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特别是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75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织机械,特别是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经编机。其带有并排设置在一支架上抓取纱线的升降元件,各升降元件可借助于一按照样板运行的控制元件各自沿其纵向移动。
德国专利DE-PS 12 24 863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纺织机械。其中固定在一梳栉上的导纱针通过通丝从一下静止位置向一上工作位置移动,然后又由一共同的、弹簧加压的复位导轨引导回静止位置。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因为使用很多通丝使机器难于接近,需占用很大的空间,并且通丝只能传递拉力。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类纺织机械,其无需通丝就可实现各升降元件的单独操作。
按照本发明,这一任务这样解决,装在支架上的控制元件为可电操作的,每个控制元件可处于两个位置,并且一沿支架纵向延伸的、在提升方向上往复驱动的共用操作装置将升降元件从一位置带到工作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控制元件和操作装置排列在升降元件附近。因此,机器的入口不会受到通丝或类似物的阻挡。而安装供电电缆没有什么困难。支架可以与其所附带的控制元件、升降元件和控制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拆卸和替换。由于可利用的空间有限,可采用相对较小的、横移运动也相应较小的控制元件。然而这样的空间已足够了,因为控制元件不必对升降元件进行提升,而是只需建立操作装置与选出的升降元件之间的联系。
最好每个升降元件附加一复位弹簧,并且操作装置与升降元件之间实现动力啮合。由此产生的压力由较小的接触面从操作装置向升降元件传递。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元件装在操作装置上,并在第二位置抓住所对应的升降元件。控制元件此时处于动力牵引状态。一种极力推荐的替代形式为,将控制元件安装在支架上,在其第一位置,一可与所对应的升降元件一齐运动的联接元件保持在一不与操作装置结合的无效位置。这使得控制元件的配置有更大的自由,因为调节力不是由控制元件传送。
选用一在升降元件上铰接的撑板作为该联接元件,使其由控制元件摩擦合理地保持在无效位置,这样选用是有利的。因为撑板由摩擦力保持,所以控制元件对撑板施加较小的力即可。
可以这样改善无效位置的锁定,各撑板上带有一止挡,对应的控制元件顶着该止挡将撑板压紧。另一种对此适用,也可结合运用的措施是,控制元件和撑板上至少一个互相作用的表面被加工粗糙。
撑板或控制元件上具有一与相应的控制元件或撑板相啮合的凹槽,这是非常有利的。这种方式可形成一凸缘,以保证即使在震动的情况下也可将撑板保持在无效位置。凹槽可以很浅,十分之几毫米,例如0.3mm就足够。
在所选出的升降元件移动之前,操作装置最好完成这样的运动,首先抵抗一弹簧的弹力将撑板带到一无效位置。此时操作装置不作直线运行。必要的分量可由一连杆传动机构获得。
控制元件为一单面压紧的压电弯曲转换器特别有利。这种控制元件不需要大的空间,而且不会产生很大的力。其自由端的偏移足以占据一第一位置和一与此第一位置明显不同的第二位置。
弯曲转换器平行地并排设置在升降元件的间隔中,并使其自由端在支架的纵向移动是有利的。以这种方式,弯曲转换器彼此之间的排列间隙可以小到相当于相邻的升降元件之间的距离。
在德国专利DE 42 26 899 C1中已知,单面压紧的压电弯曲转换器在自由端上带有一垫纱针,其这样排列,在弯曲转换器受激时垫纱针移动一个针距。但这种横移运动与可在其纵向移动的升降元件的通常的升降运动相比较小。其动程可为2至50mm,并垂直于升降运动。
在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各弯曲转换器排列在大致与相应的升降元件相同的平面内,并与该升降元件对称嵌接。这样就得到一种节省空间的结构,并且在选针运动中使负荷均匀。
控制元件按组合并成一装入单元,其供电线合并成带接线插座的共用电缆,这样是有利的。每一装入单元可以简单的方法拆卸,并由一备用单元替换。
进一步值得推荐的是,各升降元件具有执行体,其上可拆卸地固定导纱器。当导纱器用旧或损坏时只需将该导纱器换掉,而其余的整个结构不必更换。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图1是一支架的截面图,支架上的一升降元件处于静止位置,图2是图1中的撑板的一视图,
