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1943发布日期:2022-08-09 23:5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缝手套自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2.车缝手套在自动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依次完成布料裁切、开指缝和缝合工作,当完成缝合以后,需要将手套翻面已将缝合线隐藏在手套内部以提高手套的美观性,然后需要对手套口进行包边缝合,如此就可以完成手套的全部加工工序。
3.而对手套的翻面和包边缝合一般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完成,并未被纳入自动生产线内,如此导致手套生产的人工成本升高以及翻面和包边缝合加工的效率降低,并且工作人员手工对手套口进行包边缝合时,对工作人员的缝合技术要求较高,否则无法保证包边的质量,如此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包括底座和可升降设置在底座上的缝纫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左右移动单元,且左右移动单元包括设在底座上的第一移动部和设在第一移动部上的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上设有转动驱动单元,所述左右移动单元上通过固定单元设有将手套口的边卷起来的卷边单元,所述底座上设有将手套定位固定的定位单元,且定位单元包括手套定位部和指套吸紧部,能够对手套进行定位并将五个指套吸紧,从而配合卷边单元完成对手套的包边和翻面工作。
6.上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卷边单元包括用于将手套边翻起的翻边件和用于将被翻起的手套边压平的压边件以及手套限位环,所述翻边件和压边件通过固定单元连接在第二移动部上,且手套限位环通过固定单元连接在第一移动部上,使得在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的推动下,翻边件和压边件以及手套限位环的配合下完成手套的翻边工作。
7.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所述压边件为压边管,且压边管远离推环的一端为圆台型,且压边管圆台型的一端的外直径从左往右逐渐增大,压边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压边管的内侧壁上通过弹性件与翻边件相连接,且翻边件为翻边锥环,所述翻边锥环的外直径从左往右逐渐增大,且翻边锥环的最大外径和压边管的内径为间隙配合。
8.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所述卷边单元还包括通过固定单元连接在第二移动部上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圈安装有推环,且推环的侧面开设有环形腔,且压边管远离翻边锥环的一端插接在环形腔内部。
9.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所述压边管的外周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弧形的通槽,且通槽的圆心角在八十六度至八十九度之间,所述手套限位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缝纫槽,且缝纫槽的宽度大于通槽的宽度。
10.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所述手套定位部包括套管和与套管左端相连通的指套定位件,所述指套定位件为与手套的五个指套位置相匹配的五个指套定位管。
11.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所述指套吸紧部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吸气泵,所述吸气泵上连通有排气管和l形吸气管,所述指套吸紧部还包括连接在套管内壁上的两个密封板,且l形吸气管的一端插入套管内并贯穿两个密封板,且l形吸气管与两个密封板转动连接,所述指套吸紧部还包括呈环形开设在套管外周面上的吸紧孔,所述l形吸气管的外周面上等距连通有多个进气管,且进气管和吸紧孔均位于两个密封板之间,且进气管和l形吸气管的端口上均连通有电磁阀。
12.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所述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连接有螺纹杆,且底座上连接有滑杆,且螺纹杆的外螺纹面上螺纹套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活动套接在滑杆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连接在移动板上的两个第一液压缸,两个第二液压缸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板上。
13.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上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安装有电磁铁,且与翻边管和空心管相连接的两个第二液压缸连接在移动块上,与手套限位环相连接的第二液压缸连接在移动板上,所述空心管和翻边管以及手套限位环均为铁材质。
