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33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钢框架结构中方钢管柱与工字钢梁的节点的设计和建
造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钢框架结构中,方钢管柱和工字钢梁的连接方式包括柱贯通式、梁贯通式和隔板 贯通式,目前国内还没有与本发明类似的技术。近年来,结构抗震的要求与日剧增。"强节 点弱杆件"是提高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但现实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却很难实 现该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节点区域易形成塑性铰,以及结构在二次、多次地震下基本丧 失抗震能力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节点延性并能提高结构二次抗震能力及安全
性能的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种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包括下层方钢管柱和上层方钢管柱,在下层方 钢管柱上设有狗骨式短工字钢悬臂,在下层方钢管柱的端部连接有下法兰,在上层方钢管 柱的端部连接有能与下法兰相匹配的上法兰,在下法兰上设有与上层方钢管柱的内孔相匹 配的带横向加劲肋的内插段,并且上层方钢管柱套在内插段上,所述的下法兰与上法兰之 间通过螺栓固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狗骨式短悬臂实现节点域塑性铰外移,提高节点延性; 当法兰螺栓在强震作用下失去承载力后,上层方钢管柱发生位移,柱内侧与内插段外侧接 触,内插段提供抗力以保证结构安全,提高了结构二次抗震能力;简化梁柱连接的现场施工 工艺,相对传统施工方法大幅度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西南等轴测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和俯视图,其中图2a是正面图,图2b是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节点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方钢管柱、工字钢梁与节点的连接方式。 图1和图2中1.下层方钢管柱节点,2.下法兰,3.带横向加劲肋的内插段,4.狗 骨式短工字钢悬臂,5.上层方钢管柱,6.上法兰。
具体实施例方式—种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包括下层方钢管柱1和上层方钢管柱5,在下
3层方钢管柱1上设有狗骨式短工字钢悬臂4,在下层方钢管柱1的端部连接有下法兰2,在 上层方钢管柱5的端部连接有能与下法兰2相匹配的上法兰6,在下法兰2上设有与上层方 钢管柱5的内孔相匹配的带横向加劲肋的内插段3,并且上层方钢管柱5套在内插段3上, 所述的下法兰2与上法兰6之间通过螺栓固紧连接。所述的内插段外侧面与方钢管柱内侧 面之间有2 3mm间隙。 上层方钢管框架柱5吊装就位后,与本发明通过节点内插段3套接后临时固定,将 上层方钢管柱5端部的上法兰6和下层方钢管柱1的下法兰2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实现框 架柱与节点的刚接。然后,将工字钢框架梁吊装到位,工字钢梁与本发明的短悬臂4先用双 板和螺栓临时固定,微调后对螺栓进行终拧,同时短悬臂4和工字钢梁的上下翼缘均采用 焊接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本发明的梁柱连接新工艺。
权利要求
一种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包括下层方钢管柱(1)和上层方钢管柱(5),在下层方钢管柱(1)上设有狗骨式短工字钢悬臂(4),其特征在于,在下层方钢管柱(1)的端部连接有下法兰(2),在上层方钢管柱(5)的端部连接有能与下法兰(2)相匹配的上法兰(6),在下法兰(2)上设有与上层方钢管柱(5)的内孔相匹配的带横向加劲肋的内插段(3),并且上层方钢管柱(5)套在内插段(3)上,所述的下法兰(2)与上法兰(6)之间通过螺栓固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内插段外侧面与 方钢管柱内侧面之间有2 3mm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包括下层方钢管柱和上层方钢管柱,在下层方钢管柱上设有狗骨式短工字钢悬臂,在下层方钢管柱的端部连接有下法兰,在上层方钢管柱的端部连接有能与下法兰相匹配的上法兰,在下法兰上设有与上层方钢管柱的内孔相匹配的带横向加劲肋的内插段,并且上层方钢管柱套在内插段上,所述的下法兰与上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固紧连接。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节点域塑性角的外移,提高了节点域二次抗震的性能,并简化了钢框架梁柱连接的施工工艺。
文档编号E04B1/58GK101775840SQ20101010202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周元强, 姚刚, 朱禛峰, 杨明, 王尉, 王磊, 郭正兴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