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00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篷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遮篷结构,尤指一种用于遮篷支撑架体的篷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户外搭设遮篷可暂时方便遮阳挡雨之用。习用遮篷一般包含篷架及覆盖在篷架顶部的篷布构成,为了避免遮篷被强风吹倒,篷架通常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与稳固性,又为了能够便利地将遮篷运送到户外,同时提供快速的组装,篷架通常也需具备可收折的功能,以便降低搬运体积。但是,习用篷架的结构较为复杂,不利组装,成本高,此外,习用篷架一般不能有效降低该篷架的收藏体积,而且重量大,不利运送。
因此,应该有另一种不同结构的篷架产生,以期改善上述问题并具有使用便利的优点。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遂悉心加以研究分析及设计,经过实际的试验及多次改进后,于今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篷架,该篷架具有一可收折的顶架以便降低收藏体积,且由该篷架构成的遮蓬在使用上具有组装便利、强度够及稳固性高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效果的具体结构及技术手段一种篷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顶架,具有一个位在中央的上接头、四个位在角落的下接头、数个呈径向配置的支持杆及数个配置在周边的横杆,各横杆枢接在相邻二下接头之间,并具有两或更多支可拆卸的连接杆,各支持杆枢接在该上接头与一下接头之间;及一脚总成,其包括结合在该顶架各角下方的一支撑脚,各支撑脚的顶端可拆卸地套接在该下接头底侧。
其中,该上接头具有一本体,该本体包含呈十字状的四支结合臂,各结合臂的底侧具有可供一支持杆的一端对应枢接的凹槽。
其中,各下接头具有一呈扇状的本体,该本体包含内端形成开口的用于支持杆的另端插入枢接的一中间凹部及供一横杆的一端插入枢接的二边侧凹部。
其中,各下接头的本体向下延伸有一套接部,该套接部的底侧具有一供支撑脚的顶端对应套接的凹槽。
其中,各横杆由一第一连接杆与一第二连接杆组成,该第一连接杆与该第二连接杆具有可配对结合或拆卸分离的端部。
其中,各支撑脚由可配对结合或拆卸分离的一上脚与一下脚组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具有组装便利、强度够及稳固性高,且结构简单、组装便利及能有效降低该篷架的收藏体积等有益效果。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
本实用新型可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式,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部份分解图;图2是在图1的顶架上覆盖蓬布构成遮篷的一实施例;图3是图1的顶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组合后的上视图;图5是沿图4的5-5位置所取的剖示图;图6显示连接杆以销杆为枢轴做枢转位移的示意图;及图7显示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持杆与各横杆的连接杆一一折收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成的篷架一实施例,该篷架包含一顶架1及可将该顶架1撑高的一脚总成2;再参阅图2,显示在顶架1上覆盖蓬布3而构成遮篷的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顶架1具有四个斜侧面的锥形体,使得该篷布3的中央被撑起而概呈伞状型态;但也可使用具有三个斜侧面以上的其它锥形体做为替换实施例。
参阅图1、图3所示,该顶架1包含一个位在中央的上接头11、四个位在角落的下接头12、四支横杆14及四支支持杆13;配合图4、图5所示,该上接头11具有一本体111,该本体111包含概呈十字状的四支结合臂112,各结合臂112的底侧具有可提供支持杆13枢接的凹槽113。
各下接头12具有一概呈扇状的本体121,该本体121包含内端形成开口的数个凹部122,在本实施例中,包含一中间凹部及二边侧凹部;又该本体121并向下延伸一套接部123,该套接部123的底侧具有凹槽124。
各支持杆13具有一第一端131及一第二端132,其第一端131个别地以销杆15枢接在该上接头11的一对应结合臂112的下侧凹槽113内,且其第二端132个别地以销杆16枢接在一下接头12的该中间凹部122内,使得该等支持杆13系概呈径向配置。
