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织品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93567阅读:来源:国知局
高了保温性。
[0086] 50英制支数比60英制支数粗一圈。如果纱线密度相同,则在实施例2-1中纱线与纱 线之间的间隙更小。而且,实施例2-1的布料厚。其结果是,提高了防透性。特别是,在三层纱 织品中,因为各层略微移动,因而阻碍透视,使得防透效果显著。
[0087] 比较例2容易透视,难以用于衣服。与之相对地,在实施例2-1中,因为提高了防透 性,因而可以改善在衣服方面的适用性。
[0088] 5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与6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具有同等的重量或者略轻。因此,实 施例2-1也具有与比较例2同等程度的重量或者略轻。
[0089] 空心纱线与实心纱线相比可挠曲性和柔软性优异。由此,能够得到柔软的皮肤触 感。而且,空心纱线吸收性和干燥性优异。此外,因为50英制支数比60英制支数粗一圈,因而 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得到柔软的皮肤触感。
[0090] 在实施例2-1中布料厚,因此,与比较例2相比容易缝制。
[0091]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1中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小,因而透气性降低。但是,性能 试验的结果表明,透气性的降低是可以忽略的程度。纱织品因为具有非常优异的透气性,因 而几乎不受影响。即,实施例2-1与比较例2具有同等的透气性。
[0092] 如上所述,实施例2-1与同等程度的重量的比较例2相比,在兼具透气性和保温性、 防透性、皮肤触感(柔软性)和容易缝制性方面优异。
[0093] 接下来,研究实施例2-2和实施例2-3。因为实施例2-2和实施例2-3也具有与实施 例2-1相同的结构,因此,得到类似的效果。
[0094]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1中中间层纱G2使用6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形成,与之相对 地,在实施例2-2中,使用5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形成。由此,在实施例2-2中,与实施例2-1相 比,保温性、防透性、皮肤触感(柔软性)、容易缝制性进一步提高,但是透气性降低。
[0095] 在实施例2-1中中间层纱G2使用5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单纱)形成,与之相对地,在 实施例2-3中,使用12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双纱)形成。120英制支数双纱与60英制支数单纱 具有同等的重量,并且具有与50英制支数单纱同等的强度。由此,在实施例2-3中,既维持了 实施例2-1的保温性、透气性、防透性和皮肤触感(柔软性),又因为强度的提高而进一步提 高了容易缝制性。
[0096] 在实施例1-1~5中,表面层纱Gi和背面层纱G3使用4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形成,在实 施例2-1~3中,表面层纱Gi和背面层纱G 3使用5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形成。根据现有技术,对 于比50英制支数更细的空心纱线,难以进行纺织。
[0097] 通过对比较例1与实施例2-1~3进行比较,两者具有同等的体积,得到类似的效 果,但另一方面,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轻量化。
[0098]〈第二实施方式〉
[0099] ~概要~
[0100]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多层纱织品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是多层(三 层)纱织品,与之相对地,第二实施方式是双层纱织品。
[0101 ] 纱织品包括表面层纱Gi和背面层纱G3。
[0102] 表面层纱Gi由经纱线(纵纱线)1、2和炜纱线(横纱线)A、B形成。经纱线1、2和炜纱 线A、B均为30英制支数以上40英制支数以下的空心纱线。
[0103] 背面层纱G3由经纱线5、6和炜纱线E、F形成。经纱线5、6和炜纱线E、F均为30英制支 数以上40英制支数以下的空心纱线。
[0104] 在纱层叠而成的双层纱织品中,通过经纱线(纵纱线)和/或炜纱线(横纱线) 而将组织结合起来。
[0105] ~与比较例的区别和效果~
[0106]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层纱织品与比较例的区别的概念图。
[0107]表3示出比较例3与实施例3在结构上的区别。记录每100m纱线的重量(g)。以双层 合计重量为指标。
[0108] [表 3]
[0109]
[0110] 比较例1是将使用4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形成的纱层叠双层而成的双层纱织品。重 量指标是2.96。
[0111] 在实施例3中,表面层纱Gi和背面层纱G3使用3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形成。30英制支 数实心纱线每l〇〇m的重量是1.97,与之相对地,3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是1.57,减少约20%。 重量指标是3.14。
[0112] 即,实施例3具有与比较例3同等程度的重量(或者略重)。对比较例3与实施例3进 行比较,研究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113] 在比较例3中,表面层纱&和背面层纱G3使用4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形成,与之相对 地,在实施例3中,使用3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形成。
[0114] 因为30英制支数比40英制支数粗一圈(在直径方面是15%左右),因此,实施例3具 有体积感。其结果是,能够含有更多的空气,提高了保温性。此外,空心纱线内部含有空气。 这一点也提高了保温性。
[0115] 30英制支数比40英制支数粗一圈。如果纱线密度相同,则在实施例3中纱线与纱线 之间的间隙更小。而且,实施例3的布料厚。其结果是,提高了防透性。
[0116]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与比较例3在防透性上的区别的放大图。比较例3容易透 视,当用于衣服时通过施以较浓的颜色来弥补防透性的不足。与之相对地,在实施例3中,因 为提高了防透性,因而可以自由地选择颜色。
[0117] 3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与4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具有同等的重量(或者略重)。因此, 纱织品也具有彼此同等程度的重量(或者略重)。
[0118]空心纱线与实心纱线相比可挠曲性和柔软性优异。由此,能够得到柔软的皮肤触 感。而且,空心纱线吸收性和干燥性优异。此外,因为30英制支数比40英制支数粗一圈,因而 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得到柔软的皮肤触感。
[0119]在实施例3中布料厚,因此,与比较例3相比容易缝制。
[0120]另一方面,在实施例3中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小,因而透气性降低。但是,性能试 验的结果表明,透气性的降低是可以忽略的程度。纱织品因为具有非常优异的透气性,因而 几乎不受影响。即,实施例3与比较例3具有同等的透气性。
[0121] 如上所述,实施例3与同等程度的重量的比较例3相比,在兼具透气性和保温性、防 透性、皮肤触感(柔软性)和容易缝制性方面优异。
[0122] 表4示出比较例4与实施例4在结构上的区别。记录每100m纱线的重量(g)。以双层 合计重量为指标。
[0123] [表 4]
[0124]
[0125] 比较例4是将使用5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形成的纱层叠双层而成的双层纱织品。重 量指标是2.36。
[0126] 在实施例4中,表面层纱Gi和背面层纱G3使用4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形成。40英制支 数实心纱线每1 〇〇m的重量是1.48,与之相对地,40英制支数空心纱线是1.18,减少约20 %。 重量指标是2.36。
[0127] 即,实施例4具有与比较例4同等程度的重量。对比较例4与实施例4进行比较,研究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128] 在比较例4中,表面层纱&和背面层纱G3使用50英制支数实心纱线形成,与之相对 地,在实施例4中,使用40英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