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47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地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关于一种复合地砖。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家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地砖,作为室内装潢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所当然的获得了更多关注的目光。近年来,复合地砖以其轻质、环保、安装施工快捷、维护方便等优越性,逐渐替代瓷砖。通常,复合地砖会进行四边刻沟处理,当将两片相同规格的复合地砖拼接在一起 时,会在拼接处形成一条凹槽,从而增加复合地砖的立体感,进而呈现出放大装饰面积、美化亮化空间的效果。然而,上述复合地砖由于需要至少两片拼接在一起,才能呈现出放大装饰面积、美化亮化空间的效果,对于单一产品来说,仍缺乏美观性和价值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单一产品美观性和价值性的复合地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地砖,包括地砖本体,所述地砖本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其中,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的长度,所述地砖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或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将地砖本体的上表面分成相等的两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平行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或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左右对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V形或圆弧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砖本体的四个侧边处均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半V形或圆弧形,相邻地砖的第二凹槽相互拼合在相邻地砖的接缝处形成一个第一凹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砖本体的四个侧边处均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凹槽宽度的一半,深度与第一凹槽的深度相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砖本体的长度为36厘米,宽度为18厘米。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由于复合地砖的地砖本体上表面中间设有第一凹槽,从而增加单一产品的立体感,进而提高单一产品的美观性和价值性,而且,安装施工过程中,也减少了形成同一面积且具有相同拼接效果的地板所需铺装的地砖的片数,从而进一步提高安装施工效率。并且,上述地砖在生产过程中只需在现有的地砖生产工艺中新增在地砖中部刻沟的工序,如此,在现有的生产一块地砖的时间内可达到近似于生产两块地砖的效果,提高了地砖的生产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地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I中复合地砖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I中复合地砖的拼接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地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地砖100包括地砖本体10。从分层结构来讲,所述地砖本体10通常由基体层、装饰层、耐磨层等堆叠形成。从外表观感来讲,所述地砖本体10为矩形,其长度为36厘米,宽度为18厘米。所述地砖本体具有第一侧边14、第二侧边15、第三侧边16及第四侧边17。其中,第一侧边14与第三侧边16相对,第二侧边15与第四侧边17相对,并且,第一侧边14和第三侧边16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15和第四侧边17的长度。另外,所述地砖本体10的上表面设有一第一凹槽18。所述第一凹槽18沿地砖的长度方向正好位于地砖本体10的正中间,平行于第二侧边15和第四侧边17,且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14和第三侧边16相连,将地砖本体10的上表面分成相等的两块,使所述地砖从外表上看,像是两块18厘米*18厘米规格的地砖。所述第一凹槽18的横截面的形状左右对称,例如为V形(图I)或圆弧形(图4)。并且,所述地砖本体10的四个侧边处均形成有第二凹槽19,所述第二凹槽19的横截面为半V型形(图I)或圆弧形(图4),所述第二凹槽19的宽度X1等于第一凹槽18的宽度X的一半,深度Y1与第一凹槽18的深度Y相等。如图3所示,在利用上述地砖铺装形成地板时,相邻地砖的第二凹槽19相互拼合在相邻地砖的接缝处形成一个第一凹槽1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由于复合地砖100的地砖本体10上表面中间设有第一凹槽18,从而增加单一产品的立体感,进而提高单一产品的美观性和价值性,而且,安装施工过程中,也减少了形成同一面积且具有相同拼接效果的地板所需铺装的地砖的片数,从而进一步提高安装施工效率。并且,上述地砖在生产过程中只需在现有的地砖生产工艺中新增在地砖中部刻沟的工序,如此,在现有的生产一块地砖的时间内可达到近似于生产两块地砖的效果,提高了地砖的生产效率。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沿地砖的长度方向位于地砖本体的正中间,平行于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且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相连,将地砖本体的上表面分成相等的两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也可沿地砖的宽度方向位于地砖本体的正中间,平行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且两端分别与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相连,将地砖本体的上表面分成相等的两块。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 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地砖,包括地砖本体,所述地砖本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其中,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或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将地砖本体的上表面分成相等的两块。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平行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或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左右对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V形或圆弧形。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本体的四个侧边处均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半V形或圆弧形,相邻地砖的第二凹槽相互拼合在相邻地砖的接缝处形成一个第一凹槽。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本体的四个侧边处均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凹槽宽度的一半,深度与第一凹槽的深度相等。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本体的长度为36厘米,宽度为18厘米。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地砖,包括地砖本体,所述地砖本体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其中,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的长度,所述地砖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或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地砖,具有提高单一产品的美观性和价值性,以及提高安装施工效率及生产效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E04F15/02GK202731216SQ2012203309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游雄铁, 李思忠 申请人:上海劲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