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线屑模块及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1863发布日期:2021-05-25 14:4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除线屑模块及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线屑模块及洗衣干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干衣功能的洗衣干衣机被推广使用。具有干衣功能的洗衣干衣机除了能够正常清洗衣物外,还可以对洗净甩干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172172.6公开了一种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洗衣机中配置有干衣模块,干衣模块利用风机产生气流,并吹入洗衣干衣机内筒,以用于对内筒中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过程中,通过洗衣干衣机内筒输出的气流经由气道中形成的水封可以起到清除线屑的作用。但是,由于烘干过程中,风机产生的气流较强,气流经由水封后,气流与水的接触面积有限,因此导致清除线屑的效果和效率较差。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清除线屑效率高且效果好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线屑模块及洗衣干衣机,通过导流部件对送风通道流出的气流分散处理,以使得气流分散开并与水充分接触,提高除线屑模块的除线屑效率和效果,以提高洗衣干衣机的用户体验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线屑模块,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连接在所述送风通道的出口,所述导流部件用于引导从所述送风通道流出的气流分散输出至所述外壳中。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形成储水区域,所述送风通道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储水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件为导流套,所述导流套的边缘设置有若干泄气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件中形成有多条导流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件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连接在所述送风通道上;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位于所述导流圈中,所述导流块与所述导流圈的内圈之间形成出风间隔。

进一步的,沿所述导流圈中气体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块尺寸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在所述导流部件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包括多条并排布置的子挡水板,所述子挡水板的截面为弯折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第二排水口,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管口高于所述第二排水口;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水盒,所述水盒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溢流管的下管口位于所述水盒中并低于所述第二溢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第三排水口;所述除线屑模块还包括: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具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朝上延伸,所述第二管段从所述第一管段的上端部朝下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管段的进口与所述第三排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上还设置有注水管。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衣干衣机,包括内筒和干衣模块,所述干衣模块具有吹气口和吸气口,所述吹气口与所述内筒连通,还包括上述除线屑模块;所述除线屑模块的进风口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除线屑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干衣模块的吸气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外壳中配置送风通道和导流部件,其中,从进风口引入的气流经由送风通道传输,送风通道中传输的气流经由导流部件导流后,使得输出的气流分散开输送到外壳的内部,这样,分散开的气流能够与外壳中的水形成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通过外壳中的水快速高效地清除气流中夹杂的线屑,以提高线屑清除效率和效果,使得洗衣干衣机的干衣效果更佳,以提高洗衣干衣机的用户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除线屑模块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除线屑模块,包括外壳1、送风通道2、导流部件3。其中,外壳1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送风通道2与进风口11连接,从进风口11引入的气流将通过送风通道2传入到外壳1的内部。导流部件3连接在送风通道2的出口,导流部件3用于引导从送风通道2流出的气流分散输出至外壳1中。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除线屑模块在实际使用时装配在洗衣干衣机上,洗衣干衣机通常配置有内筒100和干衣模块200,其中,干衣模块200用于将干燥的空气输送到内筒100中并吸入内筒100中潮湿的空气,以实现空气循环流动。而本实施例除线屑模块中的外壳1连接在内筒100和干衣模块200之间,内筒100中潮湿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外壳1中,经过除线屑处理后,再经由出风口12输出至干衣模块200中进行空气干燥加热,然后将高温干燥的空气输送至内筒100中,以实现对衣物的烘干处理。而针对干衣模块200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中洗干一体机中的干衣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干衣过程中,需要先向外壳1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以利用外壳1中的水来清理线屑。在干衣模块200启动后,从内筒100输出的携带有线屑的气流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送风通道2中。从送风通道2输出的气流将经由导流部件3进行导流处理,在导流部件3的作用下,使得输出至外壳1内部的气流充分的分散开。这样,含有线屑的气流能够充分的与外壳1内的水接触,进而通过水将气流中的线屑更加高效地清除干净。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优选地,外壳1的底部形成储水区域,送风通道2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储水区域。通过将送风通道2的出风方向朝向储水区域布置,以使得从送风通道2输出的气流吹入到水中,进而确保气流能够充分与水接触,以提高除线屑效率。

而针对外壳1中的水位高度,则可以根据需要使得导流部件3位于水面的上方并靠近水面,或者,使得导流部件3浸没在水中,在此,针对外壳1中的水位高度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在除线屑模块的外壳1上还设置有进水口15,外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13,通过进水口15可以实现向外壳1中注水,而排水口13可以实现将外壳1中的水排出,以更换新的水。进水口15可以通过洗衣干衣机的进水机构完成进水操作,排水口13上则可以根据需要排掉外壳1中的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针对导流部件3的具体表现实体有多种结构形式,以下结合附图举例说明。

如图6所示,导流部件3为导流套,所述导流套的边缘设置有若干泄气缺口31。具体的,从送风通道2输出的气流经由导流套输送至外壳1中,在气压的作用下,部分气流将经由泄气缺口31输出,进而使得气流分散开,以提高与水的接触面积。

同样的,如图7所示,导流部件3中形成有多条导流风道32。具体的,从送风通道2输出的气流经由多条导流风道32输送至外壳1中,这样,便可以形成多路分散的气流,以提高与水的接触面积。

