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墙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48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墙体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的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墙体板。
技术背景复合墙体板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大量报道,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 号CN2806622Y介绍了中空环保复合型轻质墙体板,其是在一对彼此对置的大体上构成为 Z字形的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具有榫合效应的凹槽,在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间设 贯通孔,孔内充填保温材料,在板体的上下端面设置埋设有金属网的防潮隔音板。这种结 构的板虽然具有轻盈的长处,但是不仅制作麻烦,而且安装及安装后的后续处理烦琐(可 见其说明书第2页第5-ll行描述)。此外,只要有起榫合效应的凹槽的存在,那么容易在 仓储、运输及施工过程中致损而影响使用。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1065596Y推荐的新型保温外墙体板,其是由速凝水泥或普 通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膏、黄砂、水等原料搅拌成膏状料,再将轻质材料填充块放入 模具同时将玻纤布置于模具内,将膏状料注入模具内,由膏状料将填充块、钢丝网片、拉 筋等包裹(说明书第2页倒数第2行至第3页第4行)。这种结构的外墙体板的制作流程 长、用及的材料多,而且由于是实心的,因此份量较重。授权公告号CN200992767Y披露 的新型隔热保温外墙体板是CN201065596Y的同一申请人,同存所述的欠缺。CN2525144Y公开的墙体板,结构为具有聚苯泡沫制成的保温层和玻纤氯镁水泥制 成的装饰层,在保温层与装饰层之间设隔热层,隔热层是草或木纤维制成的板。这种结构 的墙体板虽有其在说明书的优点效果栏中所称的优点,但环保性、抗震性、保温性以及防 火效果是欠缺的。CN2581572Y公诸的复合加芯型防火墙体板,具体的结构是对两侧的面层内设置保温 隔热芯层,这种结构的墙体板存在顾此失彼的欠缺,即虽然具有防火效果,但强度是脆弱 的,此外还不具有环保、节能、隔音、资源再利用和抗震的效果。CN2677483Y推荐的轻质夹心复合墙体板,相对于CN2581572Y而言由于在两块面板 之间设置有筋板,因此强度有所改善,但仍不足以消除CN2581572Y所存在的所述的其它CN2908640Y揭示的稻/麦秸杆纤维束为内芯的组合式墙体板具有节能环保和资源再 利用的长处,但隔热防火、隔音以及强度差系其不足。
由于已有技术中所公开的并且并不仅仅限于前面所例举的墙体板的结构都不能全面 地集结构简练、制作方便、环保、节能、隔音、抗震和防火等长处于一体,因此有必要予 以改进,下面将要推荐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的并且既可体现环保节能,又 可表现出良好的隔音、抗震和防火效果的复合墙体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复合墙体板,包括两者彼此面对面固定的 第一、第二板体和位于第一、第二板体之间的阻燃隔热板,所述的第一板体朝向第二板体 的一侧表面或者第二板体朝向第一板体的一侧表面构成有突起于板体表面的补强框,在补 强框内以间隔状态地构成有补强肋,相邻补强肋之间构成铺垫腔,所述的阻燃隔热板铺置 在铺垫腔内,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镁板。
一种复合墙体板,包括彼此面对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体和位于第一、第二板体之 间的阻燃隔热板,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之间配设有一封边框,在封边框的长度方向或宽 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增强条,相邻增强条之间构成为敷垫腔,所述的阻燃隔热板铺设在敷垫 腔内,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镁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的厚度是相等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的厚度是不相等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阻燃隔热板为岩棉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补强肋之间的间距为25-35 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条之间的间距为25-35 cm。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封边框的材料是与所述的第一、 第二板体的材料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条为横截面形状呈矩形的金 属管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练、制作方便的长处;所 使用的材料具有环保和节能性;补强框和补强肋或封边框和增强条的设置能使第一、第二
板体的强度得以保障;阻燃隔热板能起到理想的防火、节能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结构的复合墙体板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査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 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1:
