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69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汽车的数
量日益增长。 由于汽车的数量较大,汽车的停放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车库采用分层式车库,车库像楼房一样分为多层,每一层的汽车库房里还可以分成一层或多层停放汽车的平台,每个停放汽车的位置可编上号码,与仓库里存放货物类似,每层货架以一端为支点,另一端以此支点进行上下摆动。当汽车需要停放时,汽车先开进车库的大门,然后选择停车的位置所在的层,选择进入停车位置所在层的路线,有些停车位置的层数较高,则需要先开进最低层,最底层向上摆动,摆动到与上一层平齐的位置后停止摆动,将汽车开入上一层,依次类推,通过多层之间的交替,最后将汽车开入汽车位置所在的层,然后将汽车开入停车的位置。但由于车库的每层只能以一个点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停在高层的汽车需要多层之间的倒换,再将汽车开入寻找汽车停放的位置,较为繁琐,停车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库,能够使得车库的停车位置在车库内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库,包括车库主体,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主轴和至少两个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轮与所述主轴固定,每个所述支撑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所述主轴的轴线重合,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动力装置,其为所述主轴提供动力;多个汽车停放箱,每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多个所述汽车停放箱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至少两个支撑轮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围绕所述主轴转动。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支撑轮包括链轮,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链轮相配合的链条。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具有两个所述链轮、两条所述链条和多个副轴,两条所述链条分别与两个所述链轮相配合;所述副轴的数量与所述汽车停放箱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副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链条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副轴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平行,多个所述副轴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副轴的外表面设置轴套;每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具有唯一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副轴,并与所述副轴的轴套连接。[0012]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瓦座,所述汽车停放箱通过瓦座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瓦座包括高度可调的瓦座。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具有两个所述链轮、两条所述链条和多个副轴,两条所述链条分别与两个所述链轮相配合;所述副轴的数量与所述汽车停放箱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副轴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副轴包括两个分轴,每个所述分轴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平行,属于同一个所述副轴的两个所述分轴的轴线的延长线重合,两个所述分轴的一端与两条所述链条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分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每个所述分轴的外表面设置轴套;每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具有唯一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副轴,并与所述副轴的轴套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主立柱,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副立柱,所述主立柱具有通孔;当所述汽车停放箱转动至所述通孔的位置时,所述汽车停放箱的开口与所述通孔连通。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下转动轴和至少两个转动轮;所述下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下方,所述下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轮与所述下转动轴固定,每个所述转动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所述下转动轴的轴线重合,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控制台,其用于控制所述主轴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汽车停放箱为长方体。