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编针织机中除尘装置的过载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1736发布日期:2021-02-20 20:1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圆编针织机中除尘装置的过载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圆编针织机中除尘装置的过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针织机械中,为了防止棉絮、线头等在编织过程中混入,通常需要使用除尘装置。简单来讲,该除尘装置就是通过风扇产生的气流将棉絮、线头等杂质吹扫干净。
[0003]
对于圆编针织机而言,除尘装置位于编织机的中心位置,而正在编织的织物会形成一个圆筒状分布在四周,随着编织的进行,编织的织物会不断向下延伸。编织过程中,就需要除尘装置的风扇对着编织机的编织位置进行吹风,将编织时产生的棉絮、线头等向外吹拂,不至于落入正在编织织物中。例如,见公告号为 tw286689的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圆边机之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一般包括:一基座,于基座上设置有两根呈水平对称分布的连接杆,在每个连接杆末端设置一个风扇。为了取得更好的除尘效果,使用时连接杆及风扇在水平方向内进行旋转。
[0004]
现有除尘装置缺点在于:整个除尘装置是设置在编织机中心的撑布架上。撑布架是用于将编织好的织物下方撑开,并且撑布架会在编织机带动下不停的运转。为了实现相对运转,现有除尘装置中,除尘装置中的基座会通过一个连动杆与撑布架连动,保持与撑布架同步运行,而除尘装置中的连杆及风扇会通过内部转动机构带动实现与撑布架运行方向相反的反向转动。基座于转动机构时间通过中心传动轴实现连动,这样一来,如果除尘装置中转动机构因为异常出现卡死的情况时,就会导致中心传动轴卡死,从而该制动直接传导至撑布架上,从而令撑布架转动异常。而撑布架与编辑机的编织驱动机构连动,从而产品一系列连锁效应,最终可能导致编织机构找那个的织针、驱动片等贵重零件损毁。
[0005]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经过不断设计,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圆编针织机中除尘装置的过载保护装置。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圆编针织机中除尘装置的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一中心传动轴,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上安装有一过载器;所述的过载器包括一过载器主体,于过载器主体中心开设有与中心传动轴孔轴间隙配合的轴孔,于过载器主体上均匀分布有弹性接触件,该弹性接触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抵压于中心传动轴的圆周面;当过载器转动时,通过弹性接触件与中心传动轴圆周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中心传动轴连动,令中心传动轴转动。
[0008]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过载器主体上安装有一连动杆,通过连动杆与圆编针织机中的驱动机构连动,带动过载器主体转动。
[0009]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过载器主体外侧面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的
连动杆一端固定在连接孔中。
[0010]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的过载器主体上安装有与中心传动轴配合的轴承。
[0011]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上端设置有齿轮部。
[0012]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过载器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弹性接触件的通道;所述的弹性接触件包括:弹簧和钢珠,所述的钢珠在弹簧产生的压力作用下被抵压在中心传动轴的圆周面上。
[0013]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道为开设于过载器主体的上端面凹槽,于过载器主体上端面固定有一压板,通过压板将作为通道的凹槽封盖。
[0014]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的中心传动轴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与钢珠对应的环形槽。
[0015]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外部的驱动机构(圆编针织机的撑布架)通过连动杆带动过载器转动,过载器再带动中心传动轴转动。过载器与中心传动轴之间采用的是非刚性连接,而是通过弹性接触件与中心传动轴圆周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中心传动轴连动。这样,当除尘装置中的旋转部件卡死后,中心传动轴无法与过载器保持同步,此时过载器将沿中心传动轴自转,而不会出现停滞的情况,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外部驱动机构的继续运行,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盖板后的俯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圆编针织机中除尘装置的过载保护装置。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传动轴1和安装在中心传动轴1上的过载器2。
[0023]
所述的中心传动轴1为一空心轴,其内部形成有轴孔10,其上端设置有齿轮部12。该齿轮部12将与除尘装置中的旋转部件连动,驱动除尘装置中的风扇在水平方向反向转动,将圆编针织机编制时产生的棉絮、线头等杂质向外吹拂。
[0024]
所述的过载器2包括一过载器主体21,于过载器主体21中心开设有与中心传动轴1孔轴间隙配合的轴孔22,于过载器主体21上均匀分布有弹性接触件23,该弹性接触件23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抵压于中心传动轴1的圆周面;当过载器2 转动时,通过弹性接触件23与中心传动轴1圆周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中心传动轴1连动,令中心传动轴1转动。
[0025]
过载器主体21与中心传动轴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二者可以相对运转,过载器主体21可通过中心传动轴1卡环实现定位,同时为了确保二者之前可以顺畅旋转,于所述的过载器主体21上安装有与中心传动轴1配合的轴承4。
[0026]
于过载器主体2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弹性接触件23的通道210;所述的弹性接触件23包括:弹簧231和钢珠232,所述的钢珠232在弹簧231产生的压力作用下被抵压在中心传动轴1的圆周面上。为了便于定位,于所述的中心传动轴1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与钢珠232对应的环形槽100。
[0027]
所述的通道210为开设于过载器主体21的上端面凹槽,于过载器主体21上端面固定有一压板5,通过压板5将作为通道210的凹槽封盖。
[0028]
见图5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本实用新型的过载器2是通过连动杆3与圆编针织机中的驱动机构连动,带动过载器主体21转动。具体而言,所述的过载器主体21外侧面开设有一连接孔211,所述的连动杆3一端固定在连接孔211中,连动杆3的另一端与圆编针织机中的驱动机构连动,即与圆编针织机中撑布架6连接。当圆编针织机开始工作时,撑布架6将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过载器2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过载器2通过摩擦力带动中心驱动轴1同步进行逆时针运行。除尘装置通过中心驱动轴1进行支撑,同时除尘装置中的旋转机构与中心驱动轴1连动,并且旋转机构将带动除尘装置中的风扇在水平方向进行顺时针运行。由于过载器2与中心传动轴1之间采用的是非刚性连接,而是通过弹性接触件23与中心传动轴1圆周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中心传动轴1连动,该摩擦力大小通过弹簧231提供。即便除尘装置中的旋转部件卡死后,中心传动轴1无法与过载器2保持同步,此时钢珠232对于中心传动轴1的摩擦力可随弹簧231进行变化,不会在过载器2与中心传动轴1之间形成刚性连接,这样过载器2将沿中心传动轴1自转,不会出现停滞的情况,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撑布架6 的继续运行,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0029]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