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2417发布日期:2020-08-07 19: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a)纱线生产工序:抓棉→混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

b)面料生产工序:混纺纱→倒筒→织片→套口→平车→手缝→水洗→烘干→整烫→包装→入库;

所述纱线生产工序中,以抗菌粘胶纤维、普通粘胶纤维和腈纶纤维为原料,混纺质量比为粘胶纤维40%/腈纶30%/抗菌粘胶30%,采用赛络紧密纺技术进行纺纱;电子清纱器的参数:棉结200%,短粗节130%×12mm,长粗节30%×25cm,长细节-30%×25cm;

所述面料生产工序中,采用32s混纺纱双股喂入在电脑横机上进行编织,面料采用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横密:75/10cm;纵密:44.9/10cm;针号:12g;克重:134克/平方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纱线生产工序中机台配置如下:

a002d自动抓棉机→a035混开棉机→全自动卧式打包机→fa002自动抓棉机→tf45a重物分离器→fa051a凝棉器→fa028c-120多仓混棉机→jwf1124开棉机→jwf1204a梳棉机→→fa317并条机(头并)→fa317并条机(二并)→rsb-45并条机(末并)→jwf1415粗纱机→ejm178jl细纱机→赐来福acx5-d型托盘自动络筒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梳棉机中,给棉罗拉与刺辊隔距0.7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24mm,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0.28mm、0.23mm、0.23mm、0.20mm;锡林与道夫隔距0.13mm;出条速度调节范围为120~140m/min,盖板线速度调节范围为100~130mm/min,生条定量小于22g/5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并条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条:

头并:8根并合,罗拉表面最小距离为11mm×16mm,总牵伸倍数7倍,出条速度220m/min,半熟条定量25g/5m;

二并:8根并合,罗拉表面最小距离为13mm×16mm,总牵伸倍数7.8倍,出条速度250m/min,熟条定量24g/5m;

三并:8根并合,罗拉表面最小距离为12mm×26mm,总牵伸倍数8倍,出条速度370m/min,熟条定量25g/5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粗纱机的后区牵伸倍数:1.25;罗拉隔距:12mm×25mm×40mm,锭速:700r/min;捻系数:7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细纱机的锭速:10000r/min;罗拉中心距:45mm×70m;捻系数:350;罗拉加压:前280n/2锭,中200n/2锭,后250n/2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面料织造时,先对纱线进行上蜡润滑处理。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纱线生产工序中,以抗菌粘胶纤维、普通粘胶纤维和腈纶纤维为原料,采用赛络紧密纺纺纱;面料生产工序中,采用32S混纺纱双股喂入在电脑横机上进行编织,面料采用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本发明所涉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抗菌粘胶、普通粘胶和腈纶进行混纺,通过对混纺比例的优选,经赛络纺工艺成纱,使产品面料在具有抗菌的同时又有良好的服用性能,满足纺织市场需求;采用双股线编织,所织面料手感柔软舒适,服用性能优良具备优良的抗菌功能性同时兼顾极佳的服用性能,适合于高档针织面料开发。

技术研发人员:郭秋丽;张明;周建;王鸿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