同样的,如图8所示,导流部件3包括:导流圈33和导流块34,导流圈33连接在送风通道2上;导流块34位于导流圈33中,导流块34与导流圈33的内圈之间形成出风间隔。具体的,从送风通道2输出的气流经过导流块34与导流圈33之间的出风间隔输出,这样,便可以形成中空的气流形式进入到外壳1内与水接触,气流接触水后能够更加分散地扩散,以提高与水的接触面积。优选地,沿导流圈33中气体流动方向,导流块34尺寸逐渐增大,采用锥形结构的导流块34,能够使得从出风间隔输出的气流加速流动,进而与水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以形成更多的水花。而水花能够进一步地增强与气流之间的接触,更有效地提高除线屑的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出风口12中气流的含水量,则将出风口12位于外壳1的顶部,外壳1中还设置有挡水板5,挡水板5设置在导流部件3和出风口12之间。具体的,送风通道2输出的气流经由导流部件3分散处理后与水接触并产生大量的水花,气流上升流向出风口12的过程中,经由挡水板5遮挡,能够对气流中的水雾和夹杂的水滴进行阻挡,以减少进入到干衣模块200中的水雾量,进而提高干衣效率。

优选地,为了有效地清除气流中的水雾和水滴并确保气流顺畅的流入到出风口12处,如图9所述,则挡水板5包括多条并排布置的子挡水板51,子挡水板51的截面为弯折结构。具体的,多个子挡水板51之间并排布置,且相邻两个子挡水板51之间形成通风区域,通风区域能够满足气流顺畅流入到出风口12的要求,同时,弯折的子挡水板51又能够清除气流中的水雾和夹杂的水滴。而沿纵向投影方向,相邻两个子挡水板51之间形成重叠区,这样,便可以更加高效全面地清除气流中的水雾和水滴。

在某些实施例中,针对外壳1中水位的控制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如下结合附图举例说明。

如图4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排水口13,外壳1上还设置有第一溢流口14,第一溢流口14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的上方。具体的,第一溢流口14用于控制外壳1中的水位高度,第一溢流口14通过溢流管与洗衣干衣机的排水管连接。其中,排水口13可以通过排水阀来实现开关。

如图9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排水口13,外壳1上还设置有溢流管6,所述溢流管的上管口高于所述排水口13;外壳1上还设置有水盒7,所述水盒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71,所述溢流管的下管口位于所述水盒中并低于第二溢流口71。具体的,所述水盒中存储有一定量的水以没过所述溢流管的下管口,这样,在气流进入到外壳1中后,气流不会从所述溢流管外泄出,且多余的水量可以及时、不受气压影响地溢流排出外壳1,以提高气流的线屑清除效率和效果。另外,排水口13也可以通过排水阀来实现开关。

如图10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常开的排水口13;所述除线屑模块还包括:虹吸管道4,虹吸管道4具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管段41和第二管段42,第一管段41朝上延伸,第二管段42从第一管段41的上端部朝下延伸;其中,第一管段41的进口与排水口13连接。具体的,第一管段41与排水口13连接,通过虹吸管道4来满足水位控制和排水的要求。针对水位自动控制,由于第一管段41朝上延伸,且第二管段42朝下延伸,这样,便使得第一管段41与第二管段42连接部位的高度高于排水口13。进而,可以利用第一管段41与第二管段42连接部位的高度来对应的控制外壳1的水位高度。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壳1注入定量的水后,随着干衣操作的持续进行,外壳1因气流冷凝而产生的水集聚在外壳1中,从而使得外壳1中的水位缓慢的上升。而当外壳1内的水位略高于第一管段41与第二管段42连接部位处时,则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外壳1中的水自动经由虹吸管道4排出,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液位的要求。

作为优选实施例,为了方便的实现虹吸管道4快速的排出外壳1中的存水。则第一管段41的管壁上还设置有注水管43。具体的,注水管43能够向第一管段41内注入水,这样,便可以在虹吸管道4中形成向外流动的水流。而在虹吸管道4中形成向外流动的水流后,便可以暂停注水管43注水,并利用虹吸的原理,通过虹吸管道4将外壳1内的水抽出排放掉。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采用少量的水来启动虹吸管道4进行虹吸吸水,则注水管43的出水方向朝上设置。具体的,沿第一管段41的延伸方向,注水管43朝上射出水流,进而实现在第二管段42中形成流动的水,以实现虹吸管道4进行虹吸吸水。优选地,注水管43的出水方向朝向第一管段41和第二管段42的连接部位。具体的,从注水管43射入到第一管段41中的水朝向第一管段41和第二管段42的连接部位,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二管段42中快速充满水以形成出水流,另一方面,在正常虹吸过程中,不会出现外壳1中的水误流入注水管43中,以确保排水顺畅。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洗衣干衣机,包括内筒100干衣模块200和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除线屑模块。干衣模块200具有吹气口和吸气口,吹气口与内筒100连通,除线屑模块的进风口11与内筒100连通,除线屑模块的出风口12与干衣模块200的吸气口连通。

当洗衣干衣机在干衣运行时,干衣模块200从内筒100中抽取潮湿的气流,首先经由进风口11进入除线屑模块,以将气流中的线屑清除掉;而后,清除掉线屑的潮湿气流经由除线屑模块的出风口12进入干衣模块200的吸气口,进而流入到干衣模块200中形成高温干燥的气流,然后通过干衣模块200的吹气口流入内筒100,以对内筒100中的衣物进行干燥处理,由此完成气流的一次循环。控制气流在内筒100、除线屑模块以及干衣模块200之间反复循环流动,直到内筒100中的衣物干燥为止。这样,便使得本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在干衣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了清除线屑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有关洗衣干衣机的具体结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制,而对于除线屑模块而言,其可以内置于洗衣干衣机的外壳内部,以保持洗衣干衣机整体的美观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