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6444发布日期:2020-05-01 16: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杆(10);

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针杆(10)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针杆(10)旋转;

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针杆(10)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针杆(10)升降;

挑线盘,设置在所述针杆(10)的上方,所述挑线盘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旋转臂(71),所述旋转臂(71)上具有穿设缝线的穿线孔,所述旋转臂(71)用于引导从所述穿线孔进入所述针杆(10)的缝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71)包括:

臂体(711),所述臂体(711)可绕预定中心线旋转,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臂体(711)上;

弧形板(712),设置在所述臂体(711)的远离所述预定中心线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线盘还包括:

静盘(72),所述静盘(72)为中空结构;

弧形护板(73),设置在所述静盘(72)的边沿;

转盘(7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静盘(72)的中空区域内,所述旋转臂(71)设置在所述转盘(74)上,所述旋转臂(71)的转动区域位于所述静盘(72)的外周缘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传动带(21)和传动轮(22),所述传动带(21)与所述传动轮(22)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轮(22)与所述针杆(10)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0)的外壁上具有第一限位面(11),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

驱动套(23),所述驱动套(23)具有第二限位面,所述针杆(10)穿设在所述驱动套(23)中,所述第一限位面(1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配合,以阻止所述针杆(10)和所述驱动套(23)在周向发生相对移动;

所述传动轮(22)与所述驱动套(23)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套(23)带动所述针杆(1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23)包括:

套体(231),所述针杆(10)穿设在所述套体(231)中,所述套体(231)的侧壁上具有缺口,所述第一限位面(11)朝向所述缺口;

限位块(232),设置在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二限位面位于所述限位块(2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

机头(30),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均设置在所述机头(30)上;

所述驱动套(23)包括套体(231)和设置在所述套体(231)的下方的连接板(233),所述传动轮(2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33)的下方,所述针杆(10)顺次穿过所述套体(231)、所述连接板(233)和所述传动轮(22),所述套体(2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头(30)的下侧壁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3)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体(231)的径向尺寸,所述连接板(233)位于所述下侧壁的下方,所述套体(231)的上部凸出于所述下侧壁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

固定件(24),所述固定件(24)与所述套体(231)的上部连接,所述固定件(24)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体(231)的径向尺寸,所述固定件(24)和所述连接板(233)共同对所述套体(231)的轴向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传动带(2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传动轮(22)均为同步轮,所述传动带(21)为同步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针杆(10)连接;

驱动件(61),所述针杆(10)穿过所述驱动件(61),所述针杆(10)能够相对所述驱动件(61)转动,所述驱动件(61)与所述限位结构限位配合以阻止所述驱动件(61)与所述针杆(10)在轴向发生相对移动,所述驱动件(61)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针杆(10)升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62),所述针杆(10)穿过所述限位件(62)的通孔,所述限位件(62)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限位件(62)的通孔连通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宽度可调节;

所述限位件(62)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62)间隔设置,所述驱动件(61)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件(62)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包括:针杆;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针杆驱动连接以带动针杆旋转;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与针杆驱动连接以带动针杆升降;挑线盘,设置在针杆的上方,挑线盘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旋转臂,旋转臂上具有穿设缝线的穿线孔,旋转臂用于引导从穿线孔进入针杆的缝线。由于针杆可以旋转,因此在缝制时可调整针杆的周向角度,以使针杆和机针与轨迹更加匹配,这样可以避免缝线缠绕到机针或针杆上,并且可以使缝制轨迹与设定的花样轨迹保持一致,从而可以提高缝制效率和缝制花样的质量。而且,通过旋转臂的旋转可对进入针杆的缝线进行引导,旋转臂的旋转运动与针杆的上下运动配合,以实现缝制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冯振中;汪新良;卢孔贵;楼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