图3是图1中支架的一局部视图,图中升降元件处于工作位置,图4是图1中的撑板的放大了的立体图,图5是一组按照图1所示实施例的控制元件和升降元件的前视图,图6示出了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形式在一经编机中的安装情况,图7示出了一替代实施形式的形成集圈的升降元件,图8示出了另一实施形式的一支架的截面,图9是一组按照图8所示实施形式的控制元件和升降元件的前视图,图10示出了按照图8的升降元件,其所属的控制元件处于第二位置,图11示出了按照图8的升降元件,其所属的控制元件处于第一位置。
在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形式中,一支架沿经编机的宽度延伸。升降元件2并列设置在一排内。它们各带有一调节元件3和一钩形夹纱器式导纱器。导纱器4可拆卸地固定在执行机构3上。升降元件2抵抗一复位弹簧7的压力从图1中的静止位置移动到图3中的工作位置。在静止位置,导纱器4上的钩位于一护板6上的孔5中;在工作位置该钩被释放并钩住一纱线,在静止位置将该纱线夹紧。
为了使升降元件2移动,贯穿全机的宽度设置一板式操作装置8,其固定在一连杆传动机构10的铰接杆9上,连杆传动机构10由一凸轮11经过一传动杆12和一导杆13周期性地驱动。连杆传动机构10的固定枢轴14和15在支架1上形成。 操作装置8与撑板16协同工作,该撑板由铰链17铰接在升降元件2上,并由弹簧18按顺时针方向顶着。当撑板依靠重力跟随操作装置8时,这些弹簧18就是多余的了。各撑板16可占据两个位置,即一有效位置a和一无效位置b。在有效位置a,操作装置8击打在撑板的一止挡19上。在无效位置b,操作装置8在止挡19旁移动。(图2)。在有效位置a,操作装置8通过撑板16与升降元件2动力啮合,从而使升降元件向图3所示的工作位置移动。在无效位置b与之相反,升降元件2不受影响,保留在图1所示的静止位置。
支架1上带有一块20,其内装有单面压紧压电弯曲转换器形式的控制元件21。这些控制元件由经一共用电缆22内的线路输送的电压操作。该电缆联接一插头23,通过该插头建立与一按一样板运行的操作设备24的联接。电压一接通,控制元件21的自由端25就移开,所以说控制元件21可以占据两个位置。在控制元件21的第一位置c,自由端25摩擦合理地挨靠在撑板16上,并将其顶在一销挡26上,加之以自由端25和撑板16的粗糙表面,以及撑板16上的构成止挡28的凹槽27,确保了即使机器受到震动时撑板也保持在其无效位置b。通过使自由端25移动使其处于第二位置d,在该位置撑板16被释放。它随操作装置8从图1中的位置向图2中的位置,再向图3中的位置运动。此时,被选出的升降元件2由操作装置8带动向外移动。
在每一可以出现的所有升降元件2中的一次选针的工作循环期间,在一短暂瞬间内,所有操作元件21被带到第二位置d,操作装置8将全部撑板16移到无效位置b,这需要通过相应地设置连杆传动机构10才能实现。然后使一些控制元件21从第二位置d向第一位置c移动。从而与这些控制元件相配合的撑板保持在无效位置b。而其它撑板则被送到有效位置a,以便对升降元件2进行控制。
当处于两位置c和d的都是未操作的控制元件21时(使用压电弯曲转换器作为控制元件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保证撑板不依赖于供电而被抓住。从而防止了升降元件2的无意脱出,例如导致一次操作落空。
控制元件21按16个一组设置,其可作为一装入单位29一同拆卸。撑板16总是位于两销挡26之间,并在那里可靠地运行。
在图6中说明了支架1在经编机中的安装情况。图中包括两个铺设织物地的梳栉31和32和一个输送形成花纹的提花线的花梳栉33。在一脱圈装置35旁还设置了钩针34。在该脱圈装置附近还有一裁绒装置36,其挨着一断头集吸器37。断头集吸器的上面是带有构成为钩形夹纱器的导纱器4的升降元件2。以这种方式,提花线由导纱器4的钩抓住、卡住并由裁绒装置36裁绒。每当需织出新花时,要重新向钩针34喂入提花线,并经导纱器4重新释放。这里一条提花纱线可构成从该纱线裁出自由边的花纹裁剪(参看德国专利申请P 44 32 222.4-26)。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应部件的编号数字增加了100。用作导纱器104的是一眼子针,其由画线示出的静止位置向完全脱出的工作位置移动,以便由所输送的纱线形成毛圈。代替护板6的是导拄106和106a。
在图8至图11所示的实施形式中,相应部件的编号数字增加了200。主要的区别是,控制元件221固定在由一导杆210带动沿支架201上的杆209上下移动的操作装置208上。控制元件221仍然为压电弯曲转换器,如图9所示,其自由端225或者偏转至第一位置c或者在第二位置d将升降元件202顶在一止挡上。升降元件202具有一同轴空隙238,控制元件221的自由端225在偏转状态(第一位置c)时可进入该空隙。在此位置,操作件208的向下运动并不携带升降元件202。自由端225带有一横杆239,其在第二位置d向升降元件202传递一压力,从而使升降元件202被向下携带。
