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78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风抑尘墙,特别涉及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属于 环境保护领域,主要用于钢铁企业、电力企业、港口码头等散装物料堆场。
背景技术
原料场作为钢铁企业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钢铁生产所需的原 料、燃料、辅助材料的储运任务。由于占地面积很大,通常情况下原料场只能 采取露天堆放的方式,这些散状原燃料在堆存或装卸料作业过程中遇到二级风 以上天气时将会产生扬尘,造成周围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同时也导致原燃料 的大量风蚀损耗,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 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对环境管理的加强以及社会 公众对环境质量关注程度的提高,钢铁企业原料场粉尘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各 方面的重视,许多城市及企业已经为解决露天原料场粉尘污染问题采取了各种 控制措施,其中技术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为挡风抑尘墙。
挡风抑尘墙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结构环境来调节空气流动以减少扬尘的产 生,同时作为屏障可以阻止沙尘飞行,实现挡风抑尘效果。
按照风洞实验结果把防风网加工成一定的几何形状,并根据现场条件将防 风网与钢结构组合成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侧通过网体时, 在网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 无风的效果,在一定的开孔率下其具有明显降低风速和风力的作用,从而抑制 粉尘的飞扬。
挡风抑尘墙主要由混凝土基础、钢支撑结构和防风网组成。由于直接承受 风力起抑尘作用的关键部分是聚乙烯编织的防风网,所以其在钢结构上的挂装
3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挂装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可以节约投资、 缩短工期,而且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挡风抑尘墙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抑尘效果, 增加使用寿命。
目前,传统防风网在挡风抑尘墙上的挂装采用在顶部横梁用弯钩悬挂、前 立柱上用压板固定钢绞线、网面用单层钢绞线固定的安装方式,上述安装方式
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1 )在将防风网向顶部横梁上的弯钩上挂装时,由于下部网体尚未进行固 定,处于自由悬垂状态,在遇到较大风力时,极易导致防风网从挂钩上脱落, 使防风网上部的安装部分损坏,不得不进行修复,进行再次安装。其结构如图 1所示。
(2) 主立柱上向外伸出的用于固定压板的螺栓一般长度为50mm左右, 当防风网从上部向下悬垂展开时极易被螺栓挂住,由于位置在高空,故不易解 脱,同时防风网容易被刮出破洞,高空修补亦非常困难。其结构如图2所示。
(3) —般防风网迎风面用单层钢绞线固定,每隔400mm用单股铜线将防 风网和钢绞线绑扎在一起,使用日久以后,由于风向的变化及网面随风的抖动, 容易使绑扎的铜线松脱,防风网和钢绞线分离,导致总体结构被破坏,缩短了 大修周期,影响使用寿命。其结构如图3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挡风抑尘 墙的连接结构,有效地解决防风网现有安装方式中挂钩脱落、网体破损、总体 结构易被破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该挡风抑尘墙包 括混凝土基础、钢支撑结构和防风网,所述防风网挂装在所述钢支撑结构顶部 横梁的挂钩上,在所述挂钩向上的垂直端头设有一段向内的水平段。
进一步地,在所述防风网的内、外两侧各布一道钢绞线,所述防风网夹在 两道钢绞线中间。进一步地,用固定件由外向内将所述钢绞线通过背板固定在钢支撑结构的 前立柱钢管上,所述背板焊接在所述前立柱钢管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固定件 为U型螺才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对顶部钢管横梁的挂钩结构进行改进,在挂钩向上的垂直 端头增加一段向内的水平段,长度10mm。在安装过程中, 一旦风将防风网向
外吹起,可以有效地防止防风网从挂钩上脱落,避免了防风网的损坏和重复挂
拔 衣。
(2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结构中钢绞线在前立柱上的固定方式,取消向 外突出的螺栓,改为在前立柱原部位焊接一块预先开孔、上部切角的钢板,用 U型螺栓从外向内固定钢绞线,保证前立柱外侧为平面,避免了挂装时防风网 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结构防风网的另一侧增-没一道钢绞线,将防风网夹 在内外两道钢绞线中间,然后每隔400mm用单股铜线绑扎固定,保证了总体 结构的稳定。
(4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防风网挂装方式的改进,有利于顺利完成挂装过程, 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工作量,节约运行成本,提高挡风抑尘墙的防风抑尘 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1为现有结构的顶部挂网连接图2为现有结构的前立柱安装结构俯;阮图3为现有结构的前立柱安装结构正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挂网连接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立柱安装结构俯^L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立柱安装结构正^L图。
