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49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时,电梯井是施工中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之一,而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电梯井门洞未围护到位且电梯井道内未进行有效的隔断而引起的。电梯井道隔断的常规做法是水平设置,电梯井道内常规水平隔断上累积的建筑垃圾需要作业人员进去进行清理,既不方便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和支撑架,所述模板由支撑架斜向支撑在电梯井内形成隔断平台,隔断平台坡度为20° -30°。所述支撑架包括钢管骨架和预埋短钢管;所述预埋短钢管设在电梯井处的楼板上,并位于隔断平台斜面坡底处;钢管骨架与预埋短钢管用扣件固定。所述钢管骨架为双向钢管骨架。所述电梯井道内的电梯门口位置处的模板两侧设置梯形挡板。所述距隔断平台坡底700-900mm的电梯门口处搭设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内侧设置模板围挡。所述隔断平台在电梯井道中每3-5层设置一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大部分建筑垃圾通过斜面隔断滑落到电梯井道之外,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进入电梯井道内清理垃圾带来的风险,既能防止建筑垃圾从此处落下伤人,又能很好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图1本实用新型电梯井道斜面隔断平台剖面图图2本实用新型电梯井道斜面隔断平台平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电梯井道斜面隔断平台立体图图中,1-钢管骨架,2-模板,3-防护栏杆,4-模板围挡,5-梯形挡板,6_预埋短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所示,一种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2和支撑架,所述模板2由支撑架斜向支撑在电梯井内形成隔断平台,隔断平台坡度为20° -30°。所述支撑架包括钢管骨架I和预埋短钢管6 ;所述钢管骨架I为双向钢管骨架;所述预埋短钢管6设在电梯井处的楼板上,并位于隔断平台斜面坡底处;钢管骨架I与预埋短钢管6用扣件固定,有效防止隔断平台滑移;上面楼层下落的建筑垃圾顺着斜面隔断滑落到电梯井道之外,所述电梯井道内的电梯门口位置处的模板两侧设置梯形挡板5,防止建筑垃圾在死角处堆积。所述距隔断平台坡底700-900mm的电梯门口处搭设防护栏杆3 ;所述防护栏杆3内侧设置模板围挡4 ;防止滑落的建筑垃圾对附近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所述隔断平台在电梯井道中每3-5层设置一道。
具体实施例:在净宽2200mm的电梯井内,搭设双向钢管骨架I作为斜向隔断平台的主受力结构,钢管骨架在斜面坡底处与预埋短钢管6用扣件固定防止平台滑移,其上满铺模板2,隔断平台坡度取25。,在电梯井道坡底处采用特制的梯形挡板5防止建筑垃圾在电梯井道死角处堆积,电梯门口附近距离隔断坡底800mm处搭设高度为1200mm的防护栏杆3,并在其内侧设置900_高的模板围挡4。斜面隔断每4层设置一道,其他楼层按常规办法进行安全防护。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和支撑架,所述模板由支撑架斜向支撑在电梯井内形成隔断平台,隔断平台坡度为20° -3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钢管骨架和预埋短钢管;所述预埋短钢管设在电梯井处的楼板上,并位于隔断平台斜面坡底处;钢管骨架与预埋短钢管用扣件固定。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骨架为双向钢管骨架。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内的电梯门口位置处的模板两侧设置梯形挡板。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距隔断平台坡底700-900mm处设有电梯,电梯门口处搭设防护栏杆。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杆内侧设置模板围挡。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平台在电梯井道中每3-5层设置一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斜面隔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和支撑架,所述模板由支撑架斜向支撑在电梯井内形成隔断平台,隔断平台坡度为20°-30°。所述支撑架包括钢管骨架和预埋短钢管;所述预埋短钢管设在电梯井处的楼板上,并位于隔断平台斜面坡底处;钢管骨架与预埋短钢管用扣件固定。所述钢管骨架为双向钢管骨架。所述电梯井道内的电梯门口位置处的模板两侧设置梯形挡板。所述距隔断平台坡底700-900mm的电梯门口处搭设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内侧设置模板围挡。本实用新型使大部分建筑垃圾通过斜面隔断滑落到电梯井道之外,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进入电梯井道内清理垃圾带来的风险,既能防止建筑垃圾从此处落下伤人,又能很好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E04G21/32GK202925916SQ2012203977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顾辰欢, 陈汉斌, 黄刚 申请人: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