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预制构件芯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0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型预制构件芯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大型预制构件芯模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模,尤其是一种用于柴油机平台施工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属于核电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核电项目应急柴油机厂房中柴油机发电平台长11. 8m,宽5. 9m,高3. 68m,重约377 吨,中间为最大宽度2. 96m、局部高度I. 8m的倒凸形贯穿孔洞,其自重由两侧伸出的结构承受。作为大型预制构件,平台芯模在施工中具有以下缺点[0003]I、柴油机发电平台中间的贯穿孔洞形状独特,尺寸较大,在制作过程中芯模的稳定性不高,使得一次性浇筑很凝土制得的柴油机发电平台不符合要求;[0004]2、芯模布局不合理,造成现场施工难度大,且容易造成芯模结构破坏;[0005]3、芯模普遍采用混凝土垫块支撑,由于芯模尺寸大,自重大,尤其是芯模负载一层 800mm厚的现浇板,使其支撑难度大,芯模容易下沉;[0006]4、由于芯模尺寸及体积大,底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对芯模左右两侧产生较大的浮力,容易导致芯模上浮,芯模的抗浮力度不足,导致芯模上浮。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0008]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截面为倒凸形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一组加固木方,在所述本体的两侧设有预留椎体, 相对的两预留椎体之间设置预留拉杆。[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本体上制有一组混凝土振捣孔。[0010]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芯模由一组本体相对接组成,在相邻的两块本体的对接处设有槽钢,所述本体上设有一组混凝土垫块。[00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在所述本体的上方设有型钢,所述型钢的两侧通过手动葫芦与重块连接。[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采用本体与加固木方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并与混凝土振捣孔、预留高强拉杆错开,是芯模的布局更加合理, 以便于下道工序施工,提高了劳动效率,另外采用混凝土与槽钢相结合的制程方式,提高了支撑能力,有效地控制芯模下沉,型钢与重块组合又高效地防止了芯模上浮。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4]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图I的俯视图。[0016]图3为图I的仰视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状态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0019]本实施例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其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三块截面为倒凸形的本体1,三块本体I相对接,使得芯模的最大宽度为2. 96m、局部高度为I. 8m,在本体I的内部设有一组加固木方2,其中加固木方2为120X40mm,为了增加芯模结构的稳定性,加固木方2在本体I内部布置较密,使得芯模内部空间较小,加固木方2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50mm,纵向间距视芯模的结构而定;在本体I的两侧设有预留椎体3,相对的两预留椎体3之间设置预留拉杆4,安装时预留椎体3和预留拉杆4要与外模次龙骨位置错开,以满足芯模加固的要求。[0020]另外,本体I的顶面和底面制有一组混凝土振捣孔5 (见图2),使芯模下方的混凝土浇注更加密实,施工时混凝土振捣孔5的布置不仅要错开加固木方2和预留拉杆4,还不能与芯模上方的钢套管位置相冲突,这样有利于提高平台的浇筑质量;在相邻的两块本体I的对接处设有槽钢6,本体I的底面还设有一组混凝土垫块7 (见图3),混凝土垫块7与槽钢6相配合支撑芯模,可以有效地防止芯模在施工过程中下沉,避免产生偏拉;而本体I 的上方设有型钢8,型钢8的两侧通过手动葫芦9与重块10连接(见图4),防止施工过程中芯模上浮,产生偏拉。[0021 ]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其特征是包括截面为倒凸形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一组加固木方,在所述本体的两侧设有预留椎体,相对的两预留椎体之间设置预留拉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其特征是所述本体上制有一组混凝土振捣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其特征是所述芯模由一组本体相对接组成,在相邻的两块本体的对接处设有槽钢,所述本体上设有一组混凝土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其特征是在所述本体的上方设有型钢,所述型钢的两侧通过手动葫芦与重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预制构件芯模,包括截面为倒凸形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一组加固木方,在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预留椎体,相对的两预留椎体之间设置预留拉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体与加固木方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并与混凝土振捣孔、预留高强拉杆错开,是芯模的布局更加合理,以便于下道工序施工,提高了劳动效率,另外采用混凝土与槽钢相结合的制程方式,提高了支撑能力,有效地控制芯模下沉,型钢与重块组合又高效地防止了芯模上浮。
文档编号E04B5/36GK202809940SQ20122039245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王凌华, 黄权, 方滨, 张勃, 周敏 申请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