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熟料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31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熟料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贮存建筑物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泥生产企业堆放熟料的仓库。
背景技术
这种仓库作为贮存和及时向下工序输送熟料的中转站,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一种如图I、图2、图3所示的水泥熟料库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一个圆型的仓壁和建在地面的底板,该底板的横向设有多排的上大下小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横向连线的下方设有多条平行的穿过侧壁的地沟,所述地沟内装有皮带输送装置,所述地沟在仓壁外一端的下方连接有一条纵向地沟,所述纵向地沟内装有皮带外送装置。这种技术方案水泥熟料库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如下不足1、由于地沟穿过仓壁, 仓壁受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及地沟开口角点的集中应力的影响,建造时地沟的数量和底板上的下料口的数量就受到限制,因而在库内会形成多个熟料无法自流向下的死角,堆积的熟料多,库容相应就减少,而且还需要人工定期用大型机械进库辅助出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运营成本;2、由于地沟建在地面下方,内部空间狭小,给输送装置的安装及维护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熟料能自流向下,没有熟料堆积的大型水泥熟料库。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水泥熟料库包括有一个仓壁和设有下料口的底板,所述下料口横向连线的下方设有多条平行走向的皮带输送装置,所述底板通过柱子和筒壁架设在地面上方,所述仓壁建造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设在地面上的所述柱子之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由于熟料库的仓壁架建在底板上方,地面柱子之间可根据需要多设皮带输送装置,因此下料口的设置不受限制,库内的熟料均能自流向下,不需要大型机械进库辅助出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2、由于地面的架空层内空间大,更利于皮带输送装置的安装及维护。


图I是现有的水泥熟料库中一 4. 000米处的俯视图。图2是图I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0. 000米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面上4米处的向下剖视图。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C-C处的剖视图。图7是图5中地面上I米处向下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水泥熟料库是以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柱子7和筒壁8为支承建造起一个大圆型底板4,仓壁5建造在底板4上,在底板4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架空层,在底板4上装有多个上大下小的下料口 2与架空层相通,在架空层内的地面的柱子之间装有多条横向平行的皮带输送装置3,皮带输送装置3的一端设在架空层的筒壁的内侧,另一端设在仓壁5外的地面上,皮带输送装置3通过转送料斗与建造在地面下方的纵向地沟I连接,纵向地沟I内装有皮带外送装置6。 由于仓壁5架建造在底板4上方,在架空层内地面的柱子之间可根据需要安装皮带输送装置3,因此下料口 2的设置不受限制,熟料通过仓顶进料装置进入库内贮存,当下料口 2的开关打开时,库内的熟料均能从下料口 2自流向下落在皮带输送装置3上,经皮带输送装置3经转送料斗转送至皮带外送装置6后再送往下工序。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泥熟料库,包括有一个仓壁(5)和设有下料口(2)的底板(4),所述下料口(2)横向连线的下方设有多条平行走向的皮带输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通过柱子(7)和筒壁(8)架设在地面上方,所述仓壁(5)建造在所述底板(4)上,所述皮带输送装置(3 )设在地面上的所述柱子(7 )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熟料库,涉及物料贮存建筑物建造技术领域,包括有一个仓壁和设有下料口的底板,所述下料口横向连线的下方设有多条平行走向的皮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通过柱子和筒壁架设在地面上方,所述仓壁建造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设在地面上的所述柱子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库内的熟料均能自流向下,不需要大型机械进库辅助出料,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
文档编号E04H7/22GK102704733SQ20121020284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廖雨行, 潘爱美, 韦占海, 黄世佳 申请人: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