各横杆14具有第一端141及一第二端142,该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系个别地以销杆17枢接在相邻二下接头12的一对应的边侧凹部122内,使得各横杆14呈周边配置型态;又各横杆14最好由二支以上的连接杆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各横杆14由一第一连接杆143与一第二连接杆144组成,如图3、图4所示,其中,该第一连接杆143上设置一在内部有弹簧(图中未示)加载的销145,并在第二连接杆144上设一孔洞146,当将销145向内压入后,该第二连接杆144可以该孔洞146和该销145配对结合或是拆卸分离,又当第一连接杆143与一第二连接杆144分离后,该二连接杆143、144就可以销杆17为枢轴做枢转位移,如图6所示。
脚总成2包含四支支撑脚21,各支撑脚21具有一顶端211与一底端212,该顶端211以紧密套接方式结合在一对应下接头12的套接部123底侧的凹槽124内(如图5所示),而底端212结合在一脚垫215上;又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脚21由一上脚213与一下脚214组成,如图3所示,其中,该上脚213上设置一在内部有弹簧(图中未示)加载的销216,并在下脚214上设一孔洞217,当将销216向内压入后,该下脚214可以该孔洞217和该上脚213的销216配对结合或是拆卸分离。
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成的篷架1,除了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之外,并通过四支支持杆13呈径向地配置在中央上接头11与四角落的下接头12之间、四支周边横杆14连接在相邻二下接头12之间以及四支支撑脚21结合在该顶架1的各角下方,使得由该篷架1构成的遮蓬在使用上具有足够强度。
同时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成的篷架1,通过各支持杆13以枢接方式连接在上接头11与下接头12间、周边横杆14的各连接杆也以枢接方式连接在相邻下接头12之间以及各支撑脚21以可拆卸方式套接在下接头12底侧,使得该篷架1可在拆卸脚总成2之后,利用各枢接处将支持杆13与各连接杆一一折收,而收合成图7所示的状态(图中的第一连接杆143与第二连接杆144呈分离),达成组装便利及有效降低该篷架收藏体积的效果。
前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作较佳实施例的说明,而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神是可作多种变化或修改的实施例。例如构成横杆的连接杆与构成支撑脚的脚杆不限定使用二支组成。对于熟悉此项技艺人士可作的明显替换与修饰,仍将并入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篷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顶架,具有一个位在中央的上接头、四个位在角落的下接头、数个呈径向配置的支持杆及数个配置在周边的横杆,各横杆枢接在相邻二下接头之间,并具有两或更多支可拆卸的连接杆,各支持杆枢接在该上接头与一下接头之间;及一脚总成,其包括结合在该顶架各角下方的一支撑脚,各支撑脚的顶端可拆卸地套接在该下接头底侧。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架,其特征在于该上接头具有一本体,该本体包含呈十字状的四支结合臂,各结合臂的底侧具有可供一支持杆的一端对应枢接的凹槽。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篷架,其特征在于各下接头具有一呈扇状的本体,该本体包含内端形成开口的用于支持杆的另端插入枢接的一中间凹部及供一横杆的一端插入枢接的二边侧凹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篷架,其特征在于各下接头的本体向下延伸有一套接部,该套接部的底侧具有一供支撑脚的顶端对应套接的凹槽。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架,其特征在于各横杆由一第一连接杆与一第二连接杆组成,该第一连接杆与该第二连接杆具有可配对结合或拆卸分离的端部。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架,其特征在于各支撑脚由可配对结合或拆卸分离的一上脚与一下脚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篷架,包含可支承遮篷的一顶架及可将该顶架撑高的一脚总成;该顶架具有一个位在中央的上接头、四个位在角落的下接头、数呈周边配置的横杆及数呈径向配置的支持杆,各横杆以枢接方式连接在相邻二下接头之间,各支持杆以枢接方式连接在该上接头与各下接头之间,而脚总成包含结合在该顶架各角下方的一支撑脚,各支撑脚的顶端以可拆卸方式套接在一下接头底侧,据此达成结构简单、组装便利及能有效降低该篷架的收藏体积。
文档编号E04H15/48GK2883577SQ200620018989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5日
发明者黄明泰 申请人:黄明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