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9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主体施工阶段的专用防护架。
背景技术
目前,尤其在我国,高层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由面砖改为涂料已是一种趋势,只用采用吊船才能满足涂料施工工艺反复上下的要求。但吊船悬挂于建筑楼顶,不能应用于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因此必须要有和它配套使用的应用于该阶段的专用防护架。在这种情况下,其它的脚手架由于使用功能的原因而增大了成本。
发明人的公开号为200310110800.0的在先发明申请,采用分成多段的平而网架对在施工楼层进行防护,虽然且用料较省,但由于未能给施工楼层提供临边作业时必须的操作空间,给工人操作带来诸多不便,在实践中效果并不好甚至无法实施。如要克服这一点,必须每层搭设环绕建筑物一周的平台,将平面网架固定在平台外侧,显然这样一来工作量和成本都大大增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公知的较为先进的防护架通常采用如下结构用钢管、扣件搭设形成最大长度不超过6.0米,高度为2层半左右楼高的脚手架单元,包括高四米左右的双排架和3米左右的单排架。在其中下部连接有定型支架,定型支架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施工楼层的建筑边梁上。多个这样的脚手架单元布置在建筑物上,形成环绕建筑物外轮廓一周的封蔽架,对在建的建筑物提供临边防护,防止建筑材料等坠落发生打击伤人损物等安全事故。随着建筑物每升高一层,利用塔吊作提升动力,将脚手架单元提升到上一楼层固定。相比其他传统的脚手架,该工艺有一定的先进性比如不需要专用提升设备,节省钢管扣件等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1.固定点在刚施工楼层的建筑边梁上,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必须提前拆除该层边梁的模板,给建筑施工造成不便;若固定在楼板上,由于楼板厚度远小于边梁,而混凝土凝固强度不够,不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2.在建筑边梁上固定时,由于操作工人需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临边作业,难度增大,安全风险无法避免,并且操作复杂,必须要专业技术工人才能胜任;由于上述原因,在安装和提升时均需要专业化施工队伍,增大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防护架操作复杂、存在安全风险、需专业施工队伍从而增大了使用成本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需专业施工队伍、成本低廉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是环绕建筑物外轮廓一周并对其进行封蔽的脚手架,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使用塔吊单独提升;每个单元包括架体、桁架和附着装置,架体为单排架,由钢管、扣件搭设形成,铺装有安全网等封蔽材料,在架体上靠建筑物一侧连接有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装置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向外伸出建筑物,桁架与附着装置的所述伸出端之间设有固定时自动定位、提升时自动分离的吊挂连接装置和拉结装置。其中,吊挂连接装置承受脚手架单元的重力,并和拉接装置一起构成一组力偶(吊挂连接装置受压力或拉,相应的拉接装置受拉力或压力)来平衡脚手架单元由于偏离建筑物而产生的偏心力矩,这样就实现了脚手架单元的固定。多个这样的脚手架单元布置在建筑物上,形成环绕其一周的封蔽架体。采用塔吊作提升动力对脚手架单元进行单独提升。
所述的吊挂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封闭环和开口槽,开口槽具有和封闭环外型相适应的轮廓形状。
所述的吊挂连接装置可以支承在附着装置上,并设有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当两个相邻的附着装置出现平面交叉时(例如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安装。
实现本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附着装置中可以有一段呈“桥”形,便于当两个相邻附着装置发生平面交汇时,一种其中一个可以穿过“桥”形部分,不致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固定在脚手架单元中部的桁架增加了刚度,从而增加了抵抗风荷载等侧向荷载的能力;不需要提前拆除刚施工楼层的边梁;脚手架单元与建筑物之间是通过吊挂装置和拉接装置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实现固定、在塔吊提升下自动分离,简化了安装和提升过程中的工序,提高了工效,提升一个单元仅需6分钟左右,按一个防护架有30个单元计算,完成整个防护架的提升不超过4小时;由于工人操作都在室内进行,没有高空作业的危险,不需要很高的专业技术技能,完全可以由土建施工单位的普通工人例如钢模工经过简单培训后,利用待施工楼层的生产准备期完成,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这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公开号为200310110800.0的在先发明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侧立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I的放大图;图5是图4中的K向视图;图6是图3中II的放大图;图7是图6中H向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提升状态正立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侧立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III的放大图;
图11是
图10中的A-A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固定和提升时活动连接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侧立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提升状态侧立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侧立面示意图;
图16是
图15中IV的放大图;
图17是
