轴承小车253的连接座与y框架连接组件24的连接座241一体成型连接,当y驱动小车22沿y驱动导轨21长度方向(y行程方向)运行时,受轴承小车253的u型轴承的自由限制,第一x向副轨251和第二x向副轨252能够跟随着沿y行程方向运行;当x驱动小车沿x驱动导轨长度方向(x行程方向)运行时,第一x向副轨251和第二x向副轨252不动,框架1移动,能够沿着x驱动导轨、第一x向副轨251和第二x向副轨252的长度方向平稳的移动,能够构成多点平稳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框架1移动的平稳性,尤其是框架1同时向y行程方向和x行程方向运行时的框架1的平稳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例,优选所述y驱动导轨21和所述x驱动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沿所述y驱动导轨21和所述x驱动导轨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用于限制y驱动导轨21和所述x驱动导轨上小车的行车范围,避免小车与轨道脱离,导致驱动失败,降低停机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同理y向前导轨41和x向前导轨51的两端也分别设有一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挡块,用于限制y向前导轨小车42和x向前导轨小车52的行车范围。

优选地,y框架连接组件24中的所述u型轴承242分为两组,分别为第一u型轴承组和第二u型轴承组,每组中包括至少一个的所述u型轴承242,当每组中u型轴承242为2个以上时,组中的u型轴承242沿垂直于y驱动导轨21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一组的u型轴承242与另一组的u型轴承242一一对应并沿y驱动导轨21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呈相对设置,两组u型轴承242的外周面分别用于与较长所述侧边框处的两个所述突出部12突出的圆弧面抵接装配,形成一点或一点以上的多点线接触滚动配合;

此外,优选两组的u型轴承242或其中一组的u型轴承242或两组中的任意几个u型轴承242通过偏心轴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41,u型轴承242与偏心轴为固定连接,可为焊接式固定或装配式固定(如螺钉连接),偏心轴可转动装设于连接座241,转动偏心轴能够改变其上的u型轴承242与相对的u型轴承242在y驱动导轨21长度延伸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从而有利于便利与框架1侧边框的可调节式装配,提高适配兼容性和加快安装进度,有利于改善加工误差带来的安装不便、匹配不合的问题;

偏心轴上设有紧固件用于与连接座241连接固定,从而限制偏心轴转动,保持u型轴承242与其相对的u型轴承242在y驱动导轨21长度延伸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保持不便,进而使得y框架连接组件24与框架1的侧边框锁紧装配,实现对框架1沿y驱动导轨21长度延伸方向的同步带动,和沿垂直于y驱动导轨21长度延伸方向的移动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轴、承接圆台、下轴以及固定轮,四个可分体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个别部件损坏时的低成本更换,亦可一体成型,保持各个部位尺寸和位置关系的高度标准化,上轴用于供u型轴承242穿设,承接圆台用于承接u型轴承242的底部,需要注意的是,仅承接u型轴承242内圈或内圈和滚珠对应的底部,下轴用于与连接座241转动配合,固定轮用于与连接座241通过紧固件紧固,实现偏心轴可转动与不可转动的调整,所述上轴与所述承接圆台、所述承接圆台与所述下轴以及所述下轴与所述固定轮中任选一组呈偏心设置,其余两组为同轴设置,所述下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连接座241,所述偏心轴通过设于所述固定轮的紧固螺丝与所述连接座241固定。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承接圆台与所述下轴呈偏心设置,所述上轴与所述承接圆台、所述下轴与所述固定轮为同轴设置,所述上轴、所述承接圆台以及所述下轴三者一体成型,上轴用于供u型轴承242安装固定,所述下轴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轮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所述连接座241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固定轮充分放置的容置槽,下轴穿过连接座241与位于容置槽内的固定轮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轮通过紧固螺丝与所述容置槽固定,紧固螺丝底部抵接在容置槽的底部,优选容置槽的底部结构加强设计,当需要调整两个相对的u型轴承242的间距时,松动紧固螺丝转动固定轮即可,为了便利偏心轴的转动,可优选下轴的下表面开设凹槽,供平头螺丝刀操作,当间距调节恰当后,再次锁紧紧固螺丝,即可完成框架1与y框架连接组件24的锁紧装配。

综上所述,便利了连接座241与偏心轴的拆装和更换,增加了偏心轴的调节便利性和锁固后的状态可维持性,有利于连接关系的长久稳定,为提高框架1平稳移动作出重要贡献。

x框架连接组件34的设置可参考上述y框架连接组件24。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