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517阅读:26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筋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筋工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在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设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烧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闻砲体的抗到承载能力,提闻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闻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目前在施工框架结构房屋的填充墙构造柱时一般采用植筋方式。现场砌体施工前,需植构造柱筋。当需植梁底、顶板钢筋时,大多采用搭架,人爬上搭架,站在搭架上拿着冲击钻钻孔,操作人员需爬上搭架不安全;搭架结构也复杂,耗材多;操作人员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植筋工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筋工具,包括支撑杆、操作杆、伸缩杆、连接杆,所述支撑杆、操作杆、伸缩杆和连接杆两两铰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且所述支撑杆和伸缩杆平行设置,操作杆和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开有钢筋定位孔。 所述伸缩杆的上部固定有钢钉,且所述钢钉上竖直固定有铅垂。所述铅垂的垂线上设置有便于分辨的深色凃层。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工作效率高,可以适用各种工作环境,同时通过铅垂可准确确定梁底和板底的钻孔位置,以及精确钻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左视图。图中:I为支撑杆,2为操作杆,3为伸缩杆,4为连接杆,5为钢筋定位孔,6为钢钉,7为铅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一种植筋工具,包括支撑杆1、操作杆2、伸缩杆3、连接杆4,所述支撑杆1、操作杆2、伸缩杆3和连接杆4两两铰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且所述支撑杆I和伸缩杆3平行设置,操作杆2和连接杆4平行设置,所述伸缩杆3的顶部开有钢筋定位孔5。所述伸缩杆3的上部固定有钢钉6,且所述钢钉6上竖直固定有铅垂7。所述铅垂7的垂线上设置有便于分辨的深色凃层。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1、操作杆2、伸缩杆3和连接杆4两两铰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且支撑杆I和伸缩杆3平行设置,操作杆2和连接杆4平行设置,同时安装时,应保证支撑杆I的下部、操作杆2的操作端以及伸缩杆3的上部留有足够的长度,伸缩杆3的顶部开有钢筋定位孔5,孔的直径根据一般植筋需要宜为8-18mm,孔深以钢筋不掉落即可,伸缩杆3的上部固定有钢钉6,钢钉6上固定有铅垂7,钢钉6外漏长度以使钉端部与电钻断头在一直线上为宜。具体使用时,将手电钻捆绑在伸缩杆3的上部,支撑杆I竖直放置,调试操作杆2,调整线绳长度,使铅垂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同时观察铅垂7,保证铅垂7的垂线沿伸缩杆3竖直向下,并对准已标注好的梁底、板底须植筋位置在本层地面上的投影点,以保证钻孔的准确性,然后操作操作杆2进行钻孔作业,待钻孔完成后,取下手电钻,将待植筋的钢筋涂抹适量植筋胶后插装在伸缩杆3顶部的钢筋定位孔5内,通过操作操作杆2将钢筋插到钻孔内,完成植筋作业。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在现场选取木方制作即可完成。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I)、操作杆(2)、伸缩杆(3)、连接杆(4),所述支撑杆(I )、操作杆(2)、伸缩杆(3)和连接杆(4)两两铰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且所述支撑杆(I)和伸缩杆(3)平行设置,操作杆(2)和连接杆(4)平行设置,所述伸缩杆(3)的顶部开有钢筋定位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的上部固定有钢钉(6 ),且所述钢钉(6 )上竖直固定有铅垂(7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7)的垂线上设置有便于分辨的深色凃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筋工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植筋工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杆、操作杆、伸缩杆和连接杆两两铰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且所述支撑杆和伸缩杆平行设置,操作杆和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开有钢筋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梁底、顶板的植筋。
文档编号E04G21/12GK202945813SQ20122063756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隋祥川, 王树银, 赵静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