图16中P向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俯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立体示意图之二;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俯视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附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正视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附着装置的固定方式的一个实施例正视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附着装置的固定方式的另一个实施例正视图;图中11.建筑物 12.平面网架 13.待施工楼层 21.双排架.22.钢支架 23.穿墙螺栓 24.单排架 31架体 32.扣件 33.吊挂连接装置 34.附着装置 35.大横杆 36.桁架 37.拉结装置 38.地锚环 39.限位装置 40.定位装置 330.底板 331.封闭环 332.水平撑腿333.前挡板 334.后挡板 341.销子 342.开口槽 342.滑孔 343.挡板 344.楔子 345.地脚螺栓 346.螺母 347.锥形螺母 348.螺栓 391、定位销 392、滑孔 401.凸棱 402.凹槽 81.钢丝绳 82.塔吊吊钩 101.槽钢 102.顶盖 103.型钢 131檐板 151“桥”形轮廓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3-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脚手架的架体31高度为3个半建筑楼高,其内侧(靠建筑物一侧)的一组大横杆35上通过扣件32连接桁架36,桁架36上与吊挂连接装置33为一体结构,吊挂连接装置33上空套有封闭环331,封闭环331可相对吊挂连接装置33作上下、左右方向上的摆动,以克服附着装置34可能出现的安装误差。吊挂连接装置33上还一体焊接有水平撑腿332,其上、下、内三方均开口;附着装置34在建筑物内的一端有长条型滑孔344,套在混凝土浇注前预设在楼板上的地锚环38上,并用楔子344楔紧;附着装置34的另一端伸出建筑物外,其最前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开口槽342和挡板343,开口槽342的封闭端相向下延伸,兼作导向板。固定前,脚手架单元在塔吊钢丝绳牵引下处于悬挂状态,操作工人只需站在建筑物内,扶住脚手架单元,使水平撑腿332开口方对准开口槽342,下降塔吊钢丝绳81,在开口槽342的导向作用下,封闭环331对准并套入开口槽342内;在上一楼层,将拉接装置37的安装孔分别对准附着装置34上的固定销341和桁架36上的固定销361后套入。继续下降塔吊钢丝绳直至完全放松,脚手架单元就通过封闭环341悬挂在附着装置34上,水平撑腿332顶住附着装置34的挡板343。可以看出,脚手架单元的重力通过吊挂连接装置33上的封闭环331传递给附着装置34,再通过楔子344传递给地锚环38,最后传递给建筑物;而其由于偏离建筑物产生的偏心弯矩,则通过分别处于上、下两个楼层的水平撑腿332和拉结装置37的反力构成的力偶予以平衡,这样就完成了脚手架单元的固定。提升前,按上述方法在新施工楼层上安装好附着装置34,在塔吊钢丝绳81提升下,水平撑腿在挡板上在槽板的导向作用下向上滑动,直至脱离,同时在此过程中上一层的拉结装置37和封闭环331也分别与附着装置34脱离,直到脚手架单元被提升到上一楼层按上述方法固定。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脚手架单元的重力是由在建筑物新施工楼层下一层的楼板来承受,由于其混凝土凝固时间较长,强度较高(通常不低于10Mpa),完全可以满足强度要求。而新施工楼层楼板面仅仅承受通过架体31→拉结装置37→附着装置34传递的水平剪力,其数值约为脚手架单元重力的1/3左右,显然也满足强度要求。
从上述过程还可以看出,在提升时,在塔吊提升下,脚手架单元的活动连接装置自动分离,提升到位后,操作工人只需站在建筑物内,将吊挂连接装置对准,下放塔吊钢丝绳即可实现安装就位。整个过程简单、安全,不需要很高的专门技术技能,普通工人通过简单培训后就可胜任,对防护架的使用者一土建施工单位而言,完全可以将该任务交给其他作业班组例如钢模工班组,利用楼面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上一楼层施工前的准备期内(通常有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
结合图9-
图12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附着装置34伸出建筑物的前端,竖向焊接槽钢101,固定接头装置上竖向焊有型钢103,其宽度小于槽钢开口宽度,在其顶部焊接有顶盖102,顶盖102沿型钢靠建筑物一侧向下延伸,与型钢形成一插槽,宽度大于槽钢腹板厚度,其下端向外弯折,自然形成一段导向槽,固定前,脚手架单元在塔吊钢丝绳牵引下处于悬挂状态,操作工人只需站在建筑物内,扶住脚手架单元,将型钢103下端对准槽钢的开口槽内。下放塔吊钢丝绳,使槽钢101上端逐渐被导入型钢103与顶盖102之间的插槽内直至顶到顶盖上,此时脚手架单元的整个重量就被传递给附着装置34,如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拉结装置37和安装在上一楼层的附着装置34相连,即完成了脚手架的固定。显然,在提升时,与第一个实施例一样,可以达到整个过程简单、安全,快速,不需要很高的专门技术技能的效果。
图13-
图14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结构原因,在某些位置的边梁上有檐板131等向外突出,如本图中所示,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脚手架在提升过程中与上一楼层的檐板131干涉,有两个解决办法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使附着装置34与吊挂连接装置33的连接点位于檐板131以外;但这样一来,一是附着装置34的悬挑长度增加,其最大弯矩随之增大,另外附着装置34在建筑楼板的固定处受力加大,为保证安全,其长度也必须增加,从而导致附着装置的长度和截面都加大,增大了其重量,使成本增加,同时工人操作难度也加大;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如本实施例中所示,将吊挂连接装置33和拉接装置37设计成可以绕桁架36作水平转动,提升时,当连接点高于附着装置33后,即可使其转动以避开檐板132;提升到上一楼层后,再将其转回原位置并通过定位,在不增加成本和增加工人操作难度的情况下,实现脚手架单元的顺利提升。
图15-
图17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39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附着装置34伸出端上表面设有定位销391,吊挂连接装置33上设有底板330,其上有滑孔331,防护架固定时底板330支承在附着装置34上,滑孔套入定位销391上,从而起定位作用。
