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21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一种建筑结构构件,特指钢筋混凝土房屋 建筑中一种新型节点 形式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板、柱、梁是现代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几种构件,柱支撑板、梁形成节 点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但从柱到板,其刚度有很大的突变,使得节点在房屋受到地震作 用或其他不利作用时首先破坏,成为结构的薄弱部位。这与我国“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相 违背。在结构设计计算时,一般认为板的刚度为无穷大,而柱只有有限的尺寸,即使加大 柱整体的尺寸也无法使柱到板的刚度突变问题得到改善,而且此举更增加了建筑成本,不 够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上述建筑中从柱到板,其刚度有很大突变 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柱节点抗震性能、提高柱两端强度,形成“强节点弱构 件”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在钢筋混凝土柱的上下两端一定高 度内各存在一个截面发生的变化的区段,在此区段内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越靠近节点,截 面积越大,在钢筋混凝土柱两端与梁板连接处形成核状节点。其核状节点的抗震能力得到 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柱两端截面的增加,增强了柱的抗剪能力;同时这种形式的柱突破了 传统的概念,在房屋建筑中形成了一定的美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实现了从柱到板,刚度有一个渐变的过程,防止由于刚度突变使节点在房屋受 到地震作用或其他不利作用时首先破坏,成为结构的薄弱部位。(2)实现了抗震中“强节点弱构件”的机理,其节点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3)柱两端截面的增加,增强了柱的抗剪能力。(4)这种形式的柱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在房屋建筑中形成了一定的美感。(5)本发明仅对柱两端的形式加以改进,不会改变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 设计、施工。且施工工艺简单,可方便的进行推广。


图1为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柱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柱断面图;图3为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柱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图3实施例的柱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混凝土板,2-混凝土梁,3-变截面混凝土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柱截面都为圆形(图2), 在柱中点处将柱分为两个区段。在每个区段中,钢筋混凝土柱截面的直径都是变化的。越 靠近节点处,柱截面直径越大,在柱上下两端与梁板连接处形成核状节点。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柱截面都为正方形(图4),在柱上下两端各存在高度为1/5倍柱高的区段。在这两个区段中,钢筋混凝土柱截面的 直径都是变化的。越靠近节点处,柱截面直径越大。在柱上下两端与梁板连接处形成核状 节点。
权利要求
一种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柱的上下两端一定高度内各存在一个截面发生的变化的区段,在此区段内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越靠近节点,截面积越大,在柱两端与梁板连接的节点处形成核状节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成核状节点的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柱,其特征是在钢筋混凝土柱的上下两端一定高度内各存在一个截面发生变化的区段,在此区段内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越靠近节点,截面积越大,在柱两端与梁板连接处形成核状节点,这一特征使得从柱到板,刚度有一个渐变的过程,防止由于刚度突变使节点在房屋受到地震作用或其他不利作用时首先破坏而成为结构的薄弱部位,提高了节点处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理念。同时这种形式的柱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在房屋建筑中形成了一定的美感。
文档编号E04B1/38GK101812897SQ20101014021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
发明者易楚军, 王辉, 肖岩, 陈友亮, 黄靓 申请人:湖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