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63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梁柱节点可分为两种,即刚接节点和铰接节点。铰接节点的特点是铰 接节点仅传递梁产生的剪力,传递弯矩效果很差,梁截面较大,但铰接节点制作安装简便, 相对刚接节点经济性差。刚接节点的特点是刚接节点既可以传递梁的弯矩又可传递梁的 剪力,梁截面较小,相对铰接节点经济好,但施工现场需要焊接,施工复杂,而且对施工技术 要求较高,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其既能较好地传递弯 矩和剪力,又有较好的经济性,同时施工简便,易于安装,并适合产业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H型钢柱、H型钢梁、 上支承角钢、下支承角钢、侧支承角钢、高强螺栓及螺母;所述上支承角钢、下支承角钢和侧支承角钢焊接在所述H型钢柱的侧面,所述H型 钢梁的端部位于所述上支承角钢和下支承角钢之间,所述H型钢梁的翼缘通过所述高强螺 栓及螺母与所述上、下支承角钢连接,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通过所述高强螺栓及螺母与所 述侧支承角钢相连。所述H型钢柱在节点处设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焊接在所述H型钢柱的翼缘和腹 板上并与所述H型钢梁的翼缘相对。所述H型钢梁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H型钢柱的两侧。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它包括H型钢柱、H型钢梁、上支承角 钢、下支承角钢、侧支承角钢、高强螺栓及螺母;上支承角钢、下支承角钢和侧支承角钢焊接 在H型钢柱的侧面,H型钢梁的端部位于上支承角钢和下支承角钢之间,H型钢梁的翼缘通 过高强螺栓及螺母与上、下支承角钢连接,H型钢梁的腹板通过高强螺栓及螺母与侧支承角 钢相连。由此可见,本发明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装配化程度较高,并且可以有效 减小梁截面,经济性好,而且施工简单容易操作,并且可以传递梁的部分弯矩和剪力。因此, 本发明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和现有技术相比,改善了受力性能、提高了可操作 性和经济性。2、本发明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其中H型钢柱在节点处设有加劲肋, 加劲肋焊接在所述H型钢柱的翼缘和腹板上并与H型钢梁的翼缘相对,保证了低层钢结构 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的强度。


图1为本发明之主视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之右视结构示意3为本发明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目的手段,兹附以较 佳实施例图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它包括H型钢柱 1、H型钢梁2、上支承角钢3、下支承角钢4、侧支承角钢5、高强螺栓6及螺母7 ;上支承角 钢3、下支承角钢4和侧支承角钢5焊接在H型钢柱1的侧面,H型钢梁2的端部位于上支 承角钢3和下支承角钢4之间,H型钢梁2的翼缘8通过高强螺栓6及螺母7与上支承角 钢3、下支承角钢4连接,H型钢梁2的腹板9通过高强螺栓6及螺母7与侧支承角钢5相 连。H型钢柱1在节点处设有加劲肋10,加劲肋10焊接在H型钢柱1的翼缘和腹板上 并与位于H型钢梁的翼缘相对,保证了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的强度。H型钢梁2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H型钢柱1的两侧。
权利要求
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H型钢柱、H型钢梁、上支承角钢、下支承角钢、侧支承角钢、高强螺栓及螺母;所述上支承角钢、下支承角钢和侧支承角钢焊接在所述H型钢柱的侧面,所述H型钢梁的端部位于所述上支承角钢和下支承角钢之间,所述H型钢梁的翼缘通过所述高强螺栓及螺母与所述上、下支承角钢连接,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通过所述高强螺栓及螺母与所述侧支承角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柱 在节点处设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焊接在所述H型钢柱的翼缘和腹板上并与所述H型钢梁 的翼缘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 钢梁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H型钢柱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它包括H型钢柱、H型钢梁、上支承角钢、下支承角钢、侧支承角钢、高强螺栓及螺母;上支承角钢、下支承角钢和侧支承角钢焊接在H型钢柱的侧面,H型钢梁的端部位于上支承角钢和下支承角钢之间,H型钢梁的翼缘通过高强螺栓及螺母与上、下支承角钢连接,H型钢梁的腹板通过高强螺栓及螺母与侧支承角钢相连。由此可见,本发明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装配化程度较高,并且可以有效减小梁截面,经济性好,而且施工简单容易操作,并且可以传递梁的部分弯矩和剪力。因此,本发明低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梁柱节点和现有技术相比,改善了受力性能、提高了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文档编号E04B1/24GK101831957SQ20101015477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张利军, 张贞阁, 李谦, 王跃文, 赵奕程 申请人: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