图18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39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附着装置34伸出端侧面设有定位销391,吊挂连接装置33设有前后挡板334,防护架固定时吊挂连接装置33支承在附着装置34上,定位销391插入前后挡板334所形成的槽内,防止防护架外内、外移动,从而起定位作用。
图19、图20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40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一对相互嵌套在一起的凸棱401和凹槽402,分别位于吊挂连接装置33和桁架36上,当防护架固定时,凸棱401插入凹槽402中,起定位作用;当防护架提升时,吊挂连接装置33在重力作用下沿桁架36纵轴方向移动一端距离,从而本来嵌套在一起的凸棱401从凹槽402里脱出,吊挂连接装置33可绕桁架36作水平转动以避开槍板132;图21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40的另一个实施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沿圆周方向均布多个相互嵌套在一起的凸棱401和凹槽402,二者分别位于吊挂连接装置33和桁架36上,其工作过程如上所述。显然,由于圆周方向均布多个这样的凸棱和凹槽,即使出现附着装置34偏移设计位置时,吊挂连接装置33可在任意位置相对桁架36固定,从而方便了工人操作。
图22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着装置34的一种结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附着装置33沿其轴线方向上特别制出一段向上折起而下空的“桥”形轮廓,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两个附着装置出现平面交汇时(例如在建筑物转角处),其中一个可以很方便地从另一个的“桥”形轮廓下部穿过而不致发生干涉。
图23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着装置34在楼板11上固定的第二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楼板上预先埋设有特制地脚螺栓345,其螺纹部分高出楼板;安装时,将螺栓套入底板上的滑孔342,再戴上垫圈、螺母346,从而将附着装置34固定在建筑物上。
图24反映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着装置34在楼板11上固定的第三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楼板里预先埋设有特制螺母347,螺母外形成锥形,大头在下,螺母内填充棉纱,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沙浆等流入。安装时,取出棉纱,将螺栓穿过底板上的滑孔342后旋入螺栓348,从而将附着装置34固定在建筑物上。在楼板下的底模拆除后,用冲头将螺母往下打出,就可以周转利用,从而减少投入。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是环绕建筑物(11)外轮廓一周并对其进行封蔽的脚手架,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使用塔吊单独提升每个单元包括架体(31)、桁架(36)和附着装置(34),架体(31)为单排架,由钢管、扣件搭设形成,铺装有安全网等封蔽材料,在架体(31)上靠建筑物一侧连接有桁架(3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装置(34)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向外伸出建筑物,桁架(36)与附着装置(34)的所述伸出端之间设有固定时自动定位、提升时自动分离的吊挂连接装置(33)和拉结装置(3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挂连接装置(33)与桁架(36)铰接连接,并设有定位装置(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40)为嵌套在一起的凸棱(401)和凹槽(4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装置(34)通过地锚环(38)、楔子(344)固定在建筑楼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挂连接装置(33)包括封闭环(331)和开口槽(342),开口槽(342)具有和封闭环(331)外型相适应的轮廓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挂连接装置(33)支承在附着装置(34)的伸出端上,并设有定位装置(3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39)是孔、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39)是杆、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施工专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34)沿其轴线方向上具有一段向上折起而下空的“桥”形轮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主体施工阶段的专用防护架,是环绕建筑物(11)外轮廓一周并对其进行封蔽的脚手架,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使用塔吊单独提升;每个单元包括架体(31)、桁架(36)和附着装置(34),架体(31)为单排架,由钢管、扣件搭设形成,铺装有安全网等封蔽材料,在架体(31)上靠建筑物一侧连接有桁架(3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装置(34)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向外伸出建筑物,桁架(36)与附着装置(34)的所述伸出端之间设有固定时自动定位、提升时自动分离的吊挂连接装置(33)和拉结装置(3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效率高,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E04G21/32GK2795346SQ20052012249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1日
发明者姚康华 申请人:姚康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