通过本实用新型个实施例提供的车库,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主轴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将主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且在主轴上固定至少两个支撑轮,每个支撑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主轴的轴线重合,至少两个支撑轮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多个汽车停放箱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与支撑轮转动连接,多个汽车停放箱围绕主轴转动;当动力装置开启时,动力装置为主轴提供动力进行转动,则与主轴固定连接的支撑轮具有与主轴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支撑轮转动,与支撑轮转动连接的连接件则进行转动,多个汽车停放箱与连接件连接,则多个汽车停放箱围绕主轴转动,当其中一个汽车停放箱转动到特定的位置时,例如转动到地面时,汽车通过汽车停放箱的开口开入汽车停放箱内,当汽车停放完毕后,汽车停放箱继续转动;与现有技术相对比,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停车位置及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停放箱,由于车库的每层只能以一个点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停在高层的汽车需要多层之间的倒换,再将汽车开入寻找汽车停放的位置,较为繁琐,停车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库只需将汽车停放箱转动到特定的位置,再将汽车开入其内,则停车完毕,能够使得车库的停车位置在车库内转动,省去了汽车在多层之间的倒换,使得停车较为简便,提高了停车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车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 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库,包括车库主体,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主轴和至少两个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轮与所述主轴固定,每个所述支撑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所述主轴的轴线重合,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动力装置,其为所述主轴提供动力;多个汽车停放箱,每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多个所述汽车停放箱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至少两个支撑轮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围绕所述主轴转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主轴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将主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且在主轴上固定至少两个支撑轮,支撑轮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每个所述支撑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所述主轴的轴线重合;优选地,支撑轮可设置在靠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主轴的连接位置,较为常用和简便;多个汽车停放箱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与支撑轮转动连接,多个汽车停放箱围绕主轴转动。当动力装置开启时,动力装置为主轴提供动力进行转动,则与主轴固定连接的支撑轮具有与主轴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支撑轮转动,与支撑轮转动连接的连接件则进行转动,多个汽车停放箱与连接件连接,则多个汽车停放箱围绕主轴转动,当其中一个汽车停放箱转动到特定的位置时,例如转动到地面时,汽车通过汽车停放箱的开口开入汽车停放箱内,当汽车停放完毕后,汽车停放箱继续转动。此处动力装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例如设置在第一支架内部;动力装置也可以根据具体工艺进行选择,例如动力装置可以为蓄电池、太阳能动力、电机等。大多数情况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底部与地面固定,则汽车停放箱需要转动到地面的位置。汽车停放箱的开口可以设置在汽车停放箱的侧面,则可以在第一支架的侧面设置通孔,通孔与开口相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包括主立柱101、副立柱102、设置在主立柱101上的通孔110、主轴103、链轮104、链条105、汽车停放箱体106、下转动轴107、副轴108和瓦座 109。主立柱101和副立柱102相对设置,如图I中所示的位置设置,在主立柱101的底部设置通孔110,在主立柱101和副立柱102之间设置两个转动轴,主轴103和下转动轴107,主轴103设置在上方,下转动轴107设置在主轴103的下方,主轴103的轴线与下转动轴107的轴线平行,优选地,主轴103可以采用与下转动轴107相同的轴,还可以设置成主轴103和下转动轴107与主立柱101和副立柱102垂直;链轮104的轴线与主轴103的轴线重合,链轮104设置在主立柱101和副立柱102之间;转动轮设置在下转动轴107上,转动轮的轴线与下转动轴107的轴线重合,转动轮设置在主立柱101和副立柱102之间;优选 地,链轮104和转动轮可以采用相同的轮。链条105绕过链轮104和转动轮,与链轮104和转动轮转动连接,在链条105上设置副轴108,汽车停放箱体106通过瓦座109与副轴108外面的轴套固定,多个汽车停放箱106围绕主轴转动103和下转动轴107转动,动力装置设置在副立柱102内部。