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布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7218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缝布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袋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缝布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购物布袋的制作工艺中,目前比较传统的做法需要根据布袋尺寸做纸样,计算筒布的用量,按纸样剪切筒布,然后工人将布片用缝纫机按不同工续完成缝制。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缝纫技术,且生产效率低下。而涉及到布袋在车缝布边时,也需要人工提前手动折叠布边,再人工将折叠好的布边移至车缝装置处车缝,该制作工艺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缝纫技术,且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约人力、生产效率高的缝布边装置。
[0004]—种缝布边装置,包括布边衣车以及控制装置;
[0005]所述布边衣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布边衣车相对设置在机台上,两个所述布边衣车之间具有用于筒布穿过的间隔,当所述筒布经过两个所述布边衣车之间的间隔时,所述筒布两侧折叠后的布边分别位于布边衣车的下方,所述布边衣车用于车缝所述筒布两侧折叠后的布边;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布边衣车。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感应部件,所述感应部件设置在所述布边衣车上,以用于检测布边衣车的衣车针头是否停在最高位,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感应部件。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具有压布杆,所述压布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所述压布杆与所述机台之间具有用于经所述布边衣车车缝后的所述筒布穿过的间隔。
[000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缝布边装置,通过两个布边衣车分布在筒布行进路径的两侧,在筒布经过两个布边衣车之间具有的间隔时,两个所述布边衣车能够同时车缝经过布边衣车的下方的筒布的布边,对筒布两个侧边的布边同时车缝,大大节约了时间,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动缝布袋系统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所示的自动缝布袋系统的折布边装置、对折装置配合示意图;
[0011]图3为图1中所示的自动缝布袋系统的储布装置、移料装置、裁剪装置以及合缝装置配合示意图;
[0012]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3]图5为图1中所示的自动缝布袋系统的合缝装置示意图;
[0014]图6为图1中所示的自动缝布袋系统的储布装置、移料装置、裁剪装置、合缝装置以及收料装置配合示意图;
[0015]图7为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8为图1中所示的自动缝布袋系统运行原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0、自动缝布袋系统;100、机台;200、上料装置;210、上料轴;220、上料驱动部件;230、检测部件;300、折布边装置;310、第一支架;320、第二支架;330、吹风嘴;400、缝布边装置;410、布边衣车;420、感应部件;430、压布杆;500、对折装置;510、支撑架;520、三角板;530、环形限位框;540、转向杆;550、扩布轮;560、过渡杆;570、栏杆;600、储布装置;610、储布槽;620、进料辊组;621、进料轴;622、进料转动轮;623、进料从动轮;624、进料传动带;625、进料驱动元件;630、出料辊组;631、出料轴;700、移料装置;710、移料臂;720、横向移料驱动元件;730、纵向移料驱动元件;800、裁剪装置;810、裁剪刀;820、裁剪驱动部件;900、合缝装置;910、合缝衣车;911、车缝针头;920、底座;930、底座移动驱动部件;940、压料板;941、车缝通道;942、裁剪通道;950、压料驱动部件;960、压料杆;1000、收料装置;11、收料臂;1020、横向收料驱动元件;1030、纵向收料驱动元件;20、布筒;210、筒布;30、布袋中间体;310、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缝布袋系统10。该自动缝布袋系统10包括机台100、上料装置200、折布边装置300、缝布边装置400、对折装置500、拉布装置、储布装置600、裁剪装置800、移料装置700、合缝装置、收料装置1000以及控制装置。上述的上料装置200、折布边装置300、缝布边装置400、对折装置500、拉布装置、储布装置600、裁剪装置800、移料装置700、合缝装置、收料装置1000依次顺序分布。
[0023]参见图1所示,上料装置200具有上料轴210、上料驱动部件220及检测部件230。上料轴210连接于机台100,上料轴210用于穿设布筒20。上料驱动部件220连接于上料轴210用于通过驱动上料轴210转动来带动布筒20转动进行送布,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上料驱动部件220。检测部件230设在机台100上且朝向于布筒20,以用于检测布筒20的下沿的位置,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检测部件230。
[0024]参见图1所示,折布边装置300具有两个折边元件。两个折边元件相对设置在机台100上。两个折边元件之间具有用于筒布210穿过的间隔。折边元件用于折叠筒布210两侧的布边。
[0025]在本实施例中,折布边装置300还包括吹风控边部件。吹风控边部件具有多个吹风嘴330及用于驱动吹风嘴330吹风的吹风驱动元件。多个吹风嘴330设在机台100上且分布在筒布210行进路径的两侧。吹风嘴330朝向于筒布210的侧边以用于向筒布210两侧边吹风来保持该两侧边处于翻折状态,筒布210处于翻折状态的两侧边进入折边元件。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吹风驱动元件。
[0026]吹风控边部件还具有两个第一支架310及两个第二支架320。第一支架310设置在机台100上且第一支架310的长轴与筒布210行进方向垂直。两个第一支架310之间具有间隔。第二支架32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架310上。吹风嘴330分布在两个第二支架320上。第二支架320在第一支架310上的位置可调。吹风嘴330在第二支架320上的位置可调。
[0027]参见图1所示,缝布边装置400设置在机台100上,以用于车缝筒布210两侧折叠后的布边。在本实施例中,缝布边装置400具有两个布边衣车410。两个布边衣车410相对设置在机台100上。两个布边衣车410之间具有用于筒布210穿过的间隔。布边衣车410用于车缝筒布210两侧折叠后的布边。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布边衣车410。
[0028]缝布边装置400还具有感应部件420。感应部件4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感应部件420分别设置在布边衣车410上,以用于检测这两个布边衣车410的衣车针头是否停在最高位,保证每次缝布边装置400(或者自动缝布袋系统10)的停机和/或缝布边装置400(或者自动缝布袋系统10)的急停时,两个布边衣车410的衣车针头都处于其活动位置的最高位。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感应部件420。
[0029]缝布边装置400还具有压布杆430。压布杆430水平设置在机台100上,且压布杆430与机台100之间具有用于经布边衣车410车缝后的筒布210穿过的间隔。压布杆430用于将布边衣车410车缝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