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尾矿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57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尾矿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利用铅锌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 块。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轻质、保温、隔热功能的多孔混凝 土用量越来越大。然而,现有的泡沫混凝土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它的应用,其主要缺陷 如下(1)目前制备泡沫混凝土所用的成熟原料绝大多数是普通水泥,成本较高;(2)泡沫 混凝土的强度不高,难以达到墙体材料的要求。因此,如何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成本,提高泡 沫混凝土的强度,是目前研究泡沫混凝土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铅锌尾矿的存放和排放一方面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尾矿中 有用物质资源的闲置,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而,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寻找 铅锌尾矿的处理技术,如浙江大学申请了干法回转窑应用铜铅锌尾矿的熟料烧成方法 (CN1789194A),甘肃成县加气混凝土制品厂申请了工业脱硫铅锌尾矿加气混凝土及其生产 工艺(CN1315301A),但将其资源化应用于制备泡沫混凝土的则无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如何降低泡沫混凝土 的成本,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由干粉料、骨料、激发剂、外加剂、泡沫和水混合搅拌制 备而成,所述干粉料由水泥、经处理后的铅锌尾矿粉、粉煤灰和石灰组成,各组分所占干粉 料总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 30%、60 80%、5 30%、5 30% ;所述骨料为磨细尾矿, 用量为干粉料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0 30% ;所述外加剂由减水剂和早强剂组成,外加剂的 用量为水泥重量的0. 05 0. 2%和0. 3 0. 7% ;所述水和激发剂的用量为干粉料重量的 40 60%。在本发明中所述水和激发剂混合制成浓度为0. 4-0. 6mol/L的碱性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水泥为强度等级为32. 5级或42. 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本发明中所述经处理后的尾矿粉为500目。在本发明中所述粉煤灰为II级灰。在本发明中所述磨细尾矿是由铅锌尾矿经粉磨而得,其细度模数为1. 6 1. 9。在本发明中所述激发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硅酸钠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减水剂为葡萄糖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钠。在本发明中所述早强剂为三乙醇胺或尿素。在本发明中所述泡沫是由复合型发泡剂制成。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泡沫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利废的轻质材料,材料中所用的铅锌尾矿的重量占60% _80%,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节约了自然资源,满足国家有关建材发 展的要求;2、本发明的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都能够达到甚至小于各个密度等级的砌 块现行国家标准要求;3、本发明的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强度达到非承重墙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非承重墙 体自保温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将尾矿经煅烧、粉磨后按照表1所示的配比配置4kg粉料,然后加入0. 5mol/L的 碱溶液2. 4L,搅拌均勻后加入磨细尾矿400g、木质素磺酸钠0. 2g、三乙醇胺12g,再进行搅 拌均勻,最后加入1. 5L泡沫搅拌均勻,成型后养护观天测试其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 系数。表 1
成分含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由干粉料、骨料、激发剂、外加剂、泡沫和水混合 搅拌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粉料由水泥、经处理后的铅锌尾矿粉、粉煤灰和石灰组 成,各组分所占干粉料总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 30%、60 80%、5 30%、5 30% ;所 述骨料为磨细尾矿,用量为干粉料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0 30% ;所述外加剂由减水剂和早 强剂组成,外加剂的用量为水泥重量的0. 05 0. 2%和0. 3 0. 7%;所述水和激发剂的用 量为干粉料重量的40 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和激发剂 配制成浓度为0. 4 0. 6mol/L的碱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葡 萄糖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钠;所述早强剂为三乙醇胺或尿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和激发剂 混合制成浓度为0. 4-0. 6mol/L的碱性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利用铅锌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由干粉料、骨料、激发剂、外加剂、泡沫和水混合搅拌制备而成,所述干粉料由水泥、经处理后的铅锌尾矿粉、粉煤灰和石灰组成,各组分所占干粉料总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30%、60~80%、5~30%、5~30%;所述骨料为磨细尾矿,用量为干粉料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0~30%;所述外加剂由减水剂和早强剂组成,外加剂的用量为水泥重量的0.05~0.2%和0.3~0.7%;所述水和激发剂的用量为干粉料重量的40~60%。
文档编号C04B38/00GK102093074SQ20101060283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刘文斌, 唐惠东, 徐永红, 李龙珠, 肖雪军, 鞠宇飞 申请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