14.前述的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单元包括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通过固定板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连接有驱动轮,且驱动轮外周面与套管的外周面相抵触。
15.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通过设置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带动卷边单元进行移动,同时配合手套定位单元能够自动准确地完成对手套口的翻边压边工作,再配合缝纫装置可以自动完成手套的包边缝合工作,然后在移动单元和卷边单元以及定位单元的配合下可以自动完成手套的翻面工作,如此可以将包边缝合和手套翻面工作纳入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中,从而提高了包边缝合和手套翻面工作的效率,同时可以使得手套的包边缝合工作和翻面工作连续快速的衔接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包边缝合和手套翻面工作的效率。
17.2、该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通过设置的套管和指套定位管可以将手套定位并撑起,然后通过手套限位环对手套管部进行限位,接着通过第二移动部推动翻边锥环向手套口移动并将手套边推起,同时配合翻边锥环和压边管的圆台型端面可以使得手套边继续被撑开并顺利套在压边管外周面上,且当翻边锥环与手套限位环碰触到一起后,限位锥环会停止移动,然后压边管克服弹性件继续移动并套在手套限位环和翻边锥环上,在此过程中,手套口被撑起的部分会被翻转过来并被压平在手套固定环上,如此即可自动完成手套的翻边工作,且能够保证翻边的均匀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翻边缝合工作打好了基础,从而提高了翻边缝合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该生产线的可靠性。
18.3、该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通过设置的吸气泵、排气管、l形吸气管、电磁阀、进气管、吸紧孔、套管和密封板可以将手套口吸紧,如此保证手套限位环在套在手套管部的过程中不会将手套口翻起,从而保证了后续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进一步提高了该包边缝合的可靠性。
19.4、该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通过设置的吸气泵、排气管、l形吸气管、电磁阀、指套
吸紧管、套管和密封板可以将手套的指套顶端吸紧,然后配合左右移动单元和翻边单元将手套口部向左移动,如此即可自动完成手套的翻面工作,并使得手套翻面工作和包边缝合工作可以紧密衔接起来,有效提高了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20.5、该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通过设置的转动驱动单元带动套管和手套进行转动,再配合缝纫装置、通槽和缝纫槽即可完成手套口的包边缝合工作,实现了包边缝合加工的自动化,提高了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2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包边缝合工作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手套翻面工作示意图;
27.图7为卷边单元的剖视工作示意图;
28.图8为固定单元的侧视图;
29.图9为压边管的俯视图。
30.图中:1、底座;2、缝纫装置;3、左右移动单元;31、第一移动部;311、第一电机;312、螺纹杆;313、滑杆;314、移动板;32、第二移动部;321、第一液压缸;322、移动块;4、转动驱动单元;41、第三液压缸;42、固定板;43、第二电机;44、驱动轮;5、固定单元;51、第三液压缸;52、支撑板;53、电磁铁;6、卷边单元;61、空心管;62、推环;63、环形腔;64、压边件;65、通槽;66、弹性件;67、翻边件;68、手套限位环;69、缝纫槽;7、定位单元;71、手套定位部;711、套管;712、指套定位件;72、指套吸紧部;721、吸气泵;722、排气管;723、l形吸气管;724、密封板;725、吸紧孔;726、进气管;8、竖板;9、顶板;10、第四液压缸;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9,一种车缝手套自动生产线,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8,竖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9,顶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液压缸10,第四液压缸10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有缝纫装置2,如此可以带动缝纫装置2进行升降移动,从而缝纫装置2可以灵活的进入或离开工位,保证翻边和翻面工作不会受到阻碍,底座1上设有左右移动单元3,且左右移动单元3包括设在底座1上的第一移动部31和设在第一移动部31上的第二移动部32,第一移动部31上设有转动驱动单元4,左右移动单元3上通过固定单元5设有将手套口的边卷起来的卷边单元6,底座1上设有将手套定位固定的定位单元7,且定位单元7包括手套定位部71和指套吸紧部72,能够对手套进行定位并将五个指套吸紧,从而配合卷边单元6完成对手套的包边和翻面工作。
