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升降桅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54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式升降桅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举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由多节气缸构成,以压 缩空气或手动为动力,可上下伸縮的桅杆。
背景技术
气动升降桅杆,又称升降杆,是一种适用于广场和运动场地的照明、通讯 及警务保障等场合的便携升降机构。目前现有的气动升降桅杆,是由钢管或铝 合金管为缸体,加上活塞、节套和密封圈、气嘴等构成。使用时,用气管将气 缸上的气嘴和气泵连接到一起,通电启动气泵,将压縮空气输入桅杆缸体,从 而推动桅杆上升。当桅杆达到极限高度、缸体的压縮空气达到一定压力值时, 即可关闭气泵,停止供气。但是由于这些密封件会随着桅杆的升降而升降,并 且桅杆内的气压高于桅杆外的气压,这样桅杆的气密性很难得到保证,会有微 泄露现象。因此要使桅杆长时间保持高度,就要不断地向缸体内补充压縮空气, 使之保持一定的压力值,通称"保压"。否则,桅杆就会下降。尤其是在野外操 作时,如果桅杆的密封件出现问题,会导致桅杆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气动升降桅杆不"保压"就不能长期保持高度 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保压"就可长期保持高度的自锁式升降桅杆,该桅杆 还可以以手动为动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自锁式升降桅杆,在底座上固定连接外缸体,外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 合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活动缸体,活动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内活 塞,活动缸体至少有两个,对应的内活塞至少有1个,在每个缸体的上端设置 节套,在底座上设置进气口,在除最上级内活塞外的其它内活塞上及活塞上设 置通气孔,所述节套上设置自锁装置。
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支撑套,在支撑套内部安装有弹簧,在弹簧内部安装导 柱,在导柱的外端设有拉环。所述支撑套螺纹连接于所述节套上。
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阀。每个缸体与其活塞的接触面间设置密封圈及固定润滑套。相邻两个活动缸体间设置起限位作用的挡环。每个节套与上一级 活动缸体的接触面间设置固定滑套,每个节套的上端面设置防震圈。在活动缸 体的表面设置轴向的导向键,在节套上设置导向槽,导向键嵌在导向槽内。上 一级活动缸体的下端位于下一级活塞的内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节套上设置一个简单的自锁 装置,依靠自锁装置和缸体外表面紧密接触所产生的静摩擦力来实现桅杆长期 保持高度的目的,取消了现有的自锁式升降桅杆要长期保持高度就必须依靠供 电、气泵和由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等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来"保压",降低了生 产和运行成本,环保节能。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人工手动操作下完成桅杆的升 起,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锁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本实用新型在底座18上固定连接外缸体12,外缸体12内设置有 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塞14,活塞14上固定连接活动缸体11,活动缸体ll内设置 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内活塞19,活动缸体11至少有两个,对应的内活塞19至少 有1个。在每个缸体的上端设置节套l,在底座18上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上安 装有进气阀17。在除最上级内活塞19外的其它内活塞19上及活塞14上设置通 气孔13,节套l上设置自锁装置。
见图1及图2,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支撑套2,在支撑套2内部安装有弹簧4, 在弹簧4内部安装导柱3,在导柱3的外端设有拉环5。所述支撑套2螺纹连接 于所述节套1上。节套1通过螺栓8固定在缸体上。
在每个缸体与其活塞的接触面间设置密封圈16及固定润滑套15,以提高密 封性能及润滑性能。
在相邻两个活动缸体间设置起限位作用的挡环IO,该挡环IO与节套1配合, 对活动缸体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
在每个节套1与上一级活动缸体的接触面间设置固定滑套6,以改善节套1 与活动缸体间的滑动性能。在每个节套1的上端面设置防震圈7,在升降桅杆处
4于收縮状态时,上一级节套的下端面压在下一级节套的上端面上,防震圈7的 作用是避免了相互间发生碰撞,防震圈7可以用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作。
在活动缸体上升过程中,为避免活动缸体发生转动,在活动缸体的表面设 置轴向的导向键9,在节套l上设置导向槽,导向键9嵌在导向槽内,使活动缸 体在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能。上一级活动缸体的下端位于下一级内活 塞19或活塞14的内腔内。
图1所示为设置了 5个内活塞19加一个活塞14,共计6个活塞的结构图, 相应的活动缸体也有5个,加上外缸体12,共计有6个缸体。
本实用新型在升降桅杆每一节的节套1上面安装一个自锁装置,当该节气 缸在压縮空气或人工推动下上升到指定高度时,自锁装置自动自锁,达到制动 目的。
升降桅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上升过程缸体在压縮空气或人工推动下上升到指定高度时,自锁装置自 动自锁,当所有自锁装置均自锁时,完成上升过程。使用时,压縮空气经过进 气阀17进入外缸体12与活塞14下端的空间内,再通过活塞14上的通气孔13, 进入由底座18与内活塞19及活动缸体11围成的空间内,……,直至进入最上 级内活塞与次上级内活塞与对应的活动缸体构成的空间内。在没有负载的情况 下,最上级内活塞首先开始向上移动,在最上级活塞移动到极限位置,最上级 活动缸体上的挡环10与次上级活动缸体上的节套1接触后,导柱3在弹簧4的 作用下,自动锁在导向键9的开口上,然后次上级内活塞接着开始向上移动, 依次类推。在升降桅杆上升到预定高度后,所有自锁装置均锁上,活塞都停止 移动。
下降过程打开放气阀,人工拉开最下节导柱3,桅杆缓慢下降,当这一节 完全下降后,拉开上一节导柱3,......,其它各节依此类推,直到桅杆完全收拢。
权利要求1.自锁式升降桅杆,在底座上固定连接外缸体,外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活动缸体,活动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内活塞,活动缸体至少有两个,对应的内活塞至少有1个,在每个缸体的上端设置节套,在底座上设置进气口,在除最上级内活塞外的其它内活塞上及活塞上设置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节套上设置自锁装置。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装置包 括支撑套,在支撑套内部安装有弹簧,在弹簧内部安装导柱,在导柱的外端设 有拉环。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螺纹 连接于所述节套上。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上安 装有进气阀。
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每个缸体与其活 塞的接触面间设置密封圈及固定润滑套。
6.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活动缸 体间设置起限位作用的挡环。
7.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每个节套与上一 级活动缸体的接触面间设置固定滑套,每个节套的上端面设置防震圈。
8.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在活动缸体的表 面设置轴向的导向键,在节套上设置导向槽,导向键嵌在导向槽内。
9.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锁式升降桅杆,其特征在于上一级活动缸体 的下端位于下一级活塞的内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式升降桅杆,针对现有的升降桅杆不“保压”就不能长期保持高度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固定连接外缸体,外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活动缸体,活动缸体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内活塞,活动缸体至少有两个,对应的内活塞至少有1个,在每个缸体的上端设置节套,在底座上设置进气口,在除最上级内活塞外的其它内活塞上及活塞上设置通气孔,所述节套上设置自锁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节套上设置一个简单的自锁装置,依靠自锁装置和缸体外表面紧密接触所产生的静摩擦力来实现桅杆长期保持高度的目的,降低了生产和运行成本,环保节能。
文档编号E04H12/00GK201276866SQ2008201603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刘海涛, 张世岳, 刚 李, 杨仁火, 王建勇 申请人:无锡市华鹰移动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