请见图l,给出了第一、第二板体l、 2,第一、第二板体l、 2采用植物秸杆经粉碎 后加入胶粘剂混拌,再由模具压制成形。当然,也可采用纯粹的木屑加入胶粘剂拌匀付诸 模具压合成形,还可采用秸杆玻镁板,并且秸杆玻镁板为复合型的中空结构,这里所讲的 中空结构如形成蜂窝状。在本实施例中,当制作第一板体l时,在第一板体l所朝向第二 板体2的一侧的表面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明显地突起于第一板体1的补强框4,也就 是说,补强框4一体地构成于第一板体1上。在补强框4之间并且以第一板体1的长度方 向间隔构成有补强肋41,相邻补强肋41之间的间距为25cm。毫无疑问,补强肋41同样 是一体地构成于第一板体l上的。由于补强肋41的存在,更具体地讲,由于补强肋41突 起于第一板体l的表面,因此相邻补强肋41之间自然地构成有铺垫腔411,各铺垫腔411 内铺设阻燃隔热板3,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阻燃隔热板3的材料为岩棉板。前述的第二板 体2通过设备并且加胶粘剂与补强框4和各补强助41结合,得到三明治式的复合墙体板。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补强框4和补强肋41一体地构成于第一板体1上,因此第一板 体1的厚度比第二板体2的厚度大,通常地,使用状态下朝外的第一板体1的厚度比第二板体2的厚度大一倍。如果将前述的补强框4和补强肋41 一体地构成于第二板体2上, 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变换而不能认为有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畴。此外,在本实施 例中,各补强肋41是以第一板体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然而,如果改为与第一板体1 的宽度方向相平行,那么应视为等效。 实施例2:
请见图2和图3,在第一、第二板体l、 2之间加设与第一、第二板体l、 2的尺寸相 吻合的封边框5,封边框5的材料优选与第一、第二板体1、 2的材料相同,在封边框5 的中央区域与第一、第二板体l、 2的长度方向相并行地间隔设置增强条51,各增强条51 的两端与封边框5相衔接,由于增强条51的存在,从而使相邻增强条51之间自然地形成 了敷垫腔511,各敷垫腔511内敷设阻燃隔热板3。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增强条51,优选 而非绝对限于地使用横截面形状呈矩形的金属管。相邻增强条51之间的间距为35cra。第 一、第二板体l、 2均由设备并且加胶粘剂与封边框5和增强条51相结合,构成三明治形 式的复合墙体板。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申请人在实施例1和2中,均例举了第一板体1比第二板体2厚,但是如果将两者 的厚度设计为相同,那么同样属于等效性变化。
应用例
请见图4,在图中给出了建筑物墙体的上梁6和底梁7,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由实施 例l或2所得到的复合墙体板时,先在上梁6和底梁7上固定槽形钢8,再在上、底梁6、 7上的槽形钢8之间固设矩形管架9,在各矩形管架9的空域内插置岩棉板10,然后将本 实用新型的复合墙体板用铆钉或螺钉或以其它等效的固定方式与矩形管架9的两侧固定, 从而得到轻质的具有环保、节能、隔音、抗震和防火效果理想的墙体。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墙体板,包括两者彼此面对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体(1、2)和位于第一、第二板体(1、2)之间的阻燃隔热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1)朝向第二板体(2)的一侧表面或者第二板体(2)朝向第一板体(1)的一侧表面构成有突起于板体表面的补强框(4),在补强框(4)内以间隔状态地构成有补强肋(41),相邻补强肋(41)之间构成铺垫腔(411),所述的阻燃隔热板(3)铺置在铺垫腔(411)内,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1、2)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镁板。
2、 一种复合墙体板,包括彼此面对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体(l、 2)和位于第一、第 二板体(l、 2)之间的阻燃隔热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l、 2)之间配设有 一封边框(5),在封边框(5)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增强条(51),相邻增强条(51) 之间构成为敷垫腔(511),所述的阻燃隔热板(3)铺设在敷垫腔(511)内,其中,所述的第一、 第二板体(l、 2)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镁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l、 2)的厚度是相等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l、 2)的厚度是不相等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隔热板(3)为岩棉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肋(41)之间的间距为 25-35 cm 。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条(51)之间的间距为 25-35 cm。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边框(5)的材料是与所 述的第一、第二板体(l、 2)的材料相同的。
9、 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复合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条(51)为横截面 形状呈矩形的金属管材。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墙体板,属于建筑物的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包括两者彼此面对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体和位于第一、第二板体之间的阻燃隔热板,所述的第一板体朝向第二板体的一侧表面或者第二板体朝向第一板体的一侧表面构成有突起于板体表面的补强框,在补强框内以间隔状态地构成有补强肋,相邻补强肋之间构成铺垫腔,所述的阻燃隔热板铺置在铺垫腔内,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体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镁板。优点具有结构简练、制作方便的长处;所使用的材料具有环保和节能性;补强框和补强肋或封边框和增强条的设置能使第一、第二板体的强度得以保障;阻燃隔热板能起到理想的防火、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E04C2/38GK201400952SQ20092004008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
发明者陆雪荣 申请人:常熟科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