支架可固定安装在机器上,或者轴向可移动设置。因此,利用这样的支架,通过纱线的升降运动既可进行针前垫纱又可进行针背垫纱。除了以图示的实施例说明的应用形式以外,同样的原理也可用于织机的梭口形成。
权利要求
1.纺织机械,特别是经编机,其带有并排设置在一支架上抓取纱线的升降元件,各升降元件可借助于一按照样板运行的控制元件沿其纵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21;121;221)装在支架(1;101;201)上,可电操作,并可处于两个位置,一共用的、沿支架延伸的、在升降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操作装置(8;108;208)将处于某一位置(c或d)的升降元件(2;102;202)带到工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各升降元件(2;102;202)带有一复位弹簧(7;107;207),操作装置(8;108;208)与升降元件(2;102;202)之间的接合为动力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221)装在操作装置(208)上,在第二位置(d)将相应的升降元件(202)抓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21;121)装在支架(1;101)上,在其第一位置(c),一可与所对应的升降元件(2;102)一齐移动的联接元件(撑板16;116)处于与操作装置(8;108)不啮合的无效位置(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该联接元件为一铰接在升降元件(2;102)上的撑板(16;116),其由操作元件(21;121)摩擦合理地保持在无效位置(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各撑板(16)配有一止挡(26),相应的操作元件将撑板顶在该止挡上压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21)与撑板(16)的至少一个配合面被加工粗糙。
8.如权利要求5至7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撑板(16)或操作元件(21)上具有一与相应的控制元件或撑板相啮合的凹槽(27)。
9.如权利要求5至8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所选出的升降元件(2)移动之前,操作装置(8)最好进行这样的运动,抵抗一弹簧(18)的弹力首先将撑板(16)带到一无效位置(b)。
10.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21;121;221)为单面压紧压电弯曲转换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弯曲转换器平行地并排排列在升降元件(2;202)的间隔中,其自由端可在支架(1;201)的纵向上移位。
12.如权利要求3和10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各弯曲转换器排列在大致与相应的升降元件(202)相同的平面内,并与该升降元件(202)对称嵌接。
13.如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21;221)按组合并成一装入单元(29;229),其供电线合并成带接线插座(23;223)的共用电缆(22;222)。
14.如权利要求1至13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各升降元件(2)具有执行体(3),其上可拆卸地固定导纱器(4)。
全文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经编机,具有在一支架(1)上并排排列的、抓取纱线的升降元件(2),其可单独地在其纵向上移动。支架上带有电控的、各可处于两个位置的控制元件(21)。一共同的、沿支架(1)延伸的、在升降方向上往复驱动的操作装置(8)将在相应的控制元件(21)的第一位置上的升降元件(2)保持在其静止位置,并在第二位置上将其带到工作位置。以这种方式,无需使用通丝即可实现升降元件的单独控制。
文档编号D04B27/00GK1138114SQ9610843
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4日
发明者K·米斯塔, J·费希尔 申请人: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