图号说明1一防风网,2—前立柱钢管,3—顶部钢管一黄梁,4一钢绞线,5—压板,6—水平螺栓,7—U型螺栓,8—挂钩,9一背板,41—外层钢绞线,
42—内层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顶部钢管橫梁3上的挂钩8通常设计成开口向上 的U型结构,是防风网1的主要承力部件,特别是防风网1刚用吊车挂到挂钩 8上时,所有的重量均落在挂钩8上。根据结构设计时的计算,挂钩8的强度 用来承受网体的重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情况下,在防风网1用吊车挂到 挂钩8上以后,可能无法及时对下部进行临时固定,此时防风网1处于悬垂状 态,在夜间突遇大风时,防风网1可能被吹起,甚至被吹到水平状态,导致其 从挂钩8上脱落,上部的安装部分损坏,不得不全部卸下,进行局部维修,再 次进行安装,导致成本和工期的无谓增加。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桂钩8的加工过程中,先在端部制作出直角钩, 把钩端截成约10mm长,然后弯成需要的直径,再焊接到顶部钢管横梁3上。 进行上述改进后,极端情况下,即便大风将防风网1吹到水平状态,向内的水 平弯钩可以有效地挂住防风网1的上部巻边绳,使防风网1不至于脱落,从而 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安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前立柱钢管2上焊接四根向外伸出的水平 螺栓6,然后用一块压板5通过螺母将钢绞线42固定在前立柱钢管2上,水平 螺栓6的端头突出在压板5的外面。这种结构的最大缺陷是当防风网1从上部 向下展开时极易被水平螺栓6的端头挂住,防风网1容易被刮出破洞,由于位 置在高空,解脱及修补都非常困难。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向外突出的水平螺栓6,在钢结构加工过 程中制作出合适大小的预先开孔、上部切角的钢板,焊接在前立柱钢管2的安 装部位,用U型螺栓7从外向内通过背板9将外层钢铰线41和内层钢铰线42 固定在前立柱钢管2上,背板9直接焊接在前立柱钢管2的外侧。前立柱钢管2外侧为平面,保证了防风网1从上向下展开时没有障碍,避免了挂装时防风 网1的损坏。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防风网1用单层钢绞线42固定,钢绞线42布置 在挡风抑尘墙的迎风侧。由于任何地理位置除了主导风向以外同时存在非主导 风向,故很多情况下防风网1需承受反向风力,此时钢绞线42本身不起作用, 仅依靠单股铜线将风力传导到钢绞线42上,受力结构非常脆弱,由于网面随 风在不停地抖动,使用日久以后,容易使绑扎的铜线松脱,防风网1和钢绞线 42分离,导致总体结构被破坏。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施工中先布置一道钢绞线41,在防风网1完全 展开后,在其另一侧再布置一道钢绞线42,防风网1被夹在内、外两道钢绞线 (41和42)中间,每隔400mm用单股铜线将防风网1和钢绞线(41和42) 绑扎固定在一起,这样无论防风网1的哪个方向迎风,均有一根钢绞线(41或 42)直接承受防风网1传导的风力,可以保证总体结构的稳定,从而延长使用 寿命,减少维修工作量,节约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在冶金、港口、矿山、火电厂、水泥厂等需要露 天堆存散状物料堆场的挡风抑尘墙上,也可以应用到需要设置挡风抑尘墙的其 它领域,特别是在冶金企业原料场挡风抑尘墙的建设和使用中已经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权利要求和上述实施例所述及的内容,只要是根据本 发明的构思所创作出来的任何发明,都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该挡风抑尘墙包括混凝土基础、钢支撑结构和防风网,所述防风网挂装在所述钢支撑结构顶部横梁的挂钩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挂钩向上的垂直端头设有一段向内的水平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防风网的内、外两侧各布一道钢绞线,所述防风网夹在两道钢绞线中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 固定件由外向内将所述钢绞线通过背板固定在钢支撑结构的前立柱钢管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定件为U型螺栓。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 板焊接在所述前立柱钢管的外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向 内的水平段长度为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风抑尘墙的连接结构,该挡风抑尘墙包括混凝土基础、钢支撑结构和防风网,所述防风网挂装在所述钢支撑结构顶部横梁的挂钩上,在所述挂钩向上的垂直端头设有一段向内的水平段。进一步地,在所述防风网的内、外两侧各布一道钢绞线,所述防风网夹在两道钢绞线中间。进一步地,用U型螺栓由外向内将钢绞线通过背板固定在钢支撑结构的前立柱钢管上,所述背板焊接在所述前立柱钢管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防风网现有安装方式中挂钩脱落、网体破损、总体结构易被破坏等问题。
文档编号E04H17/00GK201424860SQ20092016025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王永敏, 苗沛然 申请人: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