33.其中,其特征在于,卷边单元6包括用于将手套边翻起的翻边件67和用于将被翻起的手套边压平的压边件64以及手套限位环68,翻边件67和压边件64通过固定单元5连接在第二移动部32上,且手套限位环68通过固定单元5连接在第一移动部31上,使得在第一移动部31和第二移动部32的推动下,翻边件67和压边件64以及手套限位环68的配合下完成手套的翻边工作,有效的提高了翻边缝纫加工的效率。
34.其中,压边件64为压边管,且压边管远离推环63的一端为圆台型,且压边管圆台型的一端的外直径从左往右逐渐增大,压边管的内径一致,压边管的内侧壁上通过弹性件66与翻边件67相连接,且翻边件67为翻边锥环,翻边锥环的外直径从左往右逐渐增大,且翻边锥环的最大外径和压边管的内径为间隙配合,保证翻边锥环能够进入翻边管内部,从而保证了手套口的边能够被压边管翻转并压平在手套限位环的外周面上,如此就可为后续的翻边缝合装置做好准备,从而保证了翻边缝合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35.其中,卷边单元6还包括通过固定单元5连接在第二移动部32上的空心管61,空心管61内圈安装有推环62,且推环63的侧面开设有环形腔63,且压边管远离翻边锥环的一端插接在环形腔63内部。
36.其中,压边管的外周面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弧形的通槽65,且通槽65的圆心角在八十六度至八十九度之间,手套限位环68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环形的缝纫槽69,且缝纫槽69的宽度大于通槽65的宽度。
37.其中,手套定位部71包括套管711和与套管711左端相连通的指套定位件712,指套定位件712为与手套的五个指套位置相匹配的五个指套定位管。
38.其中,指套吸紧部72包括设在底座1上的吸气泵721,吸气泵721上连通有排气管722和l形吸气管723,指套吸紧部72还包括连接在套管711内壁上的两个密封板724,且l形吸气管723的一端插入套管711内并贯穿两个密封板724,且l形吸气管723与两个密封板724转动连接,指套吸紧部72 还包括呈环形开设在套管711外周面上的吸紧孔725,l形吸气管723的外周面上等距连通有多个进气管726,且进气管726和吸紧孔725均位于两个密封板724之间,且进气管726和l形吸气管723的端口上均连通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气管726和l形吸气管723的通断,再配合两个密封板724、套管711、指套吸紧管和吸紧孔725可以对手套口或五个指套进行吸紧,从而保证了翻边工作和翻面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9.其中,第一移动部31包括第一电机311,第一电机311上连接有螺纹杆 312,且底座1上连接有滑杆313,且螺纹杆312的外螺纹面上螺纹套接有移动板314,且移动板314活动套接在滑杆313的外周面上,第二移动部31包括连接在移动板314上的两个第一液压缸321,两个第二液压缸321连接有移动块322,且移动块322滑动连接在移动板314上,能够分别带动压边管和手套限位环移动。
40.其中,固定单元5包括第二液压缸51,第二液压缸51上连接有支撑板 52,且支撑板52安装有电磁铁53,且与翻边管和空心管61相连接的两个第二液压缸51连接在移动块322上,与手套限位环68相连接的第二液压缸51 连接在移动板314上,可以使得电磁铁53吸紧或松开翻边管、手套限位管38 和空心管61,如此在进行翻边缝合时,翻边管、手套限位管38和空心管61 可以随着手套一同转动,保证了翻边缝合工作的顺利进行,空心管61和翻边管以及手套限位环68均为铁材质,使得心管61和翻边管以及手套限位环68 能够被电磁铁53吸合住。
41.其中,其特征在于,转动驱动单元4包括第三液压缸41,第三液压缸41 通过固定板42连接有第二电机43,第三电机43上连接有驱动轮44,且驱动轮44外周面与套管711的外周面相抵触。
42.工作原理,在手套完成缝合加工后,工作人员将手套套在定位单元7上,使得手套的五个指套分别套接五个指套吸紧管上,并使得指套吸紧管的左端与指套的左端相抵触,同时使得手套的筒部套在套管711外周面上。
43.接着通过电磁阀将l形吸气管723进气端封闭,并通过电磁阀将进气管 726打开,随后启动吸气泵711通过l形吸气管723和进气管726将两个密封板724之间的套管711区域内的空气吸走,如此配合吸紧孔725即可将手套口吸紧贴合在套管711外周面上。
44.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11带动螺纹杆312转动,螺纹杆312配合滑杆313 带动移动板314转动,移动板314带动手套限位环68朝套管711处移动直至手套纤维环68套在手套管部的外周面上,如此即可通过手套限位环68对手套管部进行限位,接着通过第二移动部32推动翻边锥环向手套口移动并将手套边推起,同时配合翻边锥环和压边管的圆台型端面可以使得手套边继续被撑开并顺利套在压边管外周面上,且当翻边锥环与手套限位环68碰触到一起后,限位锥环会停止移动,然后压边管克服弹性件继续移动并套在手套限位环和翻边锥环上,在此过程中,手套口被撑起的部分会被翻转过来并被压平在手套固定环上,如此即可自动完成手套的翻边工作。
45.且此时通槽65和缝纫槽69相对准,然后启动第四液压缸10通过连接板 11带动缝纫装置2向下移动直至进入工作位置,接着给电磁铁53断电,并启动第一液压缸51带动电磁铁53向下移动远离压边管、手套限位环68和空心环61,随后启动第二电机43带动驱动轮44带动手套、套管711、压边管、手套限位环68和空心环61转动,同时启动缝纫装置2分两次并通过两个通槽65对手套口进行包边缝合。
46.缝合完成后,启动第四液压缸10带动缝纫装置2向上移动,然后通过电磁阀封闭进气管726,并打开l形吸气管723的端部,随后启动吸气泵721通过l形吸气管723、套管711和指套吸紧管将手套的指套左端吸紧,然后通过第一移动部31带动卷边单元6和手套口向左移动直至完成手套的翻面工作。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