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20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作为集成建筑横梁的轻钢结构件。
集成楼板是集成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6所示,现有的集成楼板3一般包括第一导轨31、第二导轨33、普通C型轻钢横梁30、面板32及管线层35。所述横梁30间隔地布设在所述第一导轨31与第二导轨33之间,所述面板3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3的上方。管线层3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3的下方,管线层35内设有卡匣36,所述卡匣36用来穿设管线34。再如图7所示,现有的集成楼板3所用的普通C型轻钢横梁30由连成一体上翼板31、下翼板33和整体式中部腹板32构成。现有的集成楼板3与传统的砖混楼板相比,楼板厚度有了明显的降低,施工起来也更加方便,然而,现有的集成楼板3用的普通C型轻钢横梁30有着诸多缺点,严重影响到集成楼板3的性能。
普通C型轻钢横梁30的主要缺点有(1)整体式中部腹板32受垂直外力后,由于受力过于集中而容易颤动;(2)整体式中部腹板32不方便直接穿设和更换空调、水电等管线,而附设管线层35后集成楼板3的厚度将增加;(3)整体式中部腹板32存在冷热桥传导问题,导致上下楼层间的隔冷、隔热及隔音性能差,保温性能差,暖气或空调开启时造成能源浪费;(4)整体式中部腹板32的重量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腹板将所述上翼板与下翼板连接,所述腹板上设有可分散外力的穿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中,所述穿孔设呈圆角三角形。
在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中,所述腹板上设有加强肋。
在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中,所述穿孔设有折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横梁腹板上的穿孔可以分散所受垂直外力,而减弱集成楼板受外力后的颤动的作用;所述穿孔还可使所述横梁腹板的冷热桥传导面积减小,提高上下楼层之间隔冷、隔热及隔音性能,具有保温性能好和节能等优点;所述穿孔为穿设和更改空调、水电等管线提供了便利,同时降低了楼板厚度;所述穿孔使横梁的重量减轻,从而可减轻集成楼板对墙体的压力。
图2是本发明轻钢横梁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轻钢横梁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中穿孔的折边与中部腹板结合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穿孔的折边与中部腹板结合的示意图;图6是现有集成楼板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现有集成楼板用C型轻钢横梁的立体图;
请参照

图1,本发明中的集成楼板1主要包括轻钢横梁10、第一U型轻钢导轨11、第二U型轻钢导轨13和面板12。所述第一U型轻钢导轨11和第二U型轻钢导轨13共面并保持平行,其U形开槽彼此相对;所述横梁1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轻钢导轨11和第二U型轻钢导轨12的U形开槽之间;所述面板12固设在所述第一U型轻钢导轨11和第二U型轻钢导轨12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集成楼板1内还装设有空调、水电等管线15,所述管线15设置在所述面板12之间,并穿过所述轻钢横梁10。
请参照图2及图3,所述轻钢横梁10由连接成一体的上翼板101、下翼板103和中部腹板102构成。所述中部腹板102上设有多数个圆角三角形穿孔104,所述穿孔104也可以呈普通三角形、菱形或梯形等其它任意形状。所述穿孔104的底边与上翼板101和下翼板103平行。相邻穿孔104交错布置,即相邻穿孔104之间呈180度角,相邻穿孔104的交错布置可以增加布设穿孔104的数量,所述轻钢横梁10的上翼板101和下翼板103位置可互换,增加了所述轻钢横梁10通用性。相邻穿孔104之间均设有冲压或滚压所形成的加强肋105。
再请一同参照图4,所述穿孔104设有向内弯折的折边106,所述折边106可增加所述中部腹板102的强度所述折边106与所述腹板102的结合处为圆角结构107。
当所述轻钢横梁10受到来自上翼板101或下翼板103的垂直外力时,所述穿孔104将该垂直外力沿所述穿孔104两侧分散,而可有效减弱轻钢横梁10受外力后的颤动。相邻穿孔104间的加强肋105和所述穿孔104上的折边106均具有提高所述中部腹板102强度的作用,并进一步减弱轻钢横梁10受外力后的颤动。
所述穿孔104使中部腹板102的传冷、传热及传音面积减小,传冷、传热及传音路径增加,可有效地降低所述中部腹板102存在的冷热桥传导问题,而提高了集成楼板1的隔冷、隔热和隔音性能。集成楼板1的保温性能增强,可减少暖气或空调开启时造成的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所述穿孔104中可以直接穿设空调、水电等用管线15,因而无需另设管线层,可使集成楼板1变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所述穿孔104可使所述轻钢横梁10的重量减轻,从而可减轻集成楼板1对墙体(未图示)的压力。
所述轻钢横梁10性能优越、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合于标准化和产业化批量生产。
请参照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穿孔204的折边206与中部腹板202的结合处是直角结构207。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所述腹板将所述上翼板与下翼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设有可分散所受垂直外力的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呈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呈圆角三角形,所述穿孔设有折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腹板结合处为圆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腹板结合处为直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交错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穿孔之间呈180度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设置在相邻穿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是冲压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是滚压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标准化、产业化批量生产制造的集成建筑用轻钢结构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所述腹板将所述上翼板与下翼板连接,所述腹板上设有可分散外力的穿孔,所述穿孔设有折边,相邻穿孔间设有加强肋。应用所述轻钢结构件作为集成楼板的横梁,可以减弱集成楼板受垂直外力后的颤动;可以降低集成楼板的冷热桥传导问题,提高上下楼层之间隔冷、隔热和隔音性能,具有优良的保温和节能等特点;集成楼板内可直接穿设和更换空调、水电等用的管线,同时可降低集成楼板厚度;可以减轻集成楼板的重量,以减轻集成楼板对墙体的压力。
文档编号E04B5/10GK1458361SQ03126599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0日
发明者胡永生 申请人:胡永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