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9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循环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是一种能够透光、保温(或加温)、以及可以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很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等。其中,连栋温室应用最为广泛,它是一种包括至少两个或者两个跨度以上,跨间屋面以天沟连接的温室,连栋温室面积大,空间高,它适合于较大规模的机械化园艺生产组织和管理。但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连栋温室存在以下缺陷1、连栋温室的天沟不能满足大降雨量的要求和温室高承载能力的要求,且现有设计的天沟给操作工人安装和维修等带来诸多不便。2、自天沟排出的雨水直接流走,没有进行循环利用,因此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3、 自连栋温室天沟收集的雨水水质差,投入使用时对植物生长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大降雨量和温室高承载能力的要求、又便于操作工人安装维修,且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雨水质量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若干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柱,每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顶拱,每相邻所述顶拱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立柱上方的天沟,所述天沟端部设置有落水管,所述落水管伸入到设置在温室周边的水槽,所述水槽内设置有净化器,所述水槽连接设置在地面上的蓄水池。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温室。进一步地,所述顶拱是半圆形,所述天沟是倒梯形。进一步地,所述天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落水管。进一步地,所述天沟的落水斜度是1_10%0。进一步地,所述天沟的落水斜度是3%。。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材质是钢、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所述顶拱的材质是钢、 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所述天沟的材质是钢、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顶拱、以及天沟的材质是热镀锌钢。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内壁及底壁铺设有防水薄膜。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是PVC塑料管。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倒梯形的大截面设计的天沟,因此既可以满足大降雨量的要求,又可以满足温室的高承载能力,且可以方便操作工人安装和维修等工作的进行。2、本实用新型通过落水管、以及水槽将降落到温室的雨水集中收集到蓄水池中,且蓄水池中的水可以通过管道引入到连栋温室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净化器,因此大大降低了雨水的有害物质含量,在循环利用雨水时,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用水导致的育秧风险。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大降雨量的要求,提高了温室的承载能力, 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循环利用的雨水质量,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连栋温室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中的天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使用了图1所示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连栋温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连栋温室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若干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柱1,每相邻立柱1之间设置有顶拱2,每相邻顶拱2之间设置有位于立柱1上方的天沟3,天沟3的端部设置有落水管4,落水管4伸入到设置在温室周边的水槽5,水槽5 内设置有净化器6,水槽5连接设置在地面上的蓄水池7。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6安装在水槽5内,且可以方便从水槽5内拆卸。净化器6 可以简单地采用常规过滤网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过滤装置,在此不再赘述。净化器6 —方面可以用于拦截从天沟3流下的杂物;另一方面由于净化器6可以方便从水槽5拆卸,因此可以及时清理进入水槽5内的杂物,避免水槽5堵塞。当雨水降落到连栋温室的天沟3时,雨水沿着天沟3流入与天沟3端部连接的落水管4内,落水管4随之将雨水排入水槽5内,水槽5内的雨水流经净化器6,经过净化的雨水注入蓄水池7内。为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7可以优先地通过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到连栋温室,当连栋温室内的植物干旱需要水时,可以将蓄水池7内蓄积的雨水通过管道引入连栋温室内以解决植物干旱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将蓄水池7内的雨水引入到连栋温室内,除了采用上述的管道以外,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引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拱2优选地设置为半圆形,天沟3优选地设置为倒梯形。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半圆顶结构的顶拱2,因此降落在顶拱2的雨水均流入天沟3,有效地避免了雨水渗入连栋温室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倒梯形的大截面设计的天沟3, 因此可以满足大降雨量的要求,提高温室的承载能力,且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安装和维修等工作的进行。[002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天沟3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落水管4,且天沟3 设置为有落水斜度,因此进入天沟3的雨水均流入落水管4内,有效地避免了雨水囤积在天沟3内。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落水斜度设置为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天沟3的落水斜度除了采用上述的 3%。以外,还可以采用2%。、8%。,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立柱1的材质可以采用钢、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顶拱2的材质可以采用钢、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天沟3的材质可以采用钢、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的承载能力,延长温室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立柱1、顶拱2、 以及天沟3优选地均采用热镀锌钢。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天沟3是由1.5mm厚的热镀锌钢折弯成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7的内壁及底壁铺设有防水薄膜,这样可以防止收集到的雨水渗入地下,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7主要由在天然水塘底部铺设防水薄膜改造而成。本实用新型的落水管4优选地采用PVC塑料管。落水管4由于采用PVC塑料管, 因此落水管4耐腐蚀性优良,且价格低廉。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落水管4的直径采用 Φ 110mm。综上,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相邻钢质立柱1之间设置钢质顶拱2,相邻顶拱2之间设置大截面设计的钢质天沟3,且天沟3具有落水斜度,在天沟3的两端部分别设置落水管4,落水管4底端伸入到水槽5内,水槽5通过净化器6将雨水净化后注入蓄水池7内,蓄水池7内的水又可以用来灌溉连栋温室内的植物,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满足大降雨量和温室高承载能力的要求、又便于操作工人安装维修,且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由于用水导致的育秧风险降到最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柱,每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顶拱,每相邻所述顶拱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立柱上方的天沟,所述天沟端部设置有落水管,所述落水管伸入到设置在温室周边的水槽,所述水槽内设置有净化器, 所述水槽连接设置在地面上的蓄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温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拱是半圆形,所述天沟是倒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落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的落水斜度是 1-10%ο O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的落水斜度是 3%0 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材质是钢、 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所述顶拱的材质是钢、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所述天沟的材质是钢、塑料、铝合金或者钛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顶拱、以及天沟的材质是热镀锌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壁及底壁铺设有防水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是PVC塑料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若干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柱,每相邻立柱之间设置有顶拱,每相邻顶拱之间设置有位于立柱上方的天沟,天沟端部设置有落水管,落水管伸入到设置在温室周边的水槽,水槽内设置有净化器,水槽连接设置在地面上的蓄水池。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大降雨量的要求,提高了温室的承载能力,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循环利用的雨水质量,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连栋温室中。
文档编号E04D13/068GK202248044SQ2011203433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冯瑞兴, 吴崇友, 吴建国, 张文毅, 张笛, 张耀忠, 施洁君, 苏齐芳 申请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太仓市东林农场专业合作社, 太仓市农业委员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