通过控制台开启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主轴103和下转动轴107提供动力进行转动,则与主轴103固定的链轮104开始转动,与下转动轴107固定的转动轮也开始转动,链轮104与转动轮相配合,即相同时间内,链轮104上一点所转过的距离与转动轮上一点转过的距离相同;与链轮104和转动轮转动连接的链条105开始转动;由于副轴108与链条105转动连接,则链条105转动,带动副轴108移动,由于副轴108的外表面设置轴套,汽车停放箱106通过瓦座109与轴套连接,由于副轴108的移动,带动了汽车停放箱106的移动,如图I所示则不难理解汽车停放箱106围绕主轴103转动。汽车停放箱106为长方体,其左侧面具有一个开口,当汽车停放箱106向下转动到地面的位置时,汽车停放箱106左面的开口与主立柱101的底部设置通孔110相对,即开口 106与通孔110相通,汽车开进汽车停放箱106后停放完毕即可。如果需要取车,则将相应的汽车停放箱106转动到地面,从开口处将汽车开出即可。应理解,瓦座可以为高度可调的瓦座,这样能够调节汽车停放箱与副轴之间的距离。此处汽车停放箱106与主立柱101和副立柱102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两条链条分别与两个链轮相配合,副轴的数量与汽车停放箱的数量相同;每个副轴包括两个分轴,两个分轴的一端分别与两条链条转动连接,两个分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副轴的外表面设置轴套,汽车停放箱与轴套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制造和安装车库车库的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主要由车库主体、汽车停放箱和动力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在100平方米地面,先挖跟脚,打灰土,再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地基,混凝土灌溉完毕,制作主立柱和副立柱,两柱子之间距离是55米。主立柱的侧面是汽车的进出口,即通孔。主立柱的顶面设置四个预留孔(包括链轮孔和固定瓦座的地脚螺旋孔),同时,主立柱和副立柱的宽度要收缩,在主立柱的侧面设置一个椭圆形预留孔,用于穿过下转动轴;主立柱的浇灌高度根据汽车停放箱的数量决定。主立柱浇灌到顶面设置四个预留孔,包括链轮孔和固定瓦座的地脚螺旋孔。[0044]副立柱浇注到2米,需要预留蜗杆座、减速器、电机的地脚螺旋孔,同时副立柱宽度收缩,内边不变,即如图I中所示副立柱102最左边的边,继续灌注到4. 5米,副立柱需要设置四个预留孔,包括链轮、瓦座和地脚螺旋栓孔,同时副立柱宽度要缩I. 5米,浇注到5米,副立柱的侧面设置一个长径为500毫米的椭圆孔,用于穿过下转动轴,副立柱浇注的高度,根据汽车停放箱的数量来决定,副立柱浇注到顶端平面预留四个预留孔,为链轮、瓦座、地脚螺旋孔所用。以上尺寸,以土建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总体设计为准。为了方便加工和安装需要,主轴和下转动轴加工时可以一分为二,主轴和下转动轴的中间用联轴器连接,精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加工。链轮和转动轮可以制作成同径、同齿的4个链轮。可以制作两条与链轮和转动轮的齿相吻合的链条,长度可以根据汽车停放箱的数
量确定。·[0048]下转动轴,每一个车库安装一根下转动轴,连接方式有两种方案I、轻型连接下转动轴的长度可以为两个链轮之间的长度,下转动轴两端尺寸可以为链条链接销柱的尺寸,下转动轴的两端设置在轴套内,能够达到两个功能,即可以连接链条,还可以连接汽车停放箱;两端再往内缩100毫米,设置一对轴套和瓦座。2、重型连接主轴的两端小于链条的轴套的尺寸,属于动配合。主轴上加工油槽,轴套上加工油目艮,可以注油,便于主轴在轴套里转动灵活,主轴的轴头与中间是用联轴器连接,中间是用工字钢型材制作,在工字钢底面打眼,用螺丝固定。汽车停放箱,底部用C型钢做主架角钢做拉筋,底部铺上4毫米铁板,周围、顶部用角钢制作成框架,周围、顶部用0. 5毫米铁皮,打眼用铆钉固定。制作汽车停放箱的底架,四角的C型钢要向外延伸100毫米,再做四根2. 2米长的连环,把他们焊接到四角,连环的另一端固定到汽车停放箱轴瓦座固定的工字钢上,主立柱的外表面不要固定铁皮,是汽车的进出口。转动轮是主动轮,转动轮的右端设置一个蜗轮。整套设备的运转时电动机带减速器,减速器带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带动下转动轴和链条,链条带动链轮,同时链条带动副轴以及副轴上固定的汽车停放箱。装配与安装装配把链轮和转动轮分别装配到主轴和下转动轴上,位置是靠近主轴和下转动轴与主立柱和副立柱的连接处;下转动轴的转动轮的装配、安装在下转动轴的蜗轮。主轴和下转动轴安装时可以按左右进行装配,转动轮安装完毕后,把下转动轴吊起来穿出主立柱在5米处留下椭圆形的孔之外。用同样的方法,把下转动轴吊起来穿出副立柱在5米处留下的椭圆形的孔之外,把两端的瓦座装好,地脚螺栓部放入预留孔里,两个下转动轴用连接器连接起来,下转动轴是主动轴,也是基准轴,按照安装技术要求把下转动轴按技术要求校正后,把两端的瓦座地脚螺栓孔用混凝土灌实填平,把涡轮装在右轴的末端。主轴的装配同下转动轴相同,装配完毕后,用吊装工具把装配完毕的主轴吊到主立柱的顶部,把瓦座墩到主立柱上,穿地脚螺栓到预留孔里,主轴的瓦座是调节型,瓦座底部有调节高度的两块斜铁,用于调节高度和调节链条的上下松紧,主轴就位后,按照安装技术要求及根据下转动轴的基准线,把主轴放平,校正;瓦座穿地脚螺栓孔用混凝土灌实添平。安装链轮与链条,制作链条应与主轴和下转动轴的连接是在制作车间装配,能带动汽车停放箱,在链接链条时,就在副轴也连接上,把链条分三米一节,制作若干条,把它们排成两行,两端接头用副轴连接,尺寸长5米,副轴两端的直径尺寸与链条销柱直径尺寸相同。穿进链条套里,连接在一起,用同样的方法,把两排链条都连接在一起来,每根副轴连接在一个汽车停放箱两边的链条间距尺寸是5米,组合根据汽车停放箱的数量决定链条长度。链条与副轴装配完毕,链轮的间距是5米,两跟链条之间的间距和链轮与链轮之间的距相同。 用吊装工具把链条装在链轮和转动轮上,链条要咬合在链轮和转动轮上,链条接头用锁片锁上,安装完毕后,在链轮瓦座底部的调节高度的装置,把两根链条的松紧度调试合适,汽车停放箱的制作,在前面已经介绍。动力装置,电动机主线电缆的预埋及安装,电器的主控柜、操作台、照明、电脑编排车库系统、监控等一切电力设施的设计,要电器工程工根据车库情况设计。安装一台吊装设备,便于安装、维修更换零部件。