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室用丝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611发布日期:2020-01-31 14:2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室用丝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室用丝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丝光是一种纺织行业常用的加工工序,丝光后的纺织物光泽提高,吸附能力、化学反应能力均增强,缩水率、尺寸稳定性和织物平整度均提高,强力、延伸性等机械性能有所改善;为了更好的掌握纺织物丝光后光泽、颜色、色牢度、强力、伸度等的变化情况,最好是在进入大型丝光设备之前先在实验室里进行小样实验。

现有的实验室丝光方法有:1、将纺织物直接放入碱液中,一定时间后取出并用水冲洗干净,这种方式是在纺织物松弛状态下进行的,碱液只在纺织物的部分表面起作用,丝光效果较差,跟大生产差距比较大;2、将纺织物绑在两根玻璃棒上并一起放入碱液中,然后撑开两根玻璃棒,放置一定时间后取出并用水冲洗干净这种方法虽有一定改进,但是两个玻璃棒撑开的张力不均衡,而且每根玻璃棒两端的张力不一样,丝光效果差异较大;3、将纺织物固定在一个框架上并放入碱液中,放置一定时间后取出并用水冲洗,这个方法可以保持张力一致,但是与大生产工艺还存在一定差异,因为框架的张力无法改变,而大生产时的张力是分几个阶段进行变化的;上述方法均无法模拟纺织物大生产时的丝光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张力调节功能,大大提高了丝光效果,使得实验室中小样的丝光效果与大生产时的丝光效果几乎一样,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易的试验室用丝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试验室用丝光装置,包括两个箱体、多个横档、四个撑脚、两个限位组件和两个张紧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体竖直设置且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箱体的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档组合,每个所述横档组合包括多个竖向等间距分布的横档,两个所述箱体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可拆卸的张紧组件;两个所述箱体的内部还均设置有一个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与两个张紧组件相互配合;每个所述箱体的外侧底部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撑脚;所述张紧组件包括长螺杆、手柄、内螺纹套、第一长套管、短套管、螺母、第一撑管、第二撑管、中套管、细管、第二长套管、第一搁管和第二搁管;所述长螺杆竖直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内螺纹套套设螺接在长螺杆的中部外侧,所述长螺杆的上端固定在手柄的中部,所述长螺杆的下端外侧套设螺接有两个螺母,所述短套管套设在长螺杆的下端外侧并位于两个螺母的上方,所述第一长套管套设固定在长螺杆上并位于短套管的上方,所述第一长套管的下端抵住短套管的上端,所述短套管的外侧固定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第一撑管,两个所述第一撑管的外端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中套管;每个所述中套管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搁管,每个所述中套管的上端中心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细管;每个所述细管的上端均套设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第二长套管,每个所述第二长套管的上方外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撑管,两个所述第二撑管的外端互为对角的分别固定在内螺纹套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二长套管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横向且对称分布的第一搁管。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板组合和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板组合,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组合分别设于两个第一限位板组合的下方;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组合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上端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组合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下端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组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内壁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搁管的外径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组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下侧内壁之间的间距与第二搁管的外径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侧倾斜向上并向外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倾斜角度a为55~75度。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搁管的外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板组合中,每个所述第一搁管的外端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限位板组合中的两个第一限位板之间。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搁管的外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板组合中,每个所述第二搁管的外端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二限位板组合中的两个第二限位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具备张力调节功能,从而能根据需要在丝光过程中将纺织物慢慢张紧,使得碱液能彻底渗透,且保证了张力的持续、均衡,进而大大提高了丝光效果,使得实验室中小样的丝光效果与大生产时的丝光效果几乎一样,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试验室用丝光装置,包括两个箱体1、多个横档2、四个撑脚3、两个限位组件和两个张紧组件;两个箱体1竖直设置且相互对称,两个箱体1的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档组合,每个横档组合包括多个竖向等间距分布的横档2,两个箱体1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可拆卸的张紧组件;两个箱体1的内部还均设置有一个限位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分别与两个张紧组件相互配合;每个箱体1的外侧底部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撑脚3;张紧组件包括长螺杆4、手柄5、内螺纹套6、第一长套管7、短套管8、螺母9、第一撑管10、第二撑管16、中套管11、细管12、第二长套管13、第一搁管14和第二搁管15;长螺杆4竖直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内螺纹套6套设螺接在长螺杆4的中部外侧,长螺杆4的上端固定在手柄5的中部,长螺杆4的下端外侧套设螺接有两个螺母9,短套管8套设在长螺杆4的下端外侧并位于两个螺母9的上方,第一长套管7套设固定在长螺杆4上并位于短套管8的上方,第一长套管7的下端抵住短套管8的上端,短套管8的外侧固定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第一撑管10,两个第一撑管10的外端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中套管11;每个中套管11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搁管15,每个中套管11的上端中心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细管12;每个细管12的上端均套设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第二长套管13,每个第二长套管13的上方外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撑管16,两个第二撑管16的外端互为对角的分别固定在内螺纹套6的外侧,每个第二长套管13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横向且对称分布的第一搁管14;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板组合和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板组合,两个第二限位板组合分别设于两个第一限位板组合的下方;两个第一限位板组合分别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内壁上,第一限位板组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板18,两个第一限位板18内壁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搁管14的外径相互配合,两个第二限位板组合分别固定在箱体1的下端内壁上,第二限位板组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板19,第二限位板19的上侧倾斜向上并向外设置,第二限位板19的倾斜角度a为60度,两个第二限位板19下侧内壁之间的间距与第二搁管15的外径相互配合;两个第一搁管14的外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板组合中,每个第一搁管14的外端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限位板组合中的两个第一限位板18之间;两个第二搁管15的外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板组合中,每个第二搁管15的外端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二限位板组合中的两个第二限位板19之间。

使用时,在两个箱体1中均倒入适量的烧碱溶液,然后在同侧的一个第一撑管10和一个第二撑管16之间均绕设多匝纱线17,然后将张紧组件放入到箱体1中,并先将两个第二搁管15插入到两个第二限位板组合中,第二限位板19的倾斜设置,方便了第二搁管15的插入,然后再将两个第一搁管14插入到两个第一限位板组合中,这样就将张紧组件进行了限位,防止其在箱体1中随烧碱溶液浮动;之后纱线17在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步骤,一段时间后,手握手柄5并旋转,进而带动长螺杆4的下端在短套管8中转动,从而借助螺纹连接的原理带动内螺纹套6慢慢上移,进而增大同侧的一个第一撑管10与一个第二撑管16之间的间距,从而慢慢张紧纱线,使得烧碱溶液充分渗透纱线17,进而提高了丝光效果;内螺纹套6在上移过程中会借助两个第二撑管16带动两个第二长套管13上移,两个第二长套管13的下端会分别沿着两个细管12上移,从而保证了两个第二撑管16上移的均衡性和平稳性;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握住手柄5上提,取出整个张紧组件并拆下纱线17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备张力调节功能,从而能根据需要在丝光过程中将纺织物慢慢张紧,使得碱液能彻底渗透,且保证了张力的持续、均衡,进而大大提高了丝光效果,使得实验室中小样的丝光效果与大生产时的丝光效果几乎一样,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