按规范制作安装安全防护设施,保证人身安全,避免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库主体,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主轴和至少两个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主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轮与所述主轴固定,每个所述支撑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所述主轴的轴线重合,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动力装置,其为所述主轴提供动力; 多个汽车停放箱,每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多个所述汽车停放箱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至少两个支撑轮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围绕所述主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包括链轮,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链轮相配合的链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所述链轮、两条所述链条和多个副轴,两条所述链条分别与两个所述链轮相配合;所述副轴的数量与所述汽车停放箱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副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链条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副轴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平行,多个所述副轴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副轴的外表面设置轴套;每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具有唯一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副轴,并与所述副轴的轴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瓦座,所述汽车停放箱通过瓦座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瓦座包括高度可调的瓦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所述链轮、两条所述链条和多个副轴,两条所述链条分别与两个所述链轮相配合;所述副轴的数量与所述汽车停放箱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副轴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副轴包括两个分轴,每个所述分轴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平行,属于同一个所述副轴的两个所述分轴的轴线的延长线重合,两个所述分轴的一端与两条所述链条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分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每个所述分轴的外表面设置轴套;每个所述汽车停放箱具有唯一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副轴,并与所述副轴的轴套连接。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主立柱,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副立柱,所述主立柱具有通孔;当所述汽车停放箱转动至所述通孔的位置时,所述汽车停放箱的开口与所述通孔连通。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转动轴和至少两个转动轮;所述下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下方,所述下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轮与所述下转动轴固定,每个所述转动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所述下转动轴的轴线重合,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台,其用于控制所述主轴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停放箱为长方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库,能够使得车库的停车位置在车库内转动。一种车库,包括车库主体,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主轴和至少两个支撑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主轴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主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支撑轮与主轴固定,每个支撑轮的轴线的延长线均与主轴的轴线重合,至少两个支撑轮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动力装置,其为主轴提供动力;多个汽车停放箱,每个汽车停放箱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多个汽车停放箱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与至少两个支撑轮转动连接,多个汽车停放箱围绕主轴转动。
文档编号E04H6/16GK202767597SQ2012204862